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入世的诗句(表达积极入世的诗句)
一、表达积极入世的诗句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如: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分)(20全国Ⅱ卷)
3、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全诗加意思:所见(清)袁枚牧童⑴骑黄牛,歌声振⑵林樾⑶。意欲⑷捕⑸鸣⑹蝉,忽然闭口立。
4、出自:唐代·李白《将进酒》
5、责编:黄云|审核:梁晴|复审:蒙树起|监制:韦秀观
6、江西省景德镇第十六中学何有湖黄燕梅
7、此意象与另一个意象形成对比,或借此意象联想想象到什么。
8、一部杜诗,其内容地负海涵,无所不包。但就其主要倾向而言,我们不妨称它为“儒家精神的诗语表述”。杜甫用精美绝伦的诗歌语言阐释了儒家的内在精神,为我们通过审美阅读进入儒学殿堂提供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正因为如此,杜诗不仅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峰,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9、如何在自我感觉完全读不懂诗歌的情况下准确解读诗歌的多种情感
10、一是感情浓郁,兴寄深远。王守仁在常德的诗作,善于将充沛的感情寄托在山水景物里,从而使饱含感情的画面蕴藏意味深长的哲理。如《观音山》写月色朗照下的桃花源观音堂朦胧之中似青螺,用“那识其中真色相”,说明了对真理只要执著追求就会有所收获的道理。《桃花源》则通过沿溪踏花寻仙境的情景,表明了探寻人生真谛的坚定信念。
11、贯穿全诗,成为线索。全诗围绕该意象来写,该意象把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贯穿在一起,融情于景,浑然天成。这个意象就成为了诗歌的线索。
12、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酒的香气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13、可以看出,身经乱世,曾灿依然在追求理想的自我。他不像有些同样饱腹诗书的明遗民那样,隐居于山林,真正过起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忙于奔波,不辞劳苦。事实上,在游历江南江北的同时,曾灿致力于交友事业。为什么说是事业呢?其实,不仅是曾灿,“交友造士也是易堂诸子所苦心经营的事业”,他们广交天下名士,而其坚守的遗民情怀又使得他们在交友时倾向于遗民,如曾灿结交的魏禧、徐枋、顾云美、方文、钱澄之、徐柯、张自烈、顾祖禹等,都是享誉宇内的遗民典范。应该说,交友促进了其自身素养的提高,使其精神世界日益充实,得以慰藉那颗愁苦孤寂的心,同时亦坚定了其于家国矢志不渝的坚贞,而这一切都从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14、从艺术风格看,李白诗飘逸奔放,杜甫诗沉郁顿挫。二者都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从而对后世诗歌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
15、(6)СоловьёвВ.С.Философияискусстваилитературнаякритика(М),Изд.М.:Искусство,19
16、(10)(俄)莱蒙托夫:莱蒙托夫抒情诗全集(М),顾蕴璞译,译林出版社,200
17、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20全国I卷)
18、未厌青春好,已观朱明移。
19、(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20、《平凡的世界》最走心的20句话,总有一句让你热泪盈眶!
