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诗句的答题格式【精选150句】
一、赏析诗句的答题格式
1、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2、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3、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4、(参考答案)表现手法:以情取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或:移情手法,拟人手法,2分)颔联中“芳草”“碍马”,“好云”“遮楼”,诗人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和好云,说它们像友人一样,为了殷勤地挽留自己而有意绊马蹄遮楼台,表现了朋友对客人(自己)的热情和殷勤。(2分)颈联说山牵着“别恨”、水带着“离声”,表现了诗人自己对朋友的依恋难舍。(2分)
5、意象解题格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6、答:额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7、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8、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9、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0、如“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11、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2、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维)
13、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14、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5、景物形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可以把诗句做较好的翻译)
16、(3)结构关系。首尾照应,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问答等
17、(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18、③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9、评价形式作用:表达效果⑤答题时依序答出,避免遗漏;依据诗作具体情况适当减少项目,不牵强附会,强加于“诗”。
20、(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二、
1、问: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2、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3、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崔护)再如:“有请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秦观)
4、|编辑:东方朔的编贝齿
5、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7、答题步骤:确认问题的角度或找出相关的比较点结合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
8、“分析诗歌的形象”答题步骤:①总说:概括说明诗歌塑造的形象特点。②联系具体诗句,简要说明形象的基本特征是如何展现的。③指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9、理性分析历史事件,发表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见解,从而归纳历史规律,用以启迪世人。
10、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如:
11、解题格式:诗词中写了什么景+表现了什么情
12、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
13、题型三:分析某一人或物的形象
14、(参考答案)(1)“议”字用了拟人的手法,这两句是说,天空的云块来来往往,忽聚忽散,仿佛在讨论要不要下雨,笔法轻快,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2);在结构上,“议”字统领了颔连和颈联,颔联写“阴”,颈联写“晴”。
15、比拟 夸张 反问
16、(2)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文章的,而修辞手法是从微观角度表现文章的。
17、“此时无声胜有声”见唐•白居易《琵琶行》。本句大意是:(琵琶声由凝重、梗塞以至于断绝)这无声的音乐比有声的音乐更能拨动人的心弦,表现的感情更充分,更易引起人们的共鸣。“无声”在音乐上叫“歇拍”,它是乐章上的空白;这样的空白表现在戏剧上叫“静场”;表现在电影、电视屏幕上叫“空镜头”。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常能引人入静,促人思索,耐人寻味,这种无声往往比有声表现出更丰富的感情,因而更能感动人,这就是艺术的辩证法。
18、(3)正用典故 (4)反用典故
19、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0、①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三、
1、看作者(知人论世)
2、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3、题型八:两道诗词比较阅读
4、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5、追慕古贤,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同时,与得以一展抱负的古人相比,自己未遂志业,从而发出功业无成的感慨乃至产生消极遁世的心理。
6、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7、追慕古贤,表达自己的敬仰之情,抒发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8、〔简析〕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两句写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9、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1、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12、一是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或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一是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
13、题型五:分析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
14、我们掌握了规律,对于分析古诗,掌握答题技巧,就不是很难。
15、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16、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17、提问方式:探究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六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18、青鸟:在古代诗歌中是传书的信使。
19、“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见明·朱柏庐《治家格言》。庭除:庭院,台阶。这两句大意是:黎明时分就要起来打扫庭院。早起打扫庭院,使家庭有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可以给家庭成员造成一种舒心愉悦的心境。同时,一个家庭的清沽与否,也显示着这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家庭的清洁,体现着家庭生活的和睦、严谨和有序。“黎明即起”,还显示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它可以去掉懒惰,培养人养成勤劳的好习惯。、勤劳、卫生,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封建社会的人们把这两句话作为“治家格言”,今天我们以它来要求自己的家庭也同样是有益的。
20、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四、
1、第三步:写了什么(文本的主要内容)。
2、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3、④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4、〔简析〕“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宋·苏轼《后赤壁赋》。这两句大意是:山高大便衬得月亮小,水退落石头就自然露出。此名句原是描写自然景色,由于它简约而暗含哲理,后人常以之阐发道理。尤其是“水落石出”一句(欧阳修《醉翁亭记》也有“水落而石出者”之语),流传过程中意义逐渐定型,成为比喻到了一定时候事情真相便会彻底明白的成语。
6、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7、从结构上统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为下文........做铺垫等;
8、③层次脉络。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层次的内容,理清作品脉络的发展。注意写景与抒情内容的安排。
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0、答比喻的手法时,要答出用XX比喻XX;答对比时,要答出用XX与XX进行对比;
11、〔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12、“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出自唐·杜牧《山行》。霜叶:指经霜后的枫叶。本句大意是:经霜后的楓叶红艳得胜过二月开放的鲜花。这是《山行》诗的最后一句。原诗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枧林晚,~。”这里的“坐”是因为的意思。作者说自己因为喜爱这楓林晚景,所以停下车来观赏。在一般文人看来,秋景常常是萧索悲凉的,但作者却把楓林写得鲜艳夺目,欣欣向荣,认为枫叶比春花还要好看,秋色胜于春光。这个对比形象生动,能唤起人们许多联想,给人以艺术感染,使人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因此“~”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可用于描写山间楓叶流丹、层林尽染的秋景,还可以借来形容人们经过艰苦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以后,更加心红志坚。
