142句语气词的作用和用法精选句子
一、语气词的作用和功能
1、你早就把我看透啦?——“啦”是“了”和“啊”的叠用,是用舒缓的口气陈述已然的事实或情况。
2、(地点)求是楼六层608
3、李秀珍等|外商直接投资会提高地方环保财政支出效率吗?——基于SDM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4、划分汉语词类,在功能、形态、意义三条标准中,语法功能这一条标准最重要。因为词类指的是以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别,词性指这一类词的语法特征,即其所具有的语法功能。
5、无论写的是什么样的题目,皆字出之以嬉笑怒骂,引车卖浆之流的语气,和村妇骂街口吻,都成为散文的正则。
6、名异实同耳,只是处理不同。有的语法体系将语气助词独立出来,称“语气词”,如黄、廖本《现代汉语》;有的语法体系将语气词作为助词的一个小类,称“语气助词”,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1996)。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属于助词的一种。是用在句中表示停顿和句末强调语气的虚词,在句子中读作时不译舒缓停顿,在句末强调语气或通过排比句重复时增强气势。现在汉语,语气助词有很多,如“阿、啊、啦、唉、呢、吧、了、哇、呀、吗 ……”等。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常见的语气词有:的、了、么、呢、吧、啊。
7、当代方言里,语气词的调类几乎都少于或远少于该方言点的调系调类,平调语气词明显占优势和语气词均为轻声的方言点高达70%,个别方言点的语气词还拥有调系之外的专用调类。语流里,语气词必然和语调共现构成语气结构表示“语气+口气”综合值,其声调与调尾在语流里“同层叠加”而互动变异。据此应该有理由认为,语气词的调类尤其是专用调类极可能和语调存在密切关系。
8、四个版本《老乞大》疑问句句末语气词的分布与功能
9、本刊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一稿多投给本刊造成损失的,本刊保留追究作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10、(1)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为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虚词。
11、表示语气的词有:诚恳、亲切、温和、和蔼、沉着、冷静、含糊、含蓄、坚定、感慨、激动、激昂、和颜悦色、情真意切、斩钉截铁、慷慨激昂、委婉含蓄等等。
12、她说话的语气非常柔和,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
13、新刊速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20年第六期目录摘要
14、普通话中的句末语气词一般都是“了”“吧”“呢”“啊”“啦”“呗”“么”,有时也会两个连起来用。如“我吃了啊!”“你还没走呢吧?”而在粤语中句末语气词却是极其丰富的,常用的有:表祈使语气的“啦”“啰”;完成语气的“嘞”“咯”;肯定和决断语气的“喇”“嘅”;表疑问语气的“咩”“吖”“呵”“吖嘛”“吓哗”。另外还有一些词,如“嚟”“啩”“之嘛”“咯噃”“咦喂”等。
15、非语气词属于音系字,声、韵、调三要素自然是从各自早期的音节及其要素直接继承或经规则性演变而来。它们的声调,“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词素都是本来有阴、阳、上、去四者之一的”。至于它们的起源,学界先后提出“前后辅音”“元音松紧”“嗓音发声”和“发声态”等假说,无不承认声调起源于音节的内部要素或有利条件。
16、大小适合(吧)?(李准《李双双》)
17、这孩子多聪明啊!(感叹语气)
18、(13)主席:现在开会了。(了+降调)→“肯定主观预期已然>祈使”
19、对话大师|傅杰:关于王元化晚年的《论语》札记
20、首先,除了助词、介词和拟声词,语气词可以不受限制地位于各类非语气词之后。包括最实在的体词、谓词,意义最虚泛的语气副词和天马行空、永远独立成句的叹词之后,且加上语调都可成句。如:
二、语气词的作用和用法
1、叹词是表示感叹、惊讶的词语, 比如啊、呵、嘿、唉、哝、哦、呀等 ,本身没有实际的意思,常用于句首或者句末 。语气助词是在句子中间的,表示停顿,转折、连接的虛词。如: 且、呢、哪等。 拟声词是具体的某种声音,如沙沙(雨声),呼呼(风声),喵喵(猫叫),汪汪(狗叫声) ,当当(高根鞋)等。
2、(3)哟、哦、喽、咧、哩—能增添“疏缓的提醒”口气。
3、是非问句是提出问题,要求别人回答“是”或“否”的疑问句。是非问句与一般陈述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但语调要变为升调,或者句末加上疑问语气词。是非问句中经常使用的疑问语气词有“吗、吧、啊”等,但不能使用“呢”。
4、为解决汉语的语调及疑问标记和语气词及其功能的关系问题,我们由学界已有假设出发,依据语气词必然和语调(及疑问标记)强制性共现的种类、频次、层次和功能关系而提出“语气结构假设”(moodstructurehypothesis),即述题/谓语之上有一个语气结构,其模式为:语调/疑问标记n=1语气(speechactmood)+语气词n=0—3口气(toneofvoice)。语调(及疑问标记)强制性择一出现表示上位语气(uppermood),语气词可选性出现0—3个表示相应语气的下位口气(subordinatetoneofvoice),两两以不同种类、频次、层次和功能关系构成3类75式语气结构,表示75种“语气+口气”综合值。如:
5、作者简介:王珏,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6、(主讲人简介)方梅,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语文》杂志副主编。侧重话语功能语言学导向的语法、篇章和会话研究;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语用标记形成机制的多视角研究”、“汉语动态呈现语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语自然口语对话的互动语言学研究”首席专家。出版《汉语篇章语法研究》、《浮现语法:基于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研究》、《规约化与立场表达》(合著第一作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合著第二作者)等学术著作。
7、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期刊社
8、这阵儿,四外八庄都起事儿啦,欢腾着哪!
