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七的译文(浪淘沙其七注释译文)

2023-02-13 09:59:47

一、浪淘沙其七注释译文

1、钱塘江位于浙江下游,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是宋代两浙路的命名来源。

2、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湍急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5、出自:唐代:刘禹锡《浪淘沙·其七》

6、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7、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8、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9、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湍急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山崖。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10、浪淘沙(其七)原文: 中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1、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12、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13、这两句大意是八月潮水吼地而来,潮头高达几丈,触山之后又退回大海。诗人把潮水描写得似乎是一个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猛兽,它吼地而来,触山而退,活灵活现。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14、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

15、诗写的是坐船时所见。诗人将一场变幻的风雨写得十分生动。他那时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划到望湖楼下,忽见远处天上涌起来一片黑云,就像泼翻了一盆墨汁,半边天空霎时昏暗。这片黑云不偏不倚,直向湖上奔来,一眨眼间,便泼下一场倾盆大雨。只见湖面上溅起无数水花,那雨点足有黄豆大小,纷纷打到船上来,就像天老爷把千万颗珍珠一齐撒下,船篷船板,全是一片乒乒乓乓的声响。船上有人吓慌了,嚷着要靠岸。可是诗人朝远处一看,却知道这不过是一场过眼云雨,转眼就收场了。远处的群山依然映着阳光,全无半点雨意。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这片黑云,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还不到半盏茶工夫,雨过天晴,依旧是一片平静。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碧波如镜,又是一派温柔明媚的风光。

16、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17、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18、乡村四月翁卷〔宋代〕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译文及注释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注释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子规:鸟名,杜鹃鸟。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更多知识点可关注下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的小学语文课程。

19、直上银河:传说汉武帝派张骞(qiān)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一个多月,张骞乘筏一直到了天河,见到织女。

20、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二、浪淘沙其七的译文

1、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2、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3、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4、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5、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

6、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7、渚:水中小块陆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8、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9、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⑸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6)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10、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11、今天在北池游玩,在碧波荡漾的湖上划船。波涛泛起阵阵涟漪,柳条纤细而轻柔。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的过去了,白丝也悄悄爬上我的头。听着歌妓动听的歌声,就让我一醉方休。劝告你把酒杯满上,即使因为喝酒而病倒,也足够风流倜傥。见笑啦!

12、④〔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13、钱塘江八月的涛声犹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的地方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太阳的照射下像洁白的雪堆。

14、原文: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15、②〔八月涛〕浙江省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水最大,潮头壁立,汹涌澎湃,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16、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17、唐朝自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才人被外放,愤激之际,怨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亦有流芳之作,如《浪淘沙九首》。此组诗当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18、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诗一开头,诗人放开视野,由眼前春景而想象到整个江南大地。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写作上,诗人首先运用了映衬的手法,把“红花”与“绿叶”搭配,并用一个“映”字,从视角上突出了“江南春”万紫千红的景象。同时,诗人也从声音的角度,通过听觉,表现出江南春天莺歌燕舞的热闹场面。诗句中的“千里”下得很妙,也很分量,不但空间上扩大诗歌的审美境界,而且为后面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19、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诗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

20、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公元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三、《浪淘沙》其七翻译

1、八月涛声吼地来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浪淘沙九首》中的其七。

2、此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3、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4、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5、诗由开头的动态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它的气概——波涛卷起的沙堆似座座雪堆。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

6、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又名钱弘)所建。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7、译句: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

8、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9、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10、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11、“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采用了张骞为武帝寻找河源和牛郎织女相隔银河的典故,驰骋想象,表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牵牛织女家,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

12、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13、这首词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14、前波未灭后波生。令人忽忆潇湘渚,

15、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6、译文八月的涛声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

1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8、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四两句也堪作范例。“护田”和“排闼”的典故都出自《汉书》,是严格的“史对史”、“汉人语”对“汉人语”,可见诗律极为工细精严。但读来自然天成,全似未尝着力——准确地说,由于诗人将典故融化在诗句中,似只觅得他采用了拟人手法,而不感到是在“用事”。“用事”而不便人觉,这正是其成功之处。

1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见唐·刘禹锡《浪淘沙》。淘:用水冲洗。簸:摇动。自:来自。这两句大意是: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抄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

20、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四、浪淘沙其七译文是什么

1、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

2、意思是钱塘江八月的涛声犹如万马奔腾,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的地方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太阳的照射下像洁白的雪堆。

3、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4、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5、写作背景如下:《浪淘沙•其七》是浪淘沙组诗的第七首,浪淘沙组诗,一共九首其七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唐朝自安史之乱以来,气势顿衰,藩政割据,宦官专权,有才之人被外放,愤激之际,埋怨讽刺之作,应运而生,刘禹锡从京官调到地方官之后,创作了《浪淘沙九首》组诗。此组诗为刘禹锡后期之作,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创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公元822年)被贬在夔州所作。

6、第21首丨第22首丨第23首丨第24首丨第25首

7、浪淘沙:原就是民间的曲名。

8、八月涛声指钱塘江口的潮声。描写的是中外闻名的钱塘江大潮,在八月中秋前后,因受月球引力的影响,海水蜂拥出海口,浪涛呼啸而来,吼声像是从地下发出的。

9、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10、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形制又变。

11、浪淘沙(其七)原文:

1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3、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14、第三句以“须臾”承接第二句,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什么呢?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起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15、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6、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如今好像要直飞上高空的银河,请你带上我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17、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汇总更新中......

18、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19、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20、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单调四句,为七言绝句体。

五、浪淘沙其七注释译文须臾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3、此诗的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著两岸的山崖。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5、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6、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7、本文来源于:古诗文赏析gswsx.cn

8、这是民歌体诗,既通俗易懂,又非常纯正,无浮华之词。

9、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10、蜂罗隐〔唐代〕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译文及注释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注释山尖:山峰。无限风光:极其美好的风景。占:占有,占据。采:采取,这里指采取花蜜。更多知识点可关注下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的小学语文课程。

11、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12、一条黄河弯弯曲曲行至万里挟带着泥沙,

13、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一作“幽”。

14、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15、诗的第一句写的是潮水的气势,一个“吼”字便突出了涛声逼近的感觉。

16、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17、游园不值叶绍翁〔宋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译文及注释译文也许是园主担心我的木屐踩坏他那爱惜的青苔,我轻轻地敲打柴门久久不开。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注释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儿。值,遇到;不值,没得到机会。应怜:大概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屐(jī)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小扣:轻轻地敲门。柴扉(fēi):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更多知识点可关注下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的小学语文课程。

18、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19、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20、注释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⑵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⑶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⑷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⑸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6)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最近很火自律的语录王尔德(最近很火自律的语录)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