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的古诗句有哪些(关于儿童的古诗词句)
一、关于儿童的古诗词句
1、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颗童心。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3、(阅读延伸)姜太公钓鱼:姜尚,字子牙。他出身低微,却很有才干。他听说周文王在招纳贤才,便来到渭水北岸住了下来。他没去见周文王,而是每日垂钓于渭水,他的钓法奇特,鱼钩是直的,不用鱼饵,钓竿离水有三尺高,并边钓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后来,这件事传到周文王那里,文王得知姜尚很有才干,他斋食三日,沐浴更衣,抬着聘礼,亲自去请,并封姜尚为相。后来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很有影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便源于此。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美是诗词存在的意义,诗词具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带给我们最深远的影响,化作我们的骨血气质。
6、(简析)牧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7、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五月天山雪,开花只有寒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
9、儿童是有必要背诵古诗的,孩子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刚开始可以选几首比较容易背诵古诗。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2、小儿倒捻(niǎn)青梅朵,独立茅檐看客行。
13、佛家五“行”中有“婴儿行”。童年的时候妄念少,人还能保持几分天真烂漫。年岁渐长,天真失掉而情欲增长、邪恶渐多。人能够在一生当中保住童心的那一分天真,就是有道之人,佛门“婴儿行”就是修这个——永远保持自己的天真。
14、限于篇幅,我把这50首诗分成上下篇,明天会出下篇。
15、(赏析)牧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18、(诗词大意)天门山夹江对峙,浩荡东流的长江经此奔腾而去。长江从这里奔流而过。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激起回旋。
19、(诗词大意)行前的此时此刻,老母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这样地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吧,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切盼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对于春天阳光般厚博的母爱,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20、(阅读延伸)“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从《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薛”两句化来,表达了了诗人送别朋友之后的惜别和依依不舍之情。
二、关于儿童的古诗句有哪些
1、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2、“穿牛鼻子”是乡间比喻管束儿童的俗语。这个顽童非常淘气,又要去打鸟,多象一头穿不住鼻子的犟头牛。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唐·王维《田园乐》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6、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7、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8、无数学者都在这样告诉我们。
9、沈复自述自己小时候追逐“物外之趣”,把蚊子看成仙鹤,又由于生活在城里,见不到自然风景,就把家中的草丛想象成树林。孩子的想象力是惊天地、泣鬼神的。
10、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11、(阅读延伸)孟母三迁:孟子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思想家,他的母亲,被称为孟母。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3、孩子们撑着一只小船,偷偷地去采人家的白莲花。回来的时候,他们不懂怎样掩盖留下的踪迹,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荡开,船后留下了一道水路。
14、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
15、(阅读延伸)这是一首描写江南的名诗。二句写的是晴景,四句写的是雨景。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江南的景色都是那么让人流连忘返。全诗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
16、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17、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18、如果你不开心,就读一读这些儿童的诗句吧,体会那属于儿童的天真与美好。
19、(阅读延伸)重阳节的来历:传说东汉时,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瘟魔给他的家乡带来一场大瘟疫,他的父母因此病死。他到东南山拜仙人费长房为师学艺。桓景拿着师傅给的降妖青龙剑,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费长房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了”。并且给了他茱萸叶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他把茱萸叶、菊花酒分给大家,瘟魔不敢近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从那时起,才有了重阳节登高和插茱萸、饮菊花酒的风俗。
20、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三、有关于儿童的古诗词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简析)有一位小孩正玩得高兴,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村里来了客人,急急忙忙地跑回去,去把柴门打开。漂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掩着的柴门。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和谐而富有诗意。
3、(诗词大意)在山中送友人归来,太阳落山时关上了柴门。明年春天青草再绿的时候,你还会再来吗,老朋友?
4、放风筝能让儿童的眼、手、脚、脑得到活动,儿童的情趣也会像风筝一样在空中的自由飞翔中得到净化和陶冶。
5、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
6、(诗词大意)阳光下的西湖,水面闪烁着粼粼的金光。山峦笼罩在细雨中,云雾迷茫,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晴天、雨天就如同浓妆和淡妆,都能烘托出西湖景色的美丽无比。
7、(诗词大意)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但万里远征的很多将士却不能回还了。
8、辛弃疾词中有不少作品是描写农村生活的佳作,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9、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10、(简析)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作者刻画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
11、——南宋·杨万里《稚子弄冰》
12、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3、而这些千百年前的诗人,
14、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15、吕洞宾,道教主流全真派祖师。名喦("喦”或作“岩”),字洞宾,道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河东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现在山西运城市芮城有元代丘处机奉皇帝御旨兴建的永乐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又名大纯阳万寿宫。
16、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黄庭坚《采桑子》
17、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18、稚子相看只笑渠,老夫亦复小卢胡。一鸦飞立钩栏角,仔细看来还有须。
19、桃花潭的水纵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啊!
20、十首。。。怎么样也够了吧??
四、关于儿关于儿童的古诗
1、(诗词大意)红豆树生长在南方,春天来了,它又生出几枝新枝。希望你多采摘一些红豆,它最能够引发思念之情。
2、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3、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4、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5、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率真而轻快的作品。
6、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诸多的相通之处,唯其如此,孩童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7、(诗词大意)向前追溯,古时候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我是见不到了。向后展望,今后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感叹天地之辽阔,我却生不逢时,只能一个人独自前行,(想到这些)禁不住潸然泪下。
8、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0、(简析)一个小牧童拿着三尺长的竹鞭,骑在这头老牛背上,驾驭老牛,竟然把老牛都吓得颤抖。一边是小小的牧童,一边是庞大的老牛。可是小牧童威风凛凛,怡然自得,老牛却乖乖驯服,甚至瑟瑟发抖。诗人黄庭坚,下笔为之,写得多有趣味,多有姿态。
1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12、答: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3、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若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1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5、(简析)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16、(赏析)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小女孩越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17、(阅读延伸)词,又称长短句、曲子词、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写的新型格律诗体。其特点,在于词是长短句,一般分为上下两阕,且依声填词,不同的词牌对词的总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规定。晚唐时的第一个大词人温庭筠的出现,标志着词这一新型诗体正式进入成熟阶段。
1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0、“六一”儿童节到了,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孩子们都会度过快乐而充实的一天。一提到儿童,我们马上会想到活泼、天真、单纯、调皮、聪明等这些美好的词语,来形容他们。最美描写儿童的古诗词22首:
五、关于儿童的 古诗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这首描绘春天风光的小诗,是诗人闲居农村时的即景之作。
3、“诗词中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6、春风语燕泼堤翻,晚笛归牛稳背眠。此际不偷慈母线,明朝辜负放鸢天。
7、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8、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9、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10、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12、《观游鱼》(唐)白居易
13、春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14、(作者)雷震(朝代)宋
1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6、一个小孩正专心致志地钓鱼,这时有个路人从远处走来向他问路,他害怕惊到了鱼,不等路人走近,远远地向路人摆手而不说话。一个憨态可掬、活泼可爱的孩童跃然纸上。
17、(诗词大意)月儿西沉,归鸦啼叫,秋霜满天。江边秋枫泛红,渔火点点,伴着孤独的我,在船上愁绪满怀,辗转难眠。已经半夜了,而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的钟声还不时传到我的客船里。
18、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生活。人在大自然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颗童心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19、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20、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