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诗句十里秦淮李白(李白描写秦淮河的诗)
一、李白描写秦淮河的诗
1、此时的李白墓被野草围绕,即便墓中主人曾写过惊天动地的诗篇,也抵不过现在的荒凉。文人大多都是时运不济,但是穷困失意者,没人能超过李白。
2、王献之写歌送桃叶的爱情故事,惹得历代文人墨客接踵而至,留下许许多多关于桃叶渡的优美诗文。虽说“秦淮冬尽不堪观”,但是站在桃叶渡口,漫忆王献之与桃叶的爱情传说,遥想“春水到”,“家家重漆赤栏杆”的热闹场面,谁说不是另一种美的享受呢?
3、与此同时,他又性格孤傲,喜欢漫游隐居,这也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矛盾点。一方面他拥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另一方面,他有一颗浪漫不愿受到拘束的心。
4、(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赏析之李白《渡荆门送别》
5、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6、公元322年,王敦谋反,郭璞以占卜谏阻,王怒而杀之。及乱平,晋朝视其为抗节不屈的第一忠臣,追赠为“弘农太守”。
7、(在分手地,与佛教徒灵澈)
8、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9、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10、李白一生走过的地方,从地图上看,
11、秦淮冬尽不堪观,桃叶官船搁浅滩。
12、而且代表了南京自古以来特定的
13、唯余故楼月,远近必随人。
14、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
15、李白是天才诗人,并且是属于那种充满创造天才的大诗人。然而,惟独李白临黄鹤楼时,没能尽情尽意,“驰志”千里。原因也很简单,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因而,“谪仙诗人”难受、不甘心,要与崔颢一比高低;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直到写出可与崔颢的《黄鹤楼》等量齐观的《登金陵凤凰台》时,才肯罢休。
16、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作乱,“安史之乱”爆发。永王李璘起兵,引兵东巡,沿江东下。李璘对当时身在庐山的李白颇为赏识,招他为幕僚。李白以为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在永王军中乘兴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第六首作于从南京前往镇江的途中:“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千岩峰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永王船队浩浩荡荡,顺江东下,经过丹阳郡和北固山一带。李白豪情在胸,踌躇满志,以为能够借此建功立业。可惜好景不长,至德二年(757)二月,永王李璘兵败身死,李白也因“附逆作乱罪”被捕,被判流放夜郎。这段长江江面上,留下了诗人永远的遗憾与惆怅。
17、爆笑瞬间:曾经,我有一段难忘的“孙子时光”……
18、按此诗二王氏并相诋訾,缘先啊《黄鹤楼》诗在其胸中,拘拘字句,比较崔作谓为弗逮,太白固已虚心自服,何用呶呶?惟沈(德谮)评云:从心所造,偶然相类,必谓摹仿崔作,恐属未然。诚为知言。
19、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20、李白路过谢朓楼时,写作了《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并在诗中称赞谢朓"中间小谢又清发",从此谢朓楼知名天下。
二、秦淮河诗句十里秦淮李白
1、李白是仙,是谪仙,是有血有肉的诗仙,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他在中国诗坛羽化登仙,留下举世无双的风华。
2、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3、元末明初时期的诗人杨维桢在乘船路过秦淮河时,也写下过称赞金陵与秦淮河美景的诗篇,“舟泊秦淮近晚晴,遥观瑞气在金陵。九天日月开洪武,万国山河属大明。礼乐再兴龙虎地,衣冠重整凤凰城。莺花三月春如锦,兆姓歌谣贺太平。”
4、诗仙李白,不仅仅是蔑视权贵的谪仙人,同时也是有欲有求的普通人,他始终不曾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李白早年《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李白这样写道:
5、(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赏析之李白《赠孟浩然》
6、此诗是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被变相放逐以后,漫游金陵时所作。
7、终其一生,李白对自己的家族都极其隐晦,他写生活,写爱情,写友情,但是于亲情这一方面,很少描写,就连他父亲的名字,也是在他的墓碑上发现的。
8、《金陵景色图》里的夫子庙泮池,是明清时期文人游览胜境
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0、——(唐)白居易《南湖早春》
11、但经后人指出,实是杜牧《泊秦淮》诗行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李白《留别金陵诸公》诗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的诗句,出现了“秦淮”河名。对此河之来历,《六朝事迹编类》载:“淮水,分派屈曲,不类人工,疑非始皇所开”,经地质、考古学者证实,秦淮河属自然河道,非人工所烎。但其中某些地段为人工所开凿,仍不能排斥。
