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苏绣的诗句(古代写苏绣的诗句)
一、古代写苏绣的诗句
1、从唐朝的佛经绣品再到后来的嫁娶用品,再到观赏屏风,广绣在这千年的历史中,日渐繁荣。丝线,技法也有所创新和增加,使得广绣在天南地北绣品中尤为耀眼。近代广绣作品有一个特点,远看非常醒目,近看精细非常。吸收了西洋油画的艺术风格,运用透视和光线折射的原理,丰富了广绣的设计色调和表现力,使得绣品更逼真,更富有情感。
2、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3、蜀绣的技艺特点有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任何一件蜀绣都淋漓地展示了这些独到的技艺,据统计,蜀绣的针法有十二大类,一百二十二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蜀绣常用晕针来表现绣物的质感,体现绣物的光、色、形,把绣物绣得维妙维肖。如鲤鱼的灵动、金丝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等,都表现了不同的光、洁、粗、细、软、硬、松、散等质感。
4、《春女怨》唐·朱绛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5、《说苑》中记载:“晋平公使叔向聘于吴,吴人饰舟以送之,左五百人,右五百人,有绣衣面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
6、年代: 宋 作者: 姜夔
7、苏州人称白鱼、银鱼、白虾为太湖三宝,都是梅雨后的丰美水产。白虾壳软肉白,虾肉容易挤出,六七月间去苏州,还能吃到有名的三虾面。
8、所以在行馆公布的艺文活动时间表中,可以看到有一项“苏绣兰心”,就是让客人亲自体验苏绣。
9、第一个将树叶串起遮体御寒的人,是个灵性开始觉醒的人。这人一定是个女人,只有女人,才有这样的灵性和慧心。
10、到乌镇去,老远看见晾在半空里的蓝印花布,染坊里的布,蓝底白花。空气里似乎有水的湿气和蓝草的清香,恍惚以为回到明朝。木质的老柜台里,有几个中年女子在卖衣饰鞋包,或包着蓝花布头巾,或系着蓝花布的围裙,或身着蓝花布的斜襟小袄。在时光停留未醒的古镇,染,隆重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1、逛早晚独享的木渎古镇,
12、木渎在城市的西南边,主路山塘街不允许通车,到达古镇门口时,穿着娟秀的小姐姐已经在路口等候。
13、“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
14、各民族技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个8月,人们领略到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蓬勃生长的生命力。
15、历代文学,从古乐府《孔雀东南飞》句"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南朝宋沈约诗句"领上蒲桃绣,腰中合欢绮",直到唐李白句"翡翠黄金缕,绣成歌舞衣"等等,概不乏见此类描写,尤其是宋词描写市井生活,但凡写闺情更是细致描摹,不胜枚举。未出阁女儿做女红是正事,往往便注入其情,当真是"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的情调。富家女既工且享有绣品,衣裙帽鞋衫,枕衾帐帏屏均作绣工,甚至用金线绣出活灵活现的奇花异草珍禽灵兽等,工其技便十分绝妙。
16、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17、俄罗斯族列巴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兰月芬说,俄罗斯族的列巴烤制需要25分钟,但从开始做到烤制出来则大概需要12个小时。
18、首尾俱昂,极细嫩腴美,
19、女子刺绣,穿一针万色的线。闺中翘首,粉黛红腮,红桑树下飘落了谁的相思?月下水影,柔臂娇步,朱砂指尖流逝了谁的容颜?闺香情,惘然事,每一针刺痛手心,泪流,血染,浸漫了月色的光华,夜雾矫揉了女子的爱恋。
20、说苏州,园林总是离不开的话题。自宋到明清再至今,江南地区富庶的生活环境和密集的商业活动,引领了文人仕士、市民百姓共同塑造了这一优雅的生活建筑艺术。
二、描写苏绣的诗句
1、人物绣与花鸟绣等是广绣的特色产品,其中人物绣是广绣的主要产品之它根据画稿的不同要求,以虚实、施疏、层层叠绣、渗绣,线、面结合等不同的绣制方法达到形神兼备的中、外人士肖像。广绣花鸟则善于体现“平、齐、细、密、均、光、和、顺”的艺术风格。它具有构图精密、色彩秀丽分明、针法多变、主题突出等特点。
2、苏州娇古艺术品限公司家专业集苏绣产销售研究于体品牌企业公司设专业刺绣产基,拥绣娘五百其家工艺师四十能满足同客户作品质量及数量要求.我司题材广泛品种繁基本概括苏绣各系列既收藏价值极高艺术珍品实用各类用品既壮丽豪华巨形作品玲珑精巧件富丽堂皇典雅端庄各具特色雅俗共赏公司秉着断拓断创新精益求精用户至本真诚守信经营发展理念与您合作共创辉煌