9、除了汉语之外,日语中也存在语助词这一类别。日语助词用于连接两种语词,确立它们之间的关系,或是添加词语的意义。助词只能附加在其他词语之后,不能单独使用,而且本身不会产生变化。
10、口气(tone)是指句子中思想感情色彩的种种表达法,如肯定、否定、强调、委婉、活泼、迟疑等。我们认为句末语气词有增添口气和消减口气的语用功能。
11、这件事并不难办(啊)。—陈述句
12、大概的意思就是很烦别人管闲事或者唠叨,如果是追星的话TFB可以参考TFBOYS,或者你听错是TMB,TFB特烦逼B算是一个语气词没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13、《老乞大》四个版本中的疑问句句末语气词研究
14、已有语气词聚合系统程度不等地留下了遗憾,为尝试提出新系统留下了空间。我们借以构建聚合系统的根据是表3所列两对儿4个元音词(啊>呃/哦,哎>*欸)和两类5个声母。将“*欸”视为隐形词以照顾其不独立成词但能生成辅音词的特点,应该比吕叔湘将其视为3个元音词之一和郭小武将其排除在元音词之外,可能更符合普通话的实际面貌。同时,整体上将元音词分为强弱两式,比上神忠彦的5个等级方便了操作。据上可得出如下聚合系统(黑体为典型式,/表示前后项为异体字)。
15、助词在汉语中,通常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种。白话文中常见的助词包括:的、了、着、吧、啊等等;文言文中则有:之、乎、者、也、矣等。
16、不用“呢”是一般的疑问,用“呢”增添“深究”的口气。
17、今天我没有休息(呀)。
18、语气词是表示语气的虚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了,表示语气。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种种语气
19、词类是对词进行分类的结果,是以一种语言中所有词为对象的分类;词性是给词归类的结果,是以个别的词作为对象的。词的分类和归类都是采取以词的语法功能为标准的。
20、(6)一亿三千万呀!这不是小数目。
三、语气词的语用功能
1、因上位语气、言者/听者指向、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等4个功能要素的异同而功能各异,形成两类4个口气子系统。
2、第将齿音d、l、n和唇音b、m等5个辅音视为语气词的典型声母,/a/、/ə/为典型元音,/ai/、/*ei/为非典型元音,其余均为边缘形式,这应有利于解释语气词聚合系统的核心、非核心和边缘成员,也为学界津津乐道而不明其所以的基本语气词(即我们所谓典型式)给出了合理解释。
3、最后,语气词在句末述题/谓语后和语调/疑问标记强制性共现的种类、频次、层次和功能关系不同而构成不同类型的语气结构,有无、异同和多寡会影响对述题/谓语的语气结构类型及其“语气+口气”综合值。
4、其次,作为主元音,/a/、/ə/分别参与构成复元音词“哎”和隐形词“*欸”,两者都表示特别提醒的惊讶口气而前强后弱。至此我们得到两对儿元音词:啊>呃/哦;哎>*欸。前一对儿里,“呃”与“哦”因唇形圆展而分化为风格变体;后一对儿里,“*欸”不能独立,仅能以隐形词的身份参与构成辅音词。
5、我们天天打架,是狗造成的。如果不是它,我们早都和好了。(商量的语气)
6、音义学(phonosemantics)研究语音层面的象似性(phonemicorphoneticiconicity),但学者多关注拟声词、叹词、指示代词、颜色词、味觉词、器官名词、亲属称谓名词以及单音反义词等等。至于语气词,黎锦熙说它们是“借字表音的”,吕叔湘说“大多数是标音的性质”。这个“标音性质”该如何理解呢?让我们先从音节结构及其要素说起。
