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忧患意识(辛弃疾忧国忧民的表现)
一、辛弃疾忧国忧民的表现
1、分析:徐悲鸿能有那么大的成绩,除了扎实的绘画技巧,无疑有更深层的东西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
2、“但是,妈!”他抗议道,“您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了个第二是很好的事情吗?”
3、十几岁杂志社小学刊《小学生阅读与写作》,与你专业碰撞、欣喜相约!
4、读书时从课本上认识的辛公,是一个壮志未酬的爱国文人,一个总是激昂又愤怒的老头儿。
5、希望每天都收到我们的文章吗,记得设为星标!点上面蓝色文“语文月刊”关注。
6、2003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因为在西安市街头经营一家名为“眼镜肉店”的小肉铺而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一时间陆步轩成了公众人物,接到的聘书达200多份,甚至一家美国公司的经纪人也准备与陆步轩进行合作。
7、分析:“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岳飞的忠勇故事千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当外侮当前,人们总是以岳飞为榜样,坚决抵抗。
8、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
9、“情感浓挚”作不出来,所以千百年后读稼轩词仍受其感动。
10、西晋文学家左思少年时读了张衡的《两京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决心将来撰写《三都赋》。陆机听了不禁抚掌而笑,说像左思这样的粗俗之人,居然想作《三都赋》这样的鸿篇巨著,简直是笑话;即使费力写成,也必定毫无价值,只配用来盖酒坛子而已。面对这样的羞辱,左思矢志不渝。他听说著作郎张载曾游历岷、邛(今四川),就多次登门求教,以便熟悉当地的山川、物产、风俗。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在他的房间里、篱笆旁、厕所里到处放着纸、笔,只要想起好的词句他就随手记录下来,并反复修改。左思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三都赋》。陆机在惊异之余,佩服得五体投地,只得甘拜下风。
11、分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是任性,偏执,但有时却是一份不知前途却要义无反顾的执著。它折射出一种壮怀激烈的悲剧精神和美学原则。
12、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先写灯火辉煌、歌舞腾欢的热闹场面.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接着即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
13、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14、年轻的时候,大家更爱李白的天真狂放,苏轼的豪迈通达;辛弃疾跟杜甫的风格看上去几分相似,但后者忧国忧民的沉郁顿挫,似乎更深入人心。
15、文/尹周(明德洞井中学C1611)
16、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李嘉诚常常捐资助学。一次,他邀请汕头大学的一批教师来港并准备亲自去车站迎接。恰好此时他又接到通知,国家经贸部一位官员专程来港与他洽谈生意,请他去迎接。经过考虑,李嘉诚先生安排了别人去接经贸部官员,而自己还是去了火车站。由于火车晚点,他在车站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汕头大学的老师知道后感动地说:“这件事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李嘉诚先生对教育的诚心。他能舍命办教育,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做。”
17、辛弃疾的人物形象是多面的,是丰满的,他为国尽心尽责,为民忧心虑心,此等为国为民者,谓之侠。同时他又尊妻、爱幼,有情有义,亦可谓之侠。因此用“侠”字一线串珠,将辛弃疾的一生串联起来。
18、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20年来,他以一枝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
19、分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永远不要以为自己了解知道一切,否则你就是无知。
20、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皆出自于长调。稼轩长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不关乎好坏。凡天地间大作家作品皆不可无不可有何况稼轩这样了不得的人物?
二、辛弃疾的忧患意识
1、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而他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2、话题:“最高贵的”“品德”
3、这是辛弃疾寄好友陈亮(陈同甫)的一首词,词中回顾了他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4、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个极具进取精神的硬汉子。他曾尝试吃过蚯蚓、蜥蜴,在墨西哥斗牛场亮过相,闯荡过非洲的原始森林,两次世界大战都上了战场。
5、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6、分析:“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会打开一扇窗”,厄运只是一道坎,走过了是阳光,走不过就只能长陷泥淖。
7、话题:知识与人生、书的力量、“希望工程”
8、而“文人”身份远远不能概括出辛弃疾波澜起伏的人生。
9、哲学的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10、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一生力主抗战,所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又与南宋志士陈亮及理学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谊,与之砥砺气节,切磋学问。抗金复国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叹与壮士闲置的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11、我个人认为《登高》就没有忧国忧民的心思。前四小句都是写景,一片苍茫寂寥之景,也含有孤寂之情,以景衬情。“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明显是诗人对自己漂泊、孤老、半生无成的境地的感伤和抒怀,如果你认为是国家的不安使作者半生漂泊,孤寂无依从而推己及人认为是作者对广大和自己一样的人民的一种忧思也可以。但是我总觉得牵强,作者也是经历过盛世的人,那时他都没什么成就,而他不停地追随正主的脚步想要在乱世建业,改善凋敝的民生,最终也没实现抱负。杜甫确实在屋漏之时还能想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境界高远。但此时诗人已是残年,自己也觉得半生艰难苦恨、潦倒,这时感伤的大部分还应是自己。
12、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13、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
14、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15、这是李清照最有名的一首诗,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抓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16、辛弃疾以文为词,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
17、这两个原因,造成辛弃疾长期不受重用,后来虽有提拔调任,但宦海沉浮中,一腔恢复中原的热血被整整荒废四十余年,最终抱憾而亡。
18、分析:为了心中的真理和信念,多少人付出了血汗乃至生命,虽然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没有抽丝破茧的过程,哪里能有蝴蝶的翩翩起舞呢!
