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银杏树的诗句有哪些?(描写银杏树的诗词)
一、描写银杏树的诗词
1、藕荡桥边你手执钓竿静坐沉醉其间,偶尔抬头,苎萝山就从西边出现,回首又看见太湖在东边流淌。于是,你执笔研磨,描画江山绿水、飞鸟香荷,更有旁边茶炉白烟袅袅、清香四溢。
2、经常有外地的朋友问我:
3、大觉寺的古银杏树相传900多岁了,它用将近1个世纪的和缓生长颠覆了我们对银杏的传统审美。寻常银杏之美往往借助于一条银杏大道,路上满满一层金黄色的叶子连同路边两排金黄的银杏树共同成为一幅金秋美景。
4、歌罢绕树三太息,如此婆娑老树无人识。”
5、居士擘开真有意, 要吟风味两家新。
6、初冬的天气总是让人翘楚着春天的温暖,在疾风骤雨中尤为思念和期盼。看着窗外的银杏树,凋零的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犹如冬日里的老者,抖擞而又精神。我想冬日的和煦是难以让人感怀着银杏树,老瓦房的团圆之日的天伦。我想生活就是一篇篇诗篇,翻开的永远是新鲜和不可预料的,只有在期待和充满探索的态度下,才能生活的美满。
7、道士但云已千年,苍苍独余古时黛。
8、评审办法。由主办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组成评审组,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各类奖项的评定。
9、在赞美银杏诗词中有王维的《辋川二十泳.文杏馆》,“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当作人间雨。”一句人间雨写尽银杏落叶之美。有北宋张无尽的《咏银杏》“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破壳玻璃明。”尽显银杏作为皇家贡品的尊贵。
10、等闲日月任西东,不管霜风著鬓蓬。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
11、《咏银杏》张无尽(北宋)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城中朱门韩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破壳玻璃明。
12、铺锦见知一寸丹,肯将金色洒故园。痴情仍恋钟情处,故遣黄蝶舞碧天。
13、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问予得之谁,诗老远且贫。霜野摘林实,京师寄时新。封包虽甚微,采掇皆躬亲。物贱以人贵,人贤弃而沦。开缄重嗟惜,诗以报殷勤。(梅圣俞寄银杏宋·欧阳修)
14、诗人视银杏树为擎天柱,喻累累银杏果实为奇妙文章,表达了对银杏树的敬慕之情。
15、以此表露自己敢于直面人生、乐观向上的明朗心境。
16、银杏苍劲的体魄,清高的风骨,优美的外形,长寿的生命,受到了世人的钟爱。阅尽世间的秋色的人们看到十月的银杏时,才发现原来一切关于秋天的模样都能在这扇形的银杏叶中展现的淋漓精致,纵然秋天的颜色多姿多彩,但金黄依然是她的主色调,而银杏叶恰恰是千万种树叶中最纯粹、最彻底的黄。
17、栋里微云,愿羽化纷纷人间雨。
18、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19、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20、主编:卓霏审核:我心飞翔
二、描写银杏树的诗句有哪些?
1、我们家乡的银杏园,已经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了!