二、关于积极入世的诗句
1、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2、译文: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11)КотляревскийН.А.М.Ю.Лермонтов:Личностьпоэтаиегопроизведения(М),Изд.СПб.,ТипографияМ.М.Стасюлевича,19
5、“都成一梦中”,往事皆梦,虚空却又历历在目。当年厮杀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战火与战血将天际染红,血腥之外更是无穷的哀思——“故国音书云水隔,阶下叶,落纷纷”(《江城子》)。这不禁要让读者想起南唐李后主那首痛绝人寰的《虞美人》中的“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6、表演节目的是我,∕收钱的却是那个既拿着少许食物∕又拿着鞭子的人。(《猴》)
7、王阳明:心态,才是一个人最大最好的本钱
8、如: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20全国Ⅱ卷)
9、明清易代后,曾灿与易堂诸子坚守志节,隐居于家乡的翠微峰。后来,他亦曾一度遁入空门之中,还俗后“归山中自耕以养祖母及母”。明国大厦的倾塌,曾灿坚定的遗民身份必将为其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祸难。而在已知的阻碍里,生计问题是首当其冲的。农耕虽为生活所迫之举,但曾灿并未以此为苦;相反,正是在“或自课、自耕以食其所获”的过程中,他将那份沉重的故国之情暂置一旁,在农耕中享受不可多得的宁静与闲适。
10、常德,在王阳明的人生旅途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驿站,研究者也没有多加注意,然而对于自古以来就以寓贤纳圣闻名的常德而言,却成了永久的荣耀。自从他在这里讲学之后,常德的办学授徒之风大盛,文风为之一变。他的这些融汇着地方风情而又饱含着自身特殊感受的优美诗篇,被载入各种地方典籍,为世世代代常德人民所传诵。重新审视这些精美之作,会发现它们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就像一坛埋藏了近五百年的老酒,不减当年真味,且日久弥香。
11、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12、释文: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13、(分析)这种题已多年未考,要注意。一般可用来作炼字的多为动词、形容词、叠词。设题的问法多为“分析诗中某个字的妙处”“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或“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或“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答题基本分三步:第一步释义,即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析景,即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结情,即有明显手法一定要指出+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如果是考叠词,叠词的三个作用要记住:描写上,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做修饰词或拟声词时);情感上,使感情更加浓烈或绵密;形式上,更有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
14、古洞何年隐七仙,仙踪欲叩竟茫然。惟余洞口桃花树,笑倚东风自岁年。
15、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16、19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莱蒙托夫的创作,一直是国内外俄罗斯文学研究界关注的重点之一。然而,这位青年诗人为何能够受到世界文坛的青睐?本文努力把莱蒙托夫的创作置于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语境中,深入发掘这位民族诗人对普希金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揭示其创作的心理描写艺术,即"向内转"倾向,进一步分析莱蒙托夫与英国著名诗人拜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认识世界语境中的莱蒙托夫诗歌创作,厘清文学创作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提供一条值得借鉴的研究路径。
17、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这样自述其志。他为何要自许周朝的祖先稷、商朝的祖先契?对此,明代文学家王嗣奭在《杜臆》中有非常好的解读:“人多疑自许稷、契之语,不知稷、契元无他奇,只是己饥己溺之念而已。”意即稷、契并无其他奇特之处,他们的伟大只在于一种“己饥己溺”的念头。“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己饥己溺”之念是一种高度的使命感,也是一种伟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作为一介微臣乃至一介布衣,杜甫身体力行地将儒学思想付诸实践,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丰富、充实了儒学内涵。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9、来源:《中国民族》杂志|作者:莫砺锋|实习编辑:廖思慧