19、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20、话题:“信念的价值”“科学的坚持”
三、辛弃疾忧国忧民的名句是什么
1、话题:“诚信与人生”“互助”“诚信的价值”
2、招牌故事|寻找“故乡”:你会吃了故乡吗?
3、点评人物,首先那个被点评的人物本身要丰富,要有温度,同时点评者也要对人物倾注感情,将自身的感情融入其中,这样读起来才会生动、可感,起初学生的语言较为干瘪,经过点拨,开篇用了排比,蓄势凸显对辛弃疾的敬仰,中间有各种抒情的句子,夹杂自己的点评,开始显现温度,结尾以情结文,情感充沛,较为可感。
4、明末清初的才子吴梅村,先仕明,后降清,做了贰臣后,不敢原谅自己,悔恨交加,诗风也一变而为苍凉凄楚。其绝命词有云:“追往恨,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呤不断,草间偷活。……竟一钱不值须说,人世事,几完缺?”称自己为一钱不值,这是失节者在民族气节的正义之旗下的战栗。
5、金人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完颜亮在南下的途中被部下所杀,金人无奈只好北退,当此之时,作为在金人后方活动的辛弃疾就被耿京派去南下与南宋朝廷接洽。辛弃疾自知责任重大,他一刻也不敢耽误,便奉命南下,在他的活动下,双方取得了联系,而就在辛弃疾返回复命的时候,他听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起义军中出了叛徒,并且杀害了起义军的领袖耿京,而起义军也因此溃散。
6、很多人都是在有了一定的阅历后才读懂辛弃疾、喜欢辛弃疾的。
7、1849年秋天,肖邦临终时告诉从华沙赶来的姐姐,波兰反动政府是不会允许把他的遗体运回华沙的,他要求至少把他的心脏带回去。
8、拿破仑拿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由自己负责的,惟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所以西方谚语有:“自助者天助”。
9、这些人在当时地位是偏低的,南宋朝廷对他们的仕途和晋升也有诸多限制和约束。
10、《辛弃疾1162》等4部影片分账超千万
11、话题:“气节”“忠贞”
12、当晚,辛弃疾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了去往金营必经的路上,果然,天快亮了的时候,义端真的骑马来到,辛弃疾不由分说,一刀将义端砍下马来。
13、清末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晚年生活很清苦,但他却从不趋炎附势,巴结权贵。据说有个都统老爷过生日,下帖子摊派送礼。曹雪芹请人挑上两坛清水,自己拿着一副对联画轴送去。正当都统老爷喝着清水,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曹雪芹把对联挂了过来,上联是“朋友之交”,下联是“淡淡如水”,把这位都统老爷戏谑得尴尬难言。
14、“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15、话题:“磨难是财富”“生命的力量”
16、值得一提的是,现实题材网络电影在2020年开年之际再掀热度。作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讲好中国扶贫故事——北京网络视听节目创作行动”的重点项目,现实题材《我来自北京之扶兄弟一把》《我来自北京之铁锅炖大鹅》《我来自北京之过年好》系列网络电影在爱奇艺、优酷上线以来,凭借幽默、温暖、励志、接地气的画风和调性也收割着流量和口碑,成为春节档的黑马作品。
17、分析:身陷囹圄而能最终成才,一方面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毅力,另一方面,也有对生命的渴望和对艺术的执著。
18、“坚持真理,永不放弃”
19、招牌故事|寻找“故乡”那些古诗词里的故乡
20、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有稿酬。
四、辛弃疾忧国忧民的故事感受
1、杜甫会忧国忧民。我觉得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曲折的经历,因为有经历的人太多。而最重要的,是杜甫心里弥足珍贵的爱国意识,因为这个国家是他唯一的故乡;还有是杜甫从爱国之心引出的卓尔不群,他不忍看到王朝的腐朽,更不愿意自己只顾自我,而他更怜惜深受苦难的百姓们。所以,杜甫的心里一直容纳着忧国忧民。
2、分析:陆秀夫能做出以身殉国的举动,原因只有一个:忠贞爱国。
3、诗人多元英雄手段,而英雄可有诗人感情,曹与辛于此二者盖能兼之。老杜不成。老杜也不免诗人之情胜过英雄手段,便因老杜只是“光杆儿”诗人。
4、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5、话题:“责任”“爱国”
6、肖邦辗转于维也纳、伦敦、巴黎等地,通过他的艺术活动,增进西欧人民对当时正在受难的波兰人民的同情和了解。可是,在辗转流离的生活中,他得了重病。
7、从兔子和狼身上看到的
8、元兵南进,南宋文武官员拥着11岁的端宗皇帝退到广州海面。不久,端宗受惊而死,大家打算各奔前程。大学士陆秀夫挺身而出:“古人只有一旅一戍,还能中兴,现在百官都在,兵有数万,如果天不绝宋,岂有不能成功之理!”在他的坚持下,宋军继续与元军作战。逃亡朝廷最后以崖山作根据地,在粮食断绝多日之后,元兵发起猛攻,终于打进崖山。为了不做俘虏,陆秀夫背起幼主,毅然跳进海里,壮烈殉国。
9、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10、话题:“才华与幽默”“风趣”
11、古装怪兽探险电影《东海人鱼传》是一部结合了探险猎奇影片风格的古装电影,该片融入了大量高难度动作设计和高水准的视觉特效,让观众能在视觉上感受到荒岛险境的真实感。
12、古语有云“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稼轩当之无愧!