7、“他能给我钱?”的疑问语气是靠句调负载的,在该疑问句的句末用“吗”有两种情况:一是句调趋降时,心理重音落在“能”上,意思是问“能不能?”,疑问信息并非“全靠句末的`吗’负载”,而仍然是靠句调来负载的,“吗”只起消减疑惑口气的作用。二是句调上升时心理重音落在“钱”上,句末的“吗”也并非起“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吗”也仍然是消减疑惑口气。也就是说,句调的升降只区分疑问点,而句末的“吗”都是消减疑惑的口气。不用“吗”,疑问句的疑惑口气较强,用了“吗”消减了疑惑口气。
8、低元音组,包括a、ai、ao等3个。a的功能分3个层次。首先单独表示元音词“啊”,其次作为辅音词la(啦)、na(哪)、ba(吧)、ma(吗)等5个辅音词的韵母,最后作为复元音ai、ao的主元音。ai既单独表示元音词“哎”,又作为韵母参与构成辅音词lai(来)、bai(呗)。ao及其参与构成的辅音词lao“咾/哰”均不见于语料库,可忽略。据上,该组韵母的主元音可记作低元音音位/a/。
9、至此,语气词的典型声母和两个主元音音位及其变体在语气词音节里的分工可归纳如下表(黑体者为典型式,宋体者为变式,带*者为隐形词)。
10、算了=高确认+决然(刘红妮2007)
11、“噜”和“惹”都是对口语中“了”或者“啦”变音形式的转写,网民一开始使用它们主要是为了求新求异,但用久了,也产生出一些特定的语气意义,主要是表示轻松愉快。如“元气满满噜,好好读书好好生活!”例句中“噜”带有一种轻快的语气,所表达的事件也基本是说话人主观认为的好事。而“惹”除了轻快语气外,更加突出了说话人“卖萌”的情绪,显示自己的可爱腔调,如“我好可爱啊太可爱惹!”例句中的“太可爱惹”话语表达本身就是在卖萌,用上了“惹”更使人觉得“萌味”十足。
12、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13、听他的语气,好像不太高兴。
14、“吧”在命令口气较强的祈使句句末,更能消减命令口气,如“快去!”,命令口气较强、较生硬。“快去吧!”,削弱了命令的口气,使命令变得缓和一些。
15、这么说,穷人的日子算是有个盼头儿(了)?(管桦《将军河》)
16、声调为最轻、无调的轻声,失去对内辨义功能,仅对外标记自身类别,功能如同人体里的盲肠。因此它们的音节只由声、韵两个辨义成分构成,即结构模式由中古或更早的“声+韵+调”模式简化为“声+韵”模式。这对语气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变化。
17、不是=低确信+委婉(王力1985:239)
18、第三个来源是网民自创的新语气词,其特点是只有书面形式,在口语中并不使用,如吼、啊喂等。
19、《老乞大》;四个版本;疑问句句末语气词;演变
20、对话大师|高瑞泉:在思想与学术之间
四、语气词的重要性
1、(10)这本书我看了三天了。(平调+了)→“陈述+肯定客观已然”
2、本刊对所有来稿不收取任何费用,也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代为组稿。
3、咱们的胜利成果是用鲜血换来的哟!
4、不可一世:他不可一世的话语气得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5、“罢了”能消减“庄重”口气,如“说说罢了。”同时限制陈述的范围,前面常用“只是”与之呼应。如“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
6、语气词:附着在词语、句子末了,表示语气。
7、其他:h(哈/嗬)、q(去)、sh(时)
8、齿音词以弱式“的、了、呢”为典型式,而以强式“哒、啦、哪”为变式。唇音词、元音词以强式“吧、呗bai、吗、嘛”和“啊、哎”为典型式,弱式为变式。典型式均由高频源点词演变而来,变式均为语境变体,即典型式随语气强弱或语调高低而临时形成的强/弱变式。据此,出于简洁的目的,可将“吧1”和“吧2”合并为“吧”,将“吗”和“嘛”合并为“吗”,则普通话语气词聚合系统里的典型式可归纳为如下3类8个成员:
9、(7)着火了——!走啊!