2、释义:风度韵致,仪态雍容,看起来并不十分奢侈华丽,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还是显得逊色几分。流落江湖,有谁怜?有谁惜?玉洁的肌肤,冰清的风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是谁将这并蒂连理果双双摘下?恰似那酒醉之后的唐明皇与太真贵妃相拥相依。居士擘开连理果,情真意切,两人分享,品尝风味,醇香清新,心心相惜。
3、文杏馆全文翻译(译文):用白果树木作为支撑房顶的横木,用香茅草搭建房子的屋檐和屋顶。不知道山野中的岚雾。化作了人间的雨水。
4、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
5、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
6、白杨虽有你的葱茏而没有你的庄重。
7、在暑天你为多少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
8、我的语言多么苍白无力,
9、两棵树又一起发芽吐翠,
10、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多此以为豪。种树三十年,结籽防凶猱。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初闻帝苑夸,又复王第褒。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鏊。
11、作品作者须为我校在籍学生、毕业校友和老师。要求原创,不得抄袭。如出现相关纠纷,责任自负,所获奖项将予以撤销。
12、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
13、长命女·春日宴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14、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
15、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变迁,银杏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它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中,成为了中华文化中所难以分离的一部分。
16、 唐·李商隐《越燕诗》(之一)
17、▲银杏嫩芽(特级)▲小罐茶(一级)
18、现代作家王希坚也曾作《浮丘留字》二首,咏赞浮来山定林寺古银杏:
19、此词采用拟人手法,将双银杏比作玉洁冰清、永葆气节的贤士,比作患难与共、不离不分的恋人,贴切深刻;尾句使用谐音手法,不仅略带诙谐而且起脱俗之效。
20、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三、形容银杏树的诗句
1、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
2、《浣溪沙·寄严荪友》清代纳兰性德
3、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
4、我来树下久盘桓,四面荫浓夏亦寒。石碣仙踪今已渺,班荆聊当古人看。
5、“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梅圣俞寄银杏》)我们都知道,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鹅毛有着礼轻情意重的意义,也有种关心亲友的情谊。而在欧阳修中的诗中,将银杏也就是鸭脚与鹅毛相并列,由此说明了银杏在古时也是一种亲友情谊的象征。此外,类似这样的诗句还有很多,都是将银杏与鹅毛并列,比如“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
6、出自:元代 胡奎《题银杏双鸠图》
7、参赛作品概不退还。主办单位有权将参赛作品在相关媒体上进行展示和使用,或用于非商业目的的推介,不另计稿酬。
8、而随着广泛的种植,人们对于银杏树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都有了更深的认识,比如药用价值,这在南宋王继先的《绍兴本草校注》中就有记载,“世之果实。味苦、甘,平,无毒。唯炒或煮食之,生食戟人。诸处皆产之,唯宜州形大者佳。七月八月采实暴干。以其色如银,形似小杏,故以名之。乃叶如鸭脚而又谓之鸭脚子。”而除了药学价值,其美学价值的体现在其细腻美观的木材结构,是一种上等木材,《本草纲目》中曾经记载到,“其材耐久,肌理白腻,术家取刻符印,方能召使也。”
9、六朝古物越千年,古寺禅林尽荡然。
10、出门无所见,满目白果园。
11、虫穿怯神奇,蝮螺岂敢沾。
12、那时候的梦想多么简单:
13、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14、他福佑了二十公里范围内的黎民百姓,
15、史载皇王已廿代,人径仙释几多流。
16、我凋零在最后一场秋风里
17、如果喜欢本文,请转发或收藏吧!
18、南宋代大诗人陆游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他曾写有《听雪为客置茶果》赞美银杏之珍贵:
19、银杏又名白果树,而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白果曾经是伏羲,女娲食用的圣药,因此,银杏树也就成为了一种人们崇拜的对象。甚至在有些地方,还留有着白果庙的存在。
20、宋朝梅尧臣的诗赞颂了这株古银杏,形象化的描绘了银杏的风貌和身世。百岁皤根地,双阴净梵居。凌云枝已密,似践叶非疏。
四、描写银杏树的诗句古诗词
1、你的枝条是多么的蓬勃,
2、▲银杏茶壶(国家非遗)▲木旋玩具(国家非遗)
3、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作金桃。
4、经济学家厉以宁性格开朗、思维敏捷,他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和博大胸襟接纳生活,在艰难的环境里,诗词与他相伴,记载着他所见所闻的多姿山河、多艰人生,以及他所经历的寒窗生涯斗室岁月,充溢着他的志向操守和经世理念。他曾作《鹧鸪天》与友人共勉,词中写道:
