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写竹的诗句(苏轼写竹的诗词)
一、苏轼写竹的诗词
1、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2、雨后新竹的姿彩多么叫人喜爱,更可爱晚山映照着夕阳的余辉。
3、《竹》——唐代李贺
4、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5、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6、竹,柔可绕指,刚可作刃。在这一点上,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同竹子相比。竹,有自己的气节和个性。如果说木之美在于年轮的话,那么竹之美就在于气节了。竹子的叶形,大小长短肥瘦不同,叶族的结构也不一样。竹叶呈现着不同的文字图案——“人”“个”“介”等等。唉,均是“人”字头的字,人与竹居然有如此奇妙的联系。
7、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8、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9、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10、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1、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12、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颠沛流离。
13、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4、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15、是的,三苏祠里的竹的确不同于别处的竹。无论苦竹、斑竹、箭竹、凤尾竹、人面竹、佛肚竹都在各自的位置上,以自己方式,讲述着人与竹的故事,人与竹的传奇。
16、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17、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18、这是一首题画诗,其中描写竹子坚劲不折的精神。它深深地立在脚下的土地,不管风吹雨打,依然坚挺,这样的精神,是很多人的向往吧。
19、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20、人该如何对待外物?人该舍弃什么?苏东坡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此话何解?忽然间想起那句成语——欲壑难填。也许,对外物的欲望会占据人的内心。因为,欲望是无边的,人会在无边的欲望中迷失自己。
二、苏轼写竹的诗句
1、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2、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
3、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4、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5、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6、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池塘长满了青草,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虽然遭遇贬谪,苏轼依然能够笑对人生,在失意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7、至今开画图,老眼凄欲泫。
8、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古诗词文品赏
9、译文: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10、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11、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12、这是一首托物抒情诗,作为古体,写得质朴无华而意蕴丰满,前人评价此诗谓“其清冷简朴如渊明,其精悍如昌黎,其用笔周致如放翁,而翁无此气格高绝处”,信然。
13、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14、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15、词前小序云:元丰六年七月六日,在壬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16、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17、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18、宋代: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9、苏轼非常爱竹,诗作中竹的文章也比较多,以下为苏轼的诗。
20、风霁竹已(亦)回,猗猗散青玉。
三、苏轼写竹子的诗有哪些
1、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3、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4、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
6、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7、眉山的山川、大地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不得不承认,自然地理对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的形成会产生着极大的影响。不同的气候、地貌及其生态真的会激发出人的艺术灵感和创造力吗?
8、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9、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10、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11、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12、1037年,苏东坡出生于眉山。21岁时随父亲苏洵出蜀赶考,凭借一篇美文一举中第,名动京城。主考官欧阳修阅卷后,写下一句话:“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当朝皇帝宋仁宗闻之,大悦,曰:“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山”。眉山,古称眉州,山有瓦屋山,水有青衣江,山川灵秀。出蜀前,苏东坡一直生活在这里。无论怎样,故乡的一切都深刻地影响了苏东坡。
13、箨龙:竹笋。筠:竹子的青皮,引申为竹子的别称。篁:泛指竹子。诗意是:刚从笋壳中破出的新竹尚且有些幼弱,不太能够自己保持挺直,但已姿态优雅,有了能耐受严寒的形态。而要看到它严正可敬、傲对霜寒的样子,就要等到秋风骤起,花粉凋落的时候了。诗中突出了翠竹的不畏严寒、凌风傲霜的品质。诗人对新竹的喜爱、期许与赞美,溢于言表。
14、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五代·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15、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7、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18、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9、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兔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20、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四、苏轼描写竹子的诗词
1、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2、诗中的嗒然是指心情坦然,“嗒然遗其身”,指心情坦然,物我两忘。“其身与竹化”是指整个身心都融入绘画中,正因与可能做到“其身与竹化”,所以他画的竹子才能不断推陈出新。诗目中的晁补之是北宋的一位文学家。从苏轼以上诗文中的内容,不难看出他在认真观察思考文同成功画竹的经验。
3、月朗风清良夜永,可怜王子独知音。
4、白鹤不留归後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5、三苏祠的幽,如果有五分的话,那么三分在竹,二分在水。三苏祠的美,如果有十分的话,那么有一分在水,九分在竹。
6、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7、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
8、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9、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0、那么,当苏轼遇上冬天,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11、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
12、译文:映入水中,纹光闪动,当空抽长,绿影增春。晶莹的露珠点缀笋径,苍翠的苔藓满布竹根。剖竹织竹承藉美人香汗,制成渔竿能够钓起锦鳞。为了制作三梁冠,一节竹子也被奉敬给王孙。
13、十首秋天诗词,哪一句写出了你对秋天的感觉?
14、不论台阁与山林,爱尔岂惟千亩阴。
15、竹林里的一枝梅花,经过雨水的冲洗显得柔美可人,亭亭静立。让人怀疑这是美人在傍晚时绰约的身影。此时此景,心中的遗憾有谁知道呢?
16、译文:人们爱竹直而有节,且生来清瘦,更赞美它越老越坚硬、刚强。竹子曾与蒿草、蒺藜同受雨露的滋润,最终则伴随松柏傲然挺立于结冰凝霜的寒冬。
17、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18、点击上方“诗刊社”可以订阅哦
19、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20、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五、苏轼写竹子的词
1、在凛凛的冰霜中,竹子那浑身雪白修长的身躯体现出它的气节。不需要用优美的文字来描述它,在月光的辉映下,自然可以感受的到它的传神,它的韵味。
2、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汉·卓文君《白头吟》
3、其实,不光是在儋州,在黄州惠州期间,苏东坡也是每日里戴斗笠,穿芒鞋(草鞋),执竹杖,躬耕田垄之上,为菜蔬施肥浇水,已成为他生活的常态。一个朝廷官员,一个文化学者,往来于山间,劳作不歇,其乐陶陶。或许,当一个人不得志的时候,惟有在自然和乡野中能够寻求到慰藉,与山水同乐,与农人同乐,与乡野同乐,与竹木同乐。
4、奈南墙冷落,竹烟槐雨。——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5、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6、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7、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8、译文: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9、竹子挺拔刚劲,虚心有节,能在严寒中迎战霜雪,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就是个爱竹者。他不仅赏竹、品竹,还画竹、写竹,留下了许多咏竹佳作。
10、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11、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12、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13、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4、幽怀不可写,归梦君家倩。
15、西风渐渐急了起来,吹得窗前竹枝发响。时停时续地,她那敷着脂粉的脸上悬挂着两行泪水。本来很多次都约定好,每年秋天大雁归来的时候就能相见,而对方却又一次次地违期,眼看大雁归来了,人却没有归来。
16、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7、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18、更多精彩,请关注中国环境APP
19、林语堂说了一大串——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实验师,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然而,这些还不足以描绘出苏东坡的全部。
20、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