10、以上所论语气词由主元音响度表示口气强弱,在句末迭用顺序里表现得更清楚。6个所谓基本语气词的迭用顺序可简示如下(/表示择一出现,|表示择类出现):
11、语气词的类型根据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可以将语气词分为句中语气词和句末语气词。①句中语气词句中语气词主要有“啊、吧、了、呢、么”等。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也含有列举、假设或引起注意等意思。②句末语气词根据所表示语气的不同,句末语气词可以分为四类:Ⅰ表示陈述语气的语气词:的、了、吧、呢、啊、着、也好、啦、呗、喽。Ⅱ表示疑问语气的语气词:吗、呢、吧、啊。Ⅲ表示祈使语气的语气词:吧、了、啊。Ⅳ表示感叹语气的语气词:啊。
12、构建语气词聚合系统
13、有的语法学家把出现在句首或句中的:偏偏,究竟等,也看作语气词。有的语法学家把它作为助词的一个小类,称为语气助词。
14、虞建华|写于官方叙事的空白处:当代美国历史小说的历史修正
15、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扩展资料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的标准是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
16、与其源点词和方言(尤其是南方方言)语气词相比,普通话语气词的音节有3个鲜明特征。
17、上表所列12对儿语气词(含缺项对儿)里,8对儿属于/a/>/ə/对立,4对儿属于/ai/>/ei/对立。换言之,/a/>/ə/对立形成的语气词对儿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且高频使用,应该视为核心成员。其次,/ai/>/ei/对立形成的“来”“呗”“没”“哎”等频率低,且“没”的语法化程度很低,均应视为非核心成员。至于没有列入上表的“哈、不、去、时”4个,频率更低,而且,“哈”进入普通话时日尚浅,使用者多为年轻女性;后3个的语法化程度都很低。再者,它们语音上不是齿唇音或低、中元音,所以均应视为边缘成员。
18、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邪)等等
19、(国际汉语教师证书五群)群号:456981225(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群号:521064582请务必按要求的格式写加群申请
20、首先,齿音词里“的”肯定事件的静态属性,“了”肯定事件的动态已然,“呢”强肯定事件的静态和动态。它们都是言者指向即给予为主型语气词,以陈述语气为上位范畴。
五、语气词的作用是什么?
1、与已有聚合系统相比,新聚合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2、文言文中不同的语气用不同的语气助词来表示,常用的语气助词有:
3、我会尽力帮助你的。——“的”表示对事实的确认。
4、好的文学家要有下笔千言,一挥而就,语气轻重,丝丝入扣的本事。
5、语气词的音节“常常有普通字音系里所没有的字音”。
6、李宏图|全球思想史:重思现代全球秩序的思想起源
7、他比我小好几岁(呢)。
8、不用括号中的语气词时,疑惑口气较强。用了括号中的语气词,疑惑口气被消弱了。
9、第一个来源是对口语语气词的转写。口语中的语气词数量要比书面语多,在网络语言中引进了很多书面语不常用的口语语气词,有些没有规范汉字的就用别字方式记录,如噜、惹等。
10、(1)的、的了、啦、楼—能增添“肯定、确认”等口气。
11、看样子有十里多路(呢)。
12、唇音:b(吧/呗/啵/不)、m(吗/嘛/么/嚜/没)
13、其中的h、q、sh使用度极低,其余均可视为典型声母,按是否辅音和发音部位分3类6个:齿音d、l、n,唇音b、m和零母ø。
14、多少年了,你记得我(呗)?(魏巍《东方》)
15、天亮了(哒)?(周立波《暴风骤雨》)
16、由音义关系看语气词的本质
17、赵元任1926《北京、苏州、常州语助词的研究》,《清华学报》第2期。
18、慢悠悠、慢腾腾、慢慢吞吞、粗声粗气、措词宛转、低声曼语、嗲声嗲气
19、“下笔须论两百年”——王养冲先生的学术遗产
20、订阅2021年全年电子刊
六、语气词的作用和功能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2、如果不是隆重的场合,邀请要用非正式的语气。
3、用于选择问句的表达如下:
4、确认语气词的功能模式为“对祈使语气确认+态度”。它们只和降调高频同层共现构成原型语气结构。如:
5、其次,语义上不参与命题或内容的构成,有无、异同和多寡不影响句法表达式的内容。
6、语气词是指一般用于句末,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永远粘着、后附、轻声的词语类型。
7、在以下四种句类中,用不用“啊”都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呗句,也都分别表达陈述、疑问、祈使、感呗这四种语气:
8、学界认可的语气词涉及如下9个声母:
9、答: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气有:
10、(8)“你能否从照片上辨认出他来?”“或许吧。你认得他?”
