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名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语)

2023-02-02 10:32:30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语

1、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无受天损益,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人与天一也。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

2、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示的经验来生活。——叔本华我们若不服从自然,我们就不能支配自然。——培根

3、最优秀震撼的四辩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胡建彪式的驳论,在最后讲对手的立论从前提到定义到标准到分论点一条一条批驳,有理有据论证严谨,将对手的理论拆的体无完肤。另外就是黄执中式的煽情式,完全不理会对手的立论等,站在己方角度,顿顿告诫,情真意切,用咏叹般的言辞打动所有观众。如果你想拿最佳和胜利,可以结合自己条件,选择其一而行之。

4、我们不能因单一个案而否定“生态清淤”给整个白洋淀生态系统带来的可喜变化。污染的底泥清走了,淀区的水重新流动起来。2021年,白洋淀水质整体达到地表水III类标准。同时,更多的鸟儿和鱼类回归。据统计,目前栖息在白洋淀的野生鸟类一共有230种,比新区设立之前增加了24种。

5、以滥用水为耻,以节约用水为荣

6、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复制。生态修复,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合笔补足一首长诗。期间,寻章摘句、谋篇布局,“细中求精,巧方能成”。这里的“精”与“巧”需要落实到每一个治理项目中,也体现在如何下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盘大棋上。唯有这般慎始如终,久久为功,方能打赢生态修复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7、与自然共生,与地球为友。4月22日,我们将迎来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一年一度的相约,也是我们与自然的一次深度对话。

8、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主办

9、三看开头性质。何谓开头?一般官方表达基本上都是三段论,所谓开头其实就是一个表达的总起句或总起段,也可以理解为所谓的“戴帽子,定调子”。而这个帽子与调子,应该源于工作任务和现实背景,也就是说申论开头句,要么是改写问题句,要么是概括提炼给定资料。

10、阴阳五行论理,厉经时代的迁变,在文人术士根据前人的论理基础下不懈地努力,从中推演出更复杂,更完正的学说。当时应该还没有范畴与科学之词,只是从理论中去演变,去验证和总结才形成了一系列正确有依据,有规律的变化理论。到汉代时期才从论理的角度去验正,开始在朝廷内正式使用。

11、《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饮酒》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送灵澈上人》唐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便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先看申论结构。规范的申论真题,试卷结构包括三部分:一是注意事项,二是给定资料,三是作答要求。申论有句行话,也是至理名言——一切尽在材料。

13、圣人留经,意在传世,教化众生。老子《道德经》开篇直道“道”,直接指出了“道”如果用语言可表达就不是直正的道;“名”可以说明的就不是名。无形无名是万物之始,有形有名是万物之用根;圣人将“道”与“名”变成了时空的永恒存在。

14、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不吸烟

15、首先“道”是什么?他是世界最初的圆点;演道为玄,难以说清的众妙之门;道之升华,人道合一的天人之境;道之居所,飘缈的人间仙府;道之人格化,烟霞中的神仙谱;道之德尊,众生的护法神:丰盈的道之意象,要从何处来说?

16、关心地球、参与行动,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就能做的小事开始!关注环保议题与新闻,平时不浪费食物、自备环保餐具、选择环境友善产品、确实做好垃圾分类等,从日常习惯开始付出一点对环境对地球的关怀,都能让我们的环境获得改善。

17、世界地球日(TheWorldEarth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2009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决议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8、——对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原因的

1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永恒的系统性话题,必须通过天人、人我、身心三者子系统的和谐来支撑,缺一不可。大自然是无处不在的,世间万物总有生存之道。敬重于天地万物的存在必然,才能安住于心的豁达无为。唯有动态中求平衡,守中致和,才能呈现和睦和气的社会关系。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才能保持身心和谐。

20、天人合是老子的道家意识形态,主张人的修炼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本人认为这只是道家的一种追求境界,忘我的意识境界,以静把人的心境修养到和自然界的天地混合成一体之意,谓之天人合一。《周易》却称天地人三才组合,谓之天人合一之说。

二、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名言

1、植树名言就是金山银山前一句是绿水青山,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规划先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浙江各地特别重视区域规划问题,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把它作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谋划与前提条件。深刻领会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在善待和保护自然中实现绿色发展,在顺应和尊重自然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2、社会立“规”:公平规则

3、习近平(2016):《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1194—195页。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第522页。

5、江豚与人们的不期而遇,是长江大力治污、全力禁渔、保护栖息地、改善生态环境带来的结果。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这也得益于长江流域各省市逐渐理顺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6、该活动最初在1970年的美国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发起,随后影响越来越大。活动宗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7、帝王心思难猜,何况圣人乎?《道德经》有万千释本,谁为真义?