12、这首诗浅显易懂,充满情趣,诗人抓住了那有趣瞬间,展示了两个孩童的可爱和机智。
13、44岁。正月,贺知章请度为道士还乡,李白有《送贺宾客归越》诗。三月,上疏请还山,玄宗赐金放还。写有《出金门后书怀留别翰林诸公》、《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等诗。秋,在梁宋间会见杜甫、高适,畅游梁宋,纵猎孟诸。冬,从高如贵道士受道箓于齐州紫极宫。写有《秋猎孟诸夜归置酒单父东楼观妓》、《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等诗。
14、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5、南宋诗人杨万里也写下《登凤凰台》,赞美秦淮河一带的美景,“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16、⑶吴宫:三国时孙吴曾于金陵建都筑宫。
17、天上的浮云随风飘荡,有时把太阳遮住,使我看不见长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忧愁。
18、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19、于是就起名叫白鹭洲茶社。
20、(一个秋天夜晚的讯息)
三、李白与秦淮河
1、研学活动主题:国庆70周年“我爱我的祖国•我为祖国写首诗”
2、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唐)白居易《白云泉》
5、一日,唐玄宗召见李白,而此时的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但是此次,唐玄宗召见却是为了国事。
6、所以长干里,既土地肥沃,又有河流舟楫之便,又能紧接长江,而长江则是当时古中国最重要的运输黄金水道。所以长干里这个地方,其实在古中国可以算是当时最大的物流中心。所以虽然说商贾云集,商贾云集,但商和贾还是不一样的,古人说行商坐贾,贾就是开店做买卖,而商呢,主要是货运。所以长干里这一代就成为当时古中国货运的中心集散地,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物流中心了。所以长干里的人家大多以舟为家,以贩为业。所以那个小新郎结婚两年之后就要溯江而上去从商,而身为长干里的小新娘在长情的爱情告白中,也能毅然而然溯江而上,为了迎接她心爱的人,可以“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7、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8、平静的文字下,涌动着深深的孤独。早已没有了当初被唐玄宗征召时,“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踌躇满志。
9、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10、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1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2、李白无疑是浪漫的,他喜爱月亮,喜爱美好的爱情,他的浪漫不止在于他的诗,更在于他的行为艺术。
13、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白兆山桃花岩。
14、●“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15、20岁。《大猎赋》初稿疑作于是年。
16、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17、又据陆游的《入蜀记》载:“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台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则距金陵才五十余里。”
18、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19、开元十八年,孟浩然仕途失意,漫游吴越时,写下此诗。这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历来为后世学者赞誉。
20、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四、描写秦淮河的古诗(2首)
1、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2、各类大文人、大名人钟爱秦淮,高密度地云集一域,其人其作,共同构成了秦淮河上群星灿烂的天空。
3、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4、郭璞是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善于阴阳卜卦之术。因其占卜极准,人称“郭仙”。
5、公元724年,24岁的李白从四川出发,沿江东下,在第二年的秋天来到了南京。
6、坐落于钞库街的清代建筑“棋峰试馆”在修缮后作为主题文化酒店利用,保持了文物历史功能和科举文化基因,成为网红打卡地。
7、晋(jìn)代衣冠(guān)成古丘(qiū)。
8、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9、代表作家:魏晋时期的左思,唐代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两宋的王安石、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张元幹、张孝祥、陆游和辛弃疾等人都写了一些震撼人心的诗作,是卓有成就的咏史大家。