5、是不是世间真有轮回,退去铅华,
6、奋进新时代,百年工大情
7、也会如期而至。走进林间,
8、对他强悍的生命力表达敬意。
9、本词约作于李清照南渡时期。当时金人大举南侵,北宋朝廷崩溃。词人假双银杏之被采摘脱离母体,喻靖康之乱后金兵南渡,自己与丈夫赵明诚一起离乡背井、避乱南方的颠沛愁怀。词人在此用现成典故与银杏相比,称桔"可为奴",足见作者对银杏的偏爱。
10、词人之所以深爱银杏,未必因为它是珍稀贡品,而是睹物伤情,有所触发。"谁怜流落江湖上,玉肌冰骨未肯枯"两句便作了极好的解答,激起了词人的无限怜爱与自伤。"玉肌冰骨"一词,意在突出一种高尚的人品道德与不同流合污的民族气节;"未肯枯"则是表示坚持自身的理想追求,不为恶劣环境所屈服。
11、融合这,金色的光环里,
12、我终于明白了,这不是一棵一般的古树,是一棵竭尽生命之本来奉献的“母亲树”,它顽强地活下来,只因为这方苍生需要它吗?我心中立刻对它产生了无比的敬意。敬意和爱意都是无比祟高的情感,现今时代都崇尚无性别交往,我认可,那是君子之交,是绿色植物之爱,有高山流水的叮当趣味,抛却了性别之论,纯正而持久。至于这棵树也有一公一母两棵树的传说,我没有去深究,植物的爱在舒婷的“致橡树里”已描写到极致了,那不是世俗里的男女之欢,人类要向我们身边某些动植物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对造化的探讨是学问,是更深的哲学。眼下我对这棵树怀有神圣的敬畏是最崇高的感情,如果身边无人,我会对它来一个九十度弯腰。
13、不知栋里云,当作人间雨。
14、梅尧臣收到好友赠诗,依相同韵脚作诗《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答谢:
15、往昔风流嗟式微,历史经验记取。”
16、脸上挂满青春活力。这里风景太迷人,
17、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不用盛囊书复写,料非钻核意无猜。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
18、淄博知青下乡郯城55周年纪年活动
19、瑞鹧鸪·双银杏李清照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谁叫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史朴河北省遵化县掸林寺,是遵化县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寺院周围矗立着十三株蔽天遮日的古银杏,其中一株树心已腐朽,又在洞腹中生出一株粗大的银杏,母子合一共擎苍天,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寺庙碑文曾记载:“先有禅林后有边(边,指长城),银杏还在禅林前”。这足以证明这十三株银杏历尽苍桑已两千多年。清代遵化州进士史朴到禅林寺巡视时亦留下赞颂诗
20、主人名好客,赠我比珠投。
五、描写银杏树的词句
1、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
2、《传示银杏兼简林谦之》宋朝·胡铨
3、赢得丽日多光顾,青涩始成十月妍。(赞美银杏树的好诗好词好句)
4、实在说不出他的美妙之处,
5、痴情仍恋钟情处,故遣黄蝶舞碧天。
6、 宋·张无尽《咏银杏》
7、译文:古树的树干粗壮要好多人一起才能围得住,枝叶茂盛洒下一片绿荫。外面的世界如何沧桑变化,这株银杏还依稀记得当年的模样。
8、可以导航目的地:新晃步头降天雷村
9、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
10、那一棵棵银杏树更是透着一股灵动的美,修长的枝干,茂密的叶子,无一不彰显这银杏树的魅力。银杏树的美是清爽的,是空灵的,它的美犹如种子一般在我的心中扎了根儿,印在了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
11、是不是也让你怦然心动呢?
12、相思缠在虬枝上,再聚精魂写灿然!(赞美银杏树的好诗好词好句)
13、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
14、字里行间充满着对银杏的热爱和赞颂,似乎也隐喻自己“有志不获骋”的感慨。
15、多想化成一只小鸟,守候这片土地,
16、深灰浅火略相遭,小苦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银杏宋·杨万里)
17、形容秋天银杏树的句子寒风透骨时,冬天便与银杏树在一起握手了。银杏树此时已经秃得精光,只剩枝干与枯透的树皮了。冬风每晚都来银杏家做客,与银杏摔跤。身为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从来都未认输,尽管有时会摔几根枯枝,但春天的第一缕温暖的阳光仍旧认可了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严冬,经霜的银杏叶渐渐枯委,一片片黄叶,在北风中簌簌飘落。此时的银杏,正在为来年的春天,做好准备。夏天的银杏树成了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茂密的枝叶遮天蔽日,火辣辣的阳光被毫不留情地挡住。树下有着在盛夏里少见阴凉。
18、 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19、前两句用司马相如《长门赋》“饰文杏以为梁”和左思《吴都赋》“食葛香茅”的典故,写栋梁屋宇的精美,是实中有虚之笔;接着又由此生发出栋里彩云飞到人间化而为雨的优美遐想,则纯以虚笔写山馆的高峻和境地的幽静。这样写,不但使这所依山傍水的文杏馆幻化出无法言传的神秘意境,而且将本因高远而与山外阻隔的文杏馆与人间联系起来,令人联想到诗人洁身自好却又不愿意高蹈出世的精神境界。文杏即银杏。
20、诗人视银杏树为擎天柱,喻累累银杏果实为奇妙文章,表达了对银杏树的敬慕之情。现在该银杏树干需两人合围,树高20余米,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