8、传递教育体育资讯服务广大师生展现教育体育形象

9、生态保护非一朝一夕之事,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值得更多关注;在接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给予大自然喘息的时间;在修建家园的时候,给其他生灵以栖身之所

10、减少塑料袋使用,降低白色污染

11、2022年4月22日是第53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为保护地球投资”。中国的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了进一步唤起孩子们关爱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环保生活,让世界地球日活动走进每一个家庭。在全球灾难不断的大背景下,通过地球日宣传活动,让大家牢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我们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更应该心怀感恩之心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

12、不断充实对自然的认识。遵循食物链的规律,上面每一环的却失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培养丰富的情感,你就会对生命充满敬畏。

13、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的态势下,只有大力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我国各个领域实现整体高质量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全社会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和各个领域,以绿色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引领如期完成碳达峰与碳中和的艰巨任务,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比肩而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美丽的绿色经济社会,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诉求就体现于,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始终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在实现人民利益中彰显“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14、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类永续发展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语出《论语·述而》,是孔子的名言。

16、关系极为密切,此处仅举一例:物理学中有个熵增加原理,主要是指物体(体系)的能量从高向低转换时可以自发(随意),只是体系的混乱度会增大,但要从低状态向高状态转化(规则性增强)是需要体系外的能量消耗的。从人类所处的自然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人类要破坏自然很容易,但是想要重建大自然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17、江豚,长江的指示性物种,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对鱼类资源丰富程度和水生态环境要求很高。曾经,受航运、过度捕捞等影响,长江水域珍稀物种持续衰退,生物完整性指数甚至达到“无鱼”的程度,江豚的生存条件亮起了“红灯”。如今,翻腾的江豚,成为了见证长江生态环境改变的“航标灯”。江豚的重现,更是长江活力的重现。

18、文明的首要任务,即它实际的存在理由,就是帮助我们抵御自然的侵袭。——(奥地利)弗洛伊德《超越唯乐原则》

19、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领悟坚持人民至上的深厚意蕴,就要深刻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价值、主体利益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角看,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一个重大的价值判断,体现了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而确保人民主体价值的真实呈现。

20、句子的意思是: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开阔,思想坦率洁净,气质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斤斤计较,欲念太多,心理阴影重,就常忧虑,神态也就忐忑不安,患得患失,常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三、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语

1、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依照规律运作的。——(德国)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2、古人云,“土宜天时,百物行治”。用现代人的需求来解释这句古语,就是耕地健康带来人类健康,要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提升耕地健康活力,为优质农产品提供健康的耕地资源基础,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安全,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在日常生活中,可多尝试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使用机动车,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保护空气环境。还可以让衣服自然晾干;购买节能家电等,每个人的一小步,是地球的一大步。

4、三是宇宙之本源的混沌无形的“道”,是宇宙之本源的道。

5、全部的艺术、教育,都只不过是自然的附属物而已。——(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

6、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然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必然要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指引。“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理念。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唯一可以超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界限的价值共识、价值认同。在这一价值共识、价值认同的指引下,只有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才能自觉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切实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和尊重人民以生命安全为基本权益的各项权益,共同促进世界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中实现和平与发展,从而也实现世界人民同在蓝天下、共在地球上生活必须坚持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望。

7、老子的才思学养,洋洋洒洒五千言《道德经》,深邃的哲思,透彻的说理,一字蕴千言,玄机难明,内藏修仙之术,外现治国安帮之理,大有天机洞察,小有教化齐家。

8、“耕地健康—农产品安全—人类健康”是一个复杂互馈系统。一方面,不健康甚至轻微污染的耕地并不意味着一定会生产出不安全的农产品,通过适生品种培育、生产工艺创新都有可能实现科学控制。同样,没有农药化肥投入的耕地可能会因为地质背景因素生产出超标农产品。另一方面,耕地土壤中含有大量有益化合物或矿物质元素,特殊区域还会富含一些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它们随岩石经风化、搬运、堆积进入土壤,通过根系进入作物体内,再经食物链传递、富集进入人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三者会构成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系统,关键在于耕地健康的源头管控能力和整体系统的认知能力。

9、不论两种声音孰是孰非,其存在本身也值得我们思考。

10、珍惜才疏学浅,只记得这些。其余不会的,请诗友们来补充吧!