11、首先,近代以前的语气词除“而已”外,“全部都没有在口语里流传下来”,代之而起的是“来自各方面的新语气词”。然而,它们和两千年或一千年后的普通话语气词的主元音之间竟然存在着3个惊人一致性:主元音都只有/ə/或/A/两个音位,前者是最受青睐的央元音,后者是音系里的基准音;功能上都是/ə/表示弱交互性,/A/表示强交互性;迭用时都是肯定语气词在前,非肯定语气词(不定和惊讶语气词)在后,即交互性“前弱后强”和主元音响度“前低后高”同步。
12、语气词的声调具有异乎寻常的超音系性。对于北京话语气词的轻声,赵元任曾指出如下3个突出特点。一是声学性质上表现为“短而中性的‘轻声’声调”,而且是“轻声当中的最轻的”。二是功能性质上表现为语法轻声,而非词汇轻声。虽然“这种性质别种词也有时有之”,但语气词“差不多全是轻声字,连两三个字的像‘罢勒’、‘就是了’等都是个个字轻声”,而且30多个单纯语气词和复合语气词“差不多全是轻声”。三是语流里,语气词“不能恢复原来的声调”,也“没有原调可以恢复”。这与有底层字调,只在轻读时才脱落本调的非语气词(如介词、助词)具有本质不同。对此下文还将论及。
13、从语言类型学看汉语语气词的本质
14、赵元任1932《英语语调(附美语变体)与汉语对应语调初探》,《中研院·史语所集刊》外编《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庆祝论文集》,吴宗济节译。
15、能增添口气的句末语气词主要有这样几类:
16、对话大师|李天纲:反思、退省和再启蒙——王元化先生的晚年之学
17、“你姓王?”句末不用语气词,疑多于问,疑惑的口气较强。“你姓王吗?”用“吗”问多于疑,“吗”消减了疑惑的口气。
18、对话大师|陈平原:在乾嘉学风与魏晋玄言之间——重提王元化的意义
19、(2)实词的不同语法功能体现于词和词的组合能力。
20、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1、宋文辉2004《也论“来着”的表达功能——与熊仲儒同志商榷》,《语言科学》第4期。
2、上表告诉我们如下两个规律:
3、对话大师|夏中义:论王元化对王国维、陈寅恪的价值认祖——百年中华学统的三个“托命之人”
4、由非语气词和语气词音节的共时对立看语气词的本质
5、语气词是语义流沙里的泥鳅,其功能研究难度堪称词类功能研究之最。百年来,学者绞尽脑汁得出的语气词个体功能及其系统的结论很难尽如人意,而用归纳法、随文释义法和洋理论得出的重复性、碎片化结论日益增多。有鉴于此,本研究从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讨论语气词功能系统。方法上,尝试尽量将演绎与归纳法相结合、构建模式与语料验证相结合,力争结论的可信性。
6、值得注意的是,上表所示语气词声母类别与口气类型和主元音响度与口气强弱之间的象似性关系,虽然是针对普通话语气词提出的,但也应不同程度地适合方言乃至不同时期的语气词。
7、是非问句的句末可以用“吗”,不能用“呢”。
8、语气词和非语气词的功能对立
9、学者认可的语气词涉及7个韵母:e、o、a、ei、ai、ao。按主元音的舌位高低,分为如下两组。
10、就是了=高确认+干脆(吕叔湘主编2002)
11、例(5)代表原型语气结构,余例代表边缘语气结构。据原型语气结构的中性语境句,“啊”及其同类的口气暂拟如下:
12、以上三例,不用“呢”,是一般的陈述。用“呢”,能增添“不容置疑”的口气。
13、你的语气告诉我,帮你解决问题仿佛是我的义务似的。
14、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15、在是非问句中,“动词+也”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用疑问的形式对已发生的事实进行确认,此时“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的用法。如例(32)是“你来了”的意思,例(34)意思为“那个是李爷来了”,这两例都表示确认性的
16、疑问句句末语气词的演变
17、助词的使用表现出日语文法的规则性,比方说名词的主格、受格、所有格都是使用相同的格助词,而不像拉丁语系有很复杂的格变化。另一方面,也可使句中的名词的位格不受语序的影响,在意义上较为明确。日语助词各家分类说法皆有所不大致上分为:格助词、副助词、接续助词、终助词四种。
18、李恒威,王昊晟|后人类社会图景与人工智能
19、零母:ø(啊/呃/哦/哎/欸)
20、由非语气词和语气词音节的历时对立看语气词的本质
1、最后,元音词“啊、呃、哦、哎、*欸”都表示“对命题意外性的惊讶”口气,以言者为主即给予为主,以感叹语气为上位范畴。
2、(16)果然是远亲不如近邻啊。我连伙计都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