13、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内容)
14、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15、问题:试从内容主旨方面赏析这首诗。
16、最后解释:《春兴》借助于落尽残花,四处飘泊的黄莺的景象透露出美好春景将逝,而此时的作者正漂泊流转在外,自然而然地勾起了思乡之情。
17、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矾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18、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19、第二步:写出这些词语的特点作用。
20、说出此种写作手法的作用(如某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什么什么)。
五、
1、解题格式: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2、①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3、(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所以,咏史怀古诗的标题中往往带有古迹或历史人物的名称,并常在古迹或历史人物前后加上“怀古”“咏怀”等字样。
5、凝炼美。简远美。含蓄美。
6、分析深层含义:表达情感③突出主旨④
7、①比喻:比喻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例如写“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江水写愁,则使人想见愁意之漫长。
8、作者和历史人物有相似的人生遭遇,通过对古人不得意经历的描写,感慨自我身世,抒发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表达怀才不遇的感伤愤懑之情。
9、问题: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10、问: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11、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诗中意象的特征和寓意,体味诗歌感情的基调。如清秋、孤雁、寒霜等字眼往往传达出凄恻悲凉之情。
12、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
1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4、总之,以乐景、哀景写乐情、哀情,则愈见其乐与哀;而以乐景、哀景反衬其哀情、乐情,则倍增其乐与哀。
15、问题: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17、一般是评价诗词中的词语用的好不好、妙不妙……(请作肯定回答)或是给出一段后人对此诗词的评价,问你这个评价对不对、正不正确……(大部分情况下作肯定回答),如果是问将诗词中的“XX”词改成“XX”合不合适,那么请作否定回答。
18、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9、答题格式如下:先指出那几句话用了夸张修辞格。然后指出是怎样夸张的?有什么效果?(突出……什么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像。)
20、在诗歌中,以景传情达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
六、赏析诗句的答题格式
1、②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2、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再如“邯郸驿里逢冬天,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至除夜思家》白居易)
3、(参考答案)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夕阳流水,(步骤一)营造出清冷萧条的意境,(步骤二)抒发了因山河残破而悲凉抑郁的心情。(步骤三)(景物,“秋色”“夕阳流水”2分;特点,“冷落萧条”2分;感情1分。共5分)
4、陆鸿渐虽然只是移居到城边一带,去那里也要穿过种植桑麻的小路。
5、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物描写、抒情方式、景情关系、艺术技巧、章法结构等
6、本诗由“愁”字统领:月落乌啼,寒霜满天,营造了凄清寂寥的氛围;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亦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清冷的水乡秋夜,令人意乱心烦,而这正与诗人羁旅在外的孤寂之情相应。
7、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8、把字词原意解释出来。解释字词在句中或文中的含义。整体分析字词包含的作者情感。
9、敲门静静地连狗叫的声音都没有,于是试着去向西边的邻居家询问。
10、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11、(注)①蘋:一种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③鸥性:海鸥,性喜在海上随潮迎浪,上下飞翔。狎(xiá):戏耍,玩弄。
12、作者对此深感不满与哀伤。(对杜甫身后冷清的同情。)
13、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14、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5、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16、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17、如:“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李白);再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白居易)
18、问: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19、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2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诗人在赤壁的泥沙中发现未锈尽的断戟,磨洗之后发现它是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诗人以逆向思维展开大胆设想,不以成败论英雄,而是点明周瑜成功的侥幸,发出新颖独特的议论,进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2、读诗词,粗通诗意,初断主题。
3、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4、通读全诗。通读时要特别注意每句至少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要发挥想象,逐字解说诗句,理解诗的大意。最后两句一般是运用议论、抒情,是诗的主旨和意境所在。结合诗题、描述、议论、抒情推断这首写什么内容。注意格律诗起、承、转、合结构。
5、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6、问题:(1)这首诗的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7、主要看此形象在古代诗词里常代表的意义。请结合第五大点的第一小点。
8、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如果开篇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内容)
9、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1、意境解题格式:此题在作答时可先描摹出图景,然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图景,再用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或思想感情。
12、答题格式:词义+手法+描述+作用
13、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田园乐》•王维)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一个雨后的早晨田园生活的宁静闲适而又美好的生活图景,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4、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迈奔放、阴郁顿挫、慷慨悲壮、平和冲淡、旷达飘逸。
15、(2)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16、这首诗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17、⑤虚和实: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以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中前两句泛说西湖六月的风光自有特色,是虚写;后两句描写满湖莲叶荷花在朝阳的辉映下,无边无际的碧绿和艳红和谐地搭配着,是实写。全诗虚实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18、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9、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词中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可感的江水滚滚。
20、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1、判断句子是否用到了修辞手法,或者其他的表达手法(如描写方法、说明方法等)。
2、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3、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4、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5、对比,它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
6、语文成绩提高也是需要做题的,平时不能只是一味的记忆背诵,防止眼高手低。学习压力变大: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只需要学语文、数学、外语(有些地区并不注重外语),可孩子上了初中后,除了语数外之外。还要学习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物理,课业负担加重。
7、②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8、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9、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
10、诗歌鉴赏主观题题型分类及解题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