13、英雄的手段与诗人的感觉
14、在奥运会上连夺3块金牌的李宁是带伤参加比赛的。1984年5月,严重的伤痛使他放弃了在南昌举行的全国体操赛。奥运会临近,伤痛稍有好转,他就参加训练,去洛杉矶后,有一天做双杠后滚翻直倒立拉臂时,一使劲,胸肌拉伤了,肩背也受伤,痛得他痉挛抽搐,攥紧拳头。可他瞒着教练,暗暗发誓:“拼吧,就是比赛后肩膀断了,我也认了!”就这样,李宁不仅靠他的体力、技术,还靠他的坚强意志夺得了3块金牌。
15、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16、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在金人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当岳飞率领军队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女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安乐的时候吗?”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金兵未灭,何以为家?”岳飞一生矢志不渝,终于留下千古美名。
17、点评人/黄明慧(明德洞井中学)
18、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19、分析:金牌是重要的,比金牌更重要的是精神。体育场上最感动人们的,就是这种拼搏精神。
20、博迪是一名法国记者。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后四肢瘫痪,只有左眼可以活动。但他决心把打好腹稿的作品《潜水衣与蝴蝶》写出来,于是他要求笔录员门迪宝协助他,每天花6小时笔录他的著述。而他们之间的沟通只能靠左眼的眨动来完成。每次,门迪宝按顺序读出法语常用字母,博迪每眨眼一次表示字母正确,眨两次表示错误,然后拼成词语。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写作”终于在数月后奇迹般地完成了。这本150页的著作已被出版,受到人们的欢迎。
五、辛弃疾生于忧患
1、话题:“面对嘲笑”、坚持自己的思想、不要因为嘲笑改变自己
2、他的词内容丰富,他几乎把当时能写的都写了,内容上比前人有所扩大,题材上有所拓宽。有写惜春,宫怨的《摸鱼儿》,有写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鹧鸪天》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说:“公所作,大声镗他,小声铿锵,横绝方合,扫空万态,自有声生以来所无——”从这也表现出辛弃疾狂放的性格。
3、风格相同,苏轼创豪放风格,辛弃疾将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4、话题:“骨气”“人格和国格”
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宋·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唐·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分析:敢于正视人生的疾苦和磨难,是海伦成功的根本。正是如此,她才成了全世界残疾人的精神代表,成了残疾人的骄傲。
7、而这两次深入敌境做“卧底”的行为,均发生在他不到18岁的时候。
8、肖邦的心脏,按照他的遗愿被送到华沙,埋葬在曾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中。
9、话题:“命运”“责任”“精神卫士”
10、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句了,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
11、话题:“诚信人生”“重诺”
12、话题:“磨砺与成功”“如何对待别人的嘲笑”
13、义端本身也是一小股义军的首领,是被辛弃疾说服一起投奔耿京帐下的,耿京盛怒之下,只得拿辛弃疾问罪。辛弃疾理屈词穷,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难当,当场向耿京立下了军令状,追回帅印。
14、话题:“理想和现实”“选择”
15、由此大体可以推测,王国维的死,不仅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而且平静得很,如同去赴一位老朋友的约会,没有丝毫激昂的成分。正是这种视死如归的平静,为王国维在文化史的坐标系上圈定了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并非死于具体的时事,而极可能是死于对他身处其中的文化精神的失望,对于中国文化中某些无法补救的缺失的绝望。从大的历史观来看,他的死,不仅不拘泥于一些具体时务,更超越了个体生命;他以死来将自己同沦落的文化分割开来——他看到,倘肉体不死,精神必定走向泯灭,所以,只有以肉体的死,换取精神的永生。这正是他的大清醒、大智慧处。当时恐怕只有少数有同感者看穿了这一点。
16、分析:艰难困难,玉汝于成!杰克·伦敦的经历只不过把人类几千年来的经验和真理再实践了一遍而已。
17、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18、海明威和他的“硬汉形象”
19、为国捐躯此乃忠,为民杀贼此乃义,为夫尽责此乃礼,为父尽心此乃仁。稼轩书写着自己一生浓墨重彩的光辉岁月。
20、“提灯女郎”南丁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