3、虹饮山房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处园林组成,到了清末,小隐园成了一代苏绣皇后沈寿的居所。现在,这里就是我入住的青普文化行馆。
4、这也是刺绣首次作为非日常用品出现。
5、“短短苏绣有千年。”苏展认为,苏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仍然能够“华彩不减的秘诀在于人。
6、她说:“土族盘绣是单面绣,包括剪、贴、绣几道工序,是丝线绣,先绣里面,从里往外绣,花纹没有样子,全在脑子里。”
7、苏晋长斋绣佛前唐杜甫——杜甫《饮中八仙歌》绣结流苏密织宋万俟咏——万俟咏《钿带长中腔》绣帏交掩流苏动宋张榘——张榘《虞美人·龙香浅渍罗屏褶》瑶姬学绣流苏幔唐张碧——张碧《林书记蔷薇》绣罗红嫩抹苏胸唐毛熙震——毛熙震《浣溪沙》寂寞流苏冷绣茵唐阎选——阎选《浣溪沙》苏径让惭扬绣袂宋魏野——魏野《酬和知府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绣壤遮苏小明孙蕡——孙蕡《西庵记事一百韵》《钿带长中腔》年代:宋作者:万俟咏簇真香。似风前拆麝囊。嫩紫轻红,间斗异芳。风流富贵,自觉兰蕙荒。独占蕊珠春光。绣结流苏密织,魂梦悠扬。气融液散满洞房。朝寒料峭,殢娇不易当。著意要得韩郎。
8、春天的襦裙几套,夏天的襦裙几套……还有秋天冬天的绣花鞋子。婚后多少年的穿用,都先缝缝好绣绣好,储存着。青春存不住,衣服尚可。
9、小姐姐帮我们推着行李箱在石板小路上穿行,山塘街不宽,一面临水,各种游客和行人熙熙攘攘着,好不热闹。
10、娇小恣所爱,误人金指环。艳花句引落,灭烛屏风关。
11、古代女子善女工,在我看来针和线就是她们的画笔,一针一线寄托的是情,展现在布上的是意。一针一线,“一笔一划”,龙飞凤舞,成就了这些饱含深情,栩栩如生的作品。
12、“玉屏箫之前是六孔,有五音,其中一孔为装饰孔,之后为了与钢琴古琴合奏改造为八个孔,与钢琴上的黑白键对应。萧的声音悠远一些,笛子清亮一些。”玉屏箫笛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继红介绍。
13、《园冶》里说“石为骨,水为脉,石水相称,宛似骨脉相连,二者相映成趣”,明清的文人雅士,作品中总不能少太湖石。之前在故宫看苏东坡特展,一副明代仇英的《竹院品古图》中,就有一块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14、《南乡子·璧月小红楼》宋代:孙惟信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尘暗鹔鹴裘。针线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译文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小红楼上。传来的箫声让我把往事回想。寒霜冷透栏杆,天空像河水一样清凉,想起扬州,那薄情的声名总是让我愁伤。灰尘蒙盖了雁羽做的衣裳,缝制它曾让你玉指多日繁忙。三十年过去犹如大梦一场,风流早成昔日往事,而今只能空对梅花叹息,眼下我已白发苍苍!
15、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枝上宿寒枝。五陵公子怜文彩,画与佳人刺绣衣。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16、艳阳当空照,迎亲车队喜迎到。童男童女托裙摆,彩条飞舞落襟衫。鞭炮齐放震天鸣,亲朋好友贺佳缘。祝福良缘在今朝:比翼双飞,白头偕老!
17、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18、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19、绣壤遮苏小明孙蕡——孙蕡《西庵记事一百韵》
20、饮啄蓬山最上头,和烟飞下禁城秋。
三、有关苏绣的诗句
1、细微之处往往见真章,设计者的风雅仅通过各个房间的名字便可一窥:
2、绣帏交掩流苏动宋张榘——张榘《虞美人·龙香浅渍罗屏褶》
3、但是在木渎,精致的九宫格早餐让我啧啧惊叹,果然是在苏州,连小食都这般精致。不仅有九宫格,还有苏式面条和芥菜馄饨。
4、相较于只有三种颜色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土族盘绣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由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线绣制,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5、瑶族花瑶挑花技艺传承人带着艳丽的挑花筒裙来了;
6、茶汤最早出自宫廷,因用龙嘴铜壶冲制,所以也叫“龙茶”。
7、在路上,行馆小姐姐告诉我们,为了尽可能的保护这座建筑,改造工程没有破坏房屋本来的结构,而且考虑到未来租约到期,也有可能将建筑完璧归还,所以设计和改造上都下了一番功夫。
8、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刺绣女工因白昼变长而可多绣几根五彩丝线,吹管的六律已飞动了葭灰。堤岸好像等待腊月快点的过去,好让柳树舒展枝条,抽出新芽,山也要冲破寒气,好让梅花开放。我虽然身处异乡,但这里的景