11、再看申论本质。否定而言,申论绝非一般答问,亦非泛泛写作。正面肯定来看,申论材料是日常社会生活写照,申论作答要求是模拟日常工作任务,申论作答则是模拟书面工作汇报。市面上的考培资料说到申论本质就是什么“引申叙述,对策策论”,根本不着边际。抓不住模拟书面工作汇报这个本质,可以说申论基本就是瞎JB乱搞。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第878页。

13、关键词:人民至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蕴;红绿交融

14、如果一定要一句话来体现道的本真,那就是无欲,本真,任自然。

15、期待人与自然有更多美好相遇

16、世界地球日,奏响低碳生活进行曲,以蓝天为乐谱,以绿树为音符,以碧水为琴弦弹奏出环保最强音,为地球母亲祈祷平安吃五谷杂粮,穿天然布衣,住节能住宅,行无车之旅,用厉行节俭。让我们怀着敬畏感恩之心,向地球母亲贺寿。

17、曾几何时,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生态危机,“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产生了诸多恶果。近年来,我国不断弥补生态欠账,扭转发展思路,下了很大力气,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长江“十年禁渔”到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到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其中体现的不仅是坚持生态优先的决心,还有科学系统治理的智慧。与此同时,大自然也在用独特的方式回馈着我们——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麋鹿、普氏野马等野外种群从消失到恢复重建,112种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实现野外回归,亚洲象群成功北迁……关于发展与保护的辩题,答案愈发清晰。

18、天人合阴阳五行综合而论,在目前来说,不算范畴,也不是科学。因为现在科学上还没有研究出其中奥妙。应该是算我们中国传统性的哲学,其实算是玄学才更有道理。

19、“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如何理解?这是一个问了千年的问题。

20、在中国,想做到这点真的很难,但第一步应该是不允许领导干部公款吃喝,因为他们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哪一样不是自然界的精华?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成语

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人定胜天(荀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

2、(作者系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3、从实践而言,避免上述问题一再出现,需要从关注目标向关注过程转变,统筹考虑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关联性、自然生态要素的综合性。在区域(或流域)尺度上,要关注生态空间格局,明确组成生态系统的类型、数目及分布;在生态系统尺度上,要关注构成生态系统的群落特征,明确动植物组成、生境质量、关键物种分布等。此外,要坚持安全、生态、景观的次序,先消除威胁保生态安全,再修复生态系统组成、结构以提升系统功能,再考虑景观。

4、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一群江豚翻转跳跃,追赶捕食鱼虾。这是近日出现于长江武汉段的动人一幕。当地渔政执法工作人员表示,长江实施“十年禁渔”计划之后,他们在同一水域曾经两次与江豚相遇,但江豚成群出现还是首次。专家分析,江豚的频繁现身说明了长江水生态环境正在持续变好。

5、(仅供参考交流,不妥请忽略)谢谢!

6、2020年9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对上述问题加以明确,为科学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供了指引。但生态万千,各有不同。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必须在对照指南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既不能搞“单打一”,也不能整齐划一。

7、从大自然学习崇拜课程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美国)爱默生《论自然》

8、国家立“治”:生态法治

9、大自然蕴含着远胜人类施教的影响力量。——(法国)伏尔泰《老实人》

10、像维护身体健康一样,耕地同样需要精心调控才能保持最佳运行状态。不过,维护耕地健康并不复杂,重点是持续发挥耕地以下四个方面能力:一是耕地本体健康,即耕地土壤能够维持良好的肥力和自净能力;二是耕地作为作物生长的母体能支持作物全生命周期健康生长,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耕地作为受体,能够抵抗外界水、肥、药、沉降物等的侵害;四是耕地作为支撑作物和人类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在物质能量循环过程中不会产生对自然环境有害的物质。

11、就是人的品质品格品行品德的总称。2000多年前老子写的5000言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是众妙之门。老子讲的道就是大道之理。就是真理。它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则。有了道才能有德,道是总纲,德是骨架。后来,考古发掘出来的老子《道德经》。有的版本叫做《德道经》。学术界有争论。有的认为先有德才能有道。无论怎么说。现在对《道德经》的理解是?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涵。什么叫做讲道德?具体地来说。就是讲政治,讲信念,讲理想,讲目标,讲文明,讲礼貌,讲梦想,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把道德这些具体表现付诸于社会实践之中。做人做事要遵循着道德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不能践踏和超越道德底线。