10、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杀湍堙洪水,九州始蚕麻。(《公无渡河》)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1、范德机云:登临诗首尾好,结更悲壮,七言律之可法者也。刘须溪云:其开口雄伟、脱落雕饰俱不论,若无后两句,亦不必作。出下崔颢而待胜之,以此云(“总为浮云”二句下)。
12、泾县桃花潭,地势平坦,潭面宽阔。桃花潭西岸,怪石拔地而起,层岩陡峭,临潭峙立,形似龙盘虎踞。
13、李白年少时期的梦想有两个:做侠客和入朝为官。李白从小就天资过人,喜好读书,更是过目不忘。
14、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
15、(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之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在山上过节,想起我在山东的兄弟)
18、所以范蠡在此建越城,这里迅速就成了百姓聚集之地,尤其是到了后来,三国吴立大市,专门在这里立集市,更是商贾云集。而南京城也正是因为有了越城,有了长干里,有了这片长长的河岸地带,肥沃的土地,聚集的人气,才迅速的发展起来。更为关键的是,当时长干里河水直通长江,而当时长江的故道是紧靠着南京城的西侧的,不像现在因为长江改道不停的向西,其实已经远离了石头城。当年李白说“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说“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当时的凤凰台,白鹭洲其实都离长干里不远。可惜今天随着长江的不断西移,原来处于江中的白鹭洲早已经成了陆地了。
19、51岁。在梁苑,与宗楚客孙女结婚当在是年或此前。写有《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冬,离梁苑北上幽州,写有《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诗。
20、“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五、古人写秦淮河的诗
1、18岁。隐居大匡山,往来旁郡。从赵蕤学纵横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约作于此年。
2、秦淮河四时皆美,尤其是摄人心魄的秦淮月,更寄托了文人们浪漫的想象与期盼。
3、唐开元十五年(727),27岁的李白在湖北襄阳岘山结识了著名诗人孟浩然,两人一见如故,结下深厚的友谊。次年三月,李白在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游历时,又遇到孟浩然。在得知好友即将前往扬州时,李白非常高兴。根据《李太白年谱》记载,李白在此前一年,已经踏足过美丽的扬州。他挥笔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此诗重在写离别之情,友人挂帆远行,诗人目送离去,东逝江水如李白的依依别情。但后人却从中读出了另外的信息:烟花三月的扬州城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桃红李白,是天下最美的所在。身在湖北的李白也心痒痒的,羡慕好友的“广陵之游”。
4、明代文人张岱对秦淮河夏景亦有详尽的描述。他在《秦淮河房》中写道:
5、(云帆品诗)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连载29:李白《早发白帝城》
6、说的就是当年秦淮河畔的市井繁华。
7、五年之后的唐宝应元年(762年),到安徽当涂投靠从叔李阳冰的李白病逝,葬于大青山下,其墓葬至今尚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几千年来,无数文人骚客留下了多少描写美景的诗句。
9、秦淮诗词里许许多多的名句,写得十分的形象传神:
10、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1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2、王湾是盛唐年间诗人,一年冬末春初时,他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感慨季候更迭,思乡而作此诗。
13、宣城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陵阳山冈峦盘屈,三峰挺秀,句溪和宛溪的溪水,萦回映带着整个城郊,“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14、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15、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知。
16、此时的李璘沿途招兵买马,扩大自己的势力。行至九江的时候,他听闻李白在此隐居,于是派亲信上门劝说李白出山,辅佐自己。
17、近年来,南京实施了十里秦淮、内外秦淮河贯通工程,秦淮河水清、岸绿、景美。十里秦淮两岸,文物古迹密布,历史文化街区众多。按照“保护更新老城”的总体部署,秦淮区对沿河糖坊廊河房、秦大士故居等传统民居开展修缮保护,延续文物功能,彰显历史内涵。
18、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词“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便寓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19、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20、茶社的名字叫什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