20、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对偶、设问、反问
三、关于入世的诗句
1、一字贯篇、前后呼应、层层铺陈、重章叠句、先景后情、卒章显志
2、(分析)此类题主要鉴赏诗歌句子的表达技巧与表达效果。题干常有“某句描写精妙,请分析”“赏析某联”“某句妙在何处”“前人评某联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赏析某句的表达效果”“某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从什么角度赏析某句”,都带有明显的赏析类要求。如果是写景句,要从写景手法、景与情关系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句子,则首先要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分析;如果运用了对比、象征、想象、典故、衬托等手法,则一定要分析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如果没有运用比较明显的表现手法,则要从诗句内容和抒情手法(如直抒胸臆、借古讽今、怀古伤己等)进行分析,揭示句子其丰富的内涵与情感。答题思路都是“点明所用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表达什么感情”。
3、(1)赵金钟.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与民间性(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
4、韩派诗人善于表现平凡、苦涩的生活和雄奇险怪的景象,艺术特征是语言戛戛独造,风格或雄奇,或幽艳,或怪诞。就诗歌风格的多样性和诗人艺术个性的独特性而言,中唐诗坛有如百花齐放,比之盛唐诗有过之而无不及。
5、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示乘风破浪,乐观进取的诗句是:
6、儒家仁爱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实行仁政,杜甫对此完全赞同。因此,他希望朝廷薄赋轻徭,让民众休养生息:“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他谴责急征暴敛:“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他坚决主张保家卫国,但同时也张扬人道主义的战争观:“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7、如: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4分)(20全国大纲卷)
8、与在朝廷里勇于言事相为表里的是,白居易写了大量的讽喻诗,即以政治批评为主要内容的诗歌。这些诗歌的主旨与他的谏疏相一致,就是间接地向朝廷反映现实社会中的严重问题。此类讽喻诗共172首,其中以50首《新乐府》和10首《秦中吟》为代表作,这也是他本人最看重的诗歌作品。“讽喻”本意为通过委婉言语进行劝说,这种表达方式与《诗经》一脉相承。白居易写作讽喻诗,其主要价值取向在于政治,而不在于文学;在于社会功效,而不在于个人抒情。唯其如此,他旗帜鲜明地发出了自己的宣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9、还不断将它根部的沙土剥蚀
10、此诗名为《观音山》,观音山即今桃花源境内大士阁所在之山,民间俗称观音堂。作者是在明月当空之际,从沅江顺流的船上来欣赏桃花源内这一主体风景的:观音阁所在的观音山掩映在浓淡变幻的烟蔼之中,映在清波中的倒影也是时隐时现;船工老人介绍说这里就好比传说中的仙境普陀。有谁能了解其中的真实情景呢,你只能看到一轮清朗的明月映照着那青螺一般的山廓。此诗写景清新自然,画面优美。后两句中,包含了一种力求探索自然人生奥秘的哲理。
11、我们通过高考真题《野望》巩固一下。
12、使它露出了本应藏在地下的根子
13、王阳明:有一种高情商,叫“遇事不随意责人”
14、我们上课的时候跟大家讲了诗歌鉴赏的问答题看起来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实际上只有5种问法,而五种问法里面学生普遍觉得有难度的是“赏析整首诗或者某一联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我们知道,诗词中的情感往往不止一种,同学如何在自我感觉完全读不懂诗歌的情况下准确解读诗歌的多种情感呢?根据什么思路去答呢?
15、如: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2018•全国Ⅱ卷)
16、借苦笋赞美像魏征那样的正直有节操的人。
17、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
18、有时还要求分析意象与意境的作用,一般从“奠定什么感情基调””“营造什么氛围,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渲染什么环境,烘托人物形象”三方面考虑。
19、高阁凭虚台十寻,卷帘疏雨动微吟。江天云鸟自来去,楚泽风烟无古今。山色渐疑衡岳近,花源欲问武陵深。新春尚阻东归楫,落日谁堪话此心。
20、当初如果不是那么贪吃,∕也不至于早早被送上这断头台(《猪》)
四、表达积极入世的名句