12、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人民主体地位

13、(文章:育才中学、南庄中学、小陈中学、蠡县第三实验小学供稿)

14、无论是跃然水面的江豚,还是“蹭吃蹭喝”的亚洲象“旅行团”,它们都给予了我们关心自然、保护生态的希望和动力,它们的出现毫无疑问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光时刻。然而,我们仍不能忘记,生态保护非一朝一夕之事,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值得更多关注;我们也需记得,在接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给予大自然喘息的时间;在修建家园的时候,给其他生灵以栖身之所……

15、有声音认为,如果连鸟类的栖息地都成为清淤范围,那谈何生物多样性保护?谈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言辞可谓激烈。也有声音认为,上述说法“本末倒置”:没有生态清淤,哪有如今风景秀丽的白洋淀?牺牲单一生态区域,以顾全白洋淀整体生态修复大局,并无不可。

16、古人云,“土宜天时,百物行治”。用现代人的需求来解释这句古语,就是耕地健康带来人类健康,要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手段提升耕地健康活力,为优质农产品提供健康的耕地资源基础,确保“从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安全,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7、保护环境,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18、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地球日由盖洛德·尼尔森和丹尼斯·海斯于1970年发起。现今,地球日的庆祝活动已发展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19、个人立“德”:生态道德

20、“坚持人民至上”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庄严承诺的深厚人民情怀,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胸怀天下为己任对全世界人民庄严承诺的深厚人类情怀。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看,坚持人民至上,就必须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发展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主动应对全球性的危机和挑战,积极开展全球集体行动,精心呵护好地球美好家园,促进人类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五、古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句

1、大自然绝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往往只是我们自己。——(法国)卢梭《论科学与艺术》

2、朗诵“我爱你地球—我们的家园”

3、2022年第53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呼吁大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从每一件小事开始做起。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王维

5、比如,对于青头潜鸭所生活的水域,倘若在开展生态清淤之前,能够对工程的影响、要不要清淤、清淤的方式等进行充分评估论证,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原有物种乃至生态系统的影响,或许更为科学合理。这一点,对于小流域内的生态清淤如此,对于其他更大尺度范围内的生态修复工程亦然。

6、每天生活会产生很多垃圾,无序的混堆和填埋不仅导致负气变延,还会污染土坡和地下水作。做好垃圾分类,将废弃物进行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变废为宝。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第330页。

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白

9、谢邀!自古以来,描绘月亮的诗句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有大家耳熟能详的:

10、笔者以为,总的来看,此件事情更多还是在于生态保护修复的系统性考量不够全面。开展生态清淤的确是疏通水域经脉、改善水生态的好办法,但并非整个流域都要“一以贯之”,毕竟不同河段的底泥污染程度及特性不同,不能全盘借鉴。

11、申论开头万能句,这是一个伪命题!坦诚直率而言,提问者动机不纯,而且出发点即错。客观分析如下。

12、国际立“行”:共同行动

13、我们即将迎来第53个世界地球日。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宏大命题下,我们期待更多的实践与惊喜。

14、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持续推进了湿地与河湖保护修复、防沙治沙、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综合整治、海洋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坦率地说,问题仍然存在。不少地方生态修复历史欠账多、问题积累多、现实矛盾多,且面临“旧账”未还、又欠“新账”的问题,甚至个别项目中依然存在生态保护和修复系统性不足、措施相对单单线工程拼盘拼凑等问题。

15、参与绿色行动,保护美丽家园

16、“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其言也简,其意也赅。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复制。生态修复,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合笔补足一首长诗。期间,寻章摘句、谋篇布局,“细中求精,巧方能成”。这里的“精”与“巧”需要落实到每一个治理项目中,也体现在如何下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盘大棋上。唯有这般慎始如终,久久为功,方能打赢生态修复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

1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鸟鸣涧》王维

18、最后说说金句。申论有金句吗?应该说还是有金词金句的,这些金词金句实际上就是专业术语行文套话,特别是行政术语和时政热词。金句如何积累?关注人民日报评论,是一个最简洁实操有效的途径。

19、多种一棵树,还我一片天

20、(滑动空白处拆封信件)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做人要知恩图报(做人应知恩图报分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