1、(分析)此类题所考查的人物包括诗中的主人公与作者自我,题干直接有“分析”“刻画……形象”。其答题基本思路是“揭示人物总体性格、总体特点、身份的形容词”+“概述人物形象的言行举止与心理活动”(如果诗没有用明显的表现手法时)或者“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具体表现人物哪方面的分特点”(有明显的表现手法时,如侧面烘托、细节描写、比喻等)。简称为“什么样的人”+“他怎么样”(或“用什么手法揭示他具体怎样”)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作者)李白(朝代)唐
3、这是与孔子自己的学说分不开的,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说,明知道自己的观点不会被诸侯采纳,也要努力去争取。
4、第不要忽视了标题。标题往往或揭示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或交代写作缘由,或表明诗歌题材,或奠定感情基调。当然,不同的标题,侧重点会各有不同。例如2021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标题虽然较长,但理解了标题中各个词语的意思,就可以知道诗歌内容:“奉和”指作诗与别人相唱和;“见寄”指寄给“我”;“次韵”指依照别人作诗所用的韵和用韵的次序和诗。整个标题意思:皮日休抱病在家,闭门谢客,但是给作者写了一封信,作者回信以示酬和。了解了标题大意,那么第14题的A选项“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中说“与外界不通音讯”自然就是错误的。
5、常用的有典故、比兴、叠词、象征、抑扬、联想与想象
6、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7、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
8、其实,莱蒙托夫与拜伦早有渊源。莱蒙托夫的传记作家邦达连科(В.Г.Бондаренко)明确指出:“通过玛格丽特•莱蒙特将来自母系的血统和性格给了拜伦,而来自父系的,则由乔治•莱蒙特给了莱蒙托夫。莱蒙托夫对待乔治•拜伦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8)(40)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古老基因上的渊源,使得莱蒙托夫情不自禁的呼喊:“我是多么想要赶上拜伦:我们有同样的心灵和苦痛,啊,但愿也会有相同的命运!……”(9)(10)莱蒙托夫一方面向往拜伦,另一方面又否认自己与拜伦的联系,“不,我不是拜伦,是另一个……(10)(35)"
9、用诙谐的口吻表现出自己在文学成就方面的自得。
10、送别友人,表达对先贤庞德公的仰慕。
11、挂席下长沙,瞬息百余里。舟人共扬眉,予独忧其驶。日暮入沅江,抵石舟果圮。补敝诘朝发,冲风遂龉龃。暝泊后江湖,萧条傍层垒。月黑波涛惊,蛟鼍互睥睨。翼午风益厉,狼狈收断汜。天心数里间,三日但遥诣。甚雨迅雷电,作势殊未已。溟溟云雾中,四望渺涯涘。篙浆不得施,丁夫尽嗟噫。淋漓念同胞,吾宁忍暴使。饘粥且倾橐,苦甘吾与尔。众意在正济,绝粮亦均死。凭陵向高浪,吾亦讵容止。虎怒安可撄,志同稍足倚。且令并岸行,试涉湖滨止。收舵幸无事,风雨亦浸弛。逡巡缘江湄,迤俪就风势。新帆翼回湍,倏忽逝如矢。夜入武阳江,渔村稳堪舣。籴市谋晚炊,且为众人喜。江醪信漓浊,聊复荡胸滓。济险在需时,侥幸岂常理。尔辈勿轻生,偶然非可恃。
12、释义:不怕层层浮云遮挡我远望的视线,是因为自己站在飞来峰的最高层。
13、台下春云及寺门,懒夫睡起正开轩。烟芜涨野平堤绿,江雨随风入夜喧。道意萧疏惭岁月,归心迢递忆乡园。年来身迹如漂梗,自笑迂痴欲手援。
14、“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诗歌开头描写的是夕阳之景,而且伴随着的是阴雨天气,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命运多舛,只是空有一身抱负而已。“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奠定了哀伤的感情基调,诗歌结尾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知音难寻的失落感。孟浩然《夏日南亭寻辛大》与此诗意境相似,诗中写到:
15、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竭,先后出现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社会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16、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17、《嘉靖常德府志》录此诗,题为《沅江晚泊》。据诗中“此日沅江暮雨归”的说法,此诗应写在归途中经桃源县境的沅江畔某村镇或驿站,首句“去春”似应依《府志》作“去时”。此诗前六句叙事,后两句发感。即通过去时、归来的对照,表现“村市改”、“主人非”的巨大变化,这也正是当时朝廷权力更迭的缩影。由眼前的变化,想到官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现实,回忆自己当初坚持正义反而遭贬,作者仍然心有余悸,于是就有眼前“处处韶光萧索甚”的感觉和“正思荆棘掩岩扉”的出世之想。这也是在桃源这块有着特殊文化含义的大地上来往的骚人墨客、尤其是迁谪之人的共同感受。此诗似应写在归途中初入桃源县境不久。《全集》中亦收录此诗,题为《沅江晚泊二首》,该诗为其第二首为:
18、曾灿也曾因生计艰难被迫做过幕僚,甚至也因此被人视为气节丧尽。大体而言,寄人篱下之感使他深感不适,于是他为求得生存与自由之间的平衡几经辗转。在《雨后自城入六松》中,诗人感慨“鸟倦欲归云”;当其触目于真实平静的六松山庄时,却未曾忘却自己喜爱的耕作事务,不忘记录下“新田正未耕”的火热场面。
19、这三首在《全集》中分别题为《阁中坐雨》、《霁夜》、《僧斋》,在各种地方文化典籍中则被归于一个《阁中遇雨》或《阁中坐雨》的总题之下。文字差异只有《僧斋》最后一句中的“心存”,一般作“存心”。
20、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五、形容积极入世的诗句
1、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土形象。
2、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谢灵运与孟浩然一直奉守“学而优则仕”的入世观念,但是时不我与的政治遭遇使其无奈隐退。在此影响下,二人诗歌创作中难免会有抑郁低沉的声音。虽然在盛唐气象影响下的孟浩然有着相比于谢灵运多一点的乐观,但是面对理想的破灭也不免伤怀失落。如谢灵运《游南亭》一诗:
3、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对《恶魔》中内涵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全篇以诗的形式刻画了一种新类型的恶魔。尤其是第一诗节的背景介绍,不仅为本诗营造了一种哲理式的悲伤氛围,也点明了此处的恶魔有别于《圣经》里的恶魔,诗歌中恶魔身上的善良并没有完全泯灭,在特定的情景之下,恶魔身上的这种善良机制会被引发,从人们最原始认知概念的善恶对立,发展至善与恶的交织与融合,将读者的审美感知提升至一个更高的层面。
4、王阳明96字家训,千年不灭一盏灯
5、此诗名为《潮音阁》,录自《武陵县志》,《全集》题为《武陵潮音阁怀元明》。从“新春尚阻东归楫”一句可见,《潮音阁》当作于1510年春。它通过在潮音阁被风雨所阻的情景,反映出作者经历一段艰难的贬谪生活之后,身心获得解放、希望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和那种在事业上跃跃欲试的兴奋心情。他想同朋友把这心情说一说,朋友不在,故于诗中抒发怀人之感。从情绪上看,此诗当写在归途中初到常德之时。
6、美丽的诗句与美好的情感交相辉映,《琵琶行》伟大之处便在于此。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8、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分)
9、(评分说明)“怎样抒写”3分,“临别情感”2分。
10、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11、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12、“少陵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与李白不同,杜甫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儒学。
13、初唐时期的代表诗人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及第一个举起诗歌革命大旗的陈子昂。这个时期的唐诗气象万千、雄浑博大,已经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的宫体诗中逐渐走出来,开辟了新的天地,进入了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
14、(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5、RichContentsembodiedintheLittlePoem:
16、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17、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18、答案: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颔联接着第二句,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颈联暗接全诗第一句,写自己年老多病、无以报国,表达无奈和郁闷之情。尾联下句直接表达对家国之事的忧虑。
19、意境是诗歌中所有意象的“总和”。概括诗歌的意境,常用这样一些术语,我们概括为“动静悲壮美”五个系列:“动”系列:活泼、热烈、繁华、喧闹等:“静”系列: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等;“悲”系列:悲凉、悲壮、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孤清等;“壮”系列:壮阔、壮丽、空旷、慷慨、雄浑等;“美”系列:优美、明丽、雅致、清新、自然、质朴、含蓄、飘逸等。答题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热闹繁华、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幽静深寂、雄浑壮阔、明净绚丽等,
20、(答案)“湿”字,动词,“打湿”的意思,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风露把行云打湿。“迷”字是“迷失”的意思,拟人的修辞手法,沙溪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得小舟和自己迷失了归路。诗歌描绘出了一幅阴冷潮湿、凄迷萧索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个人前途渺茫的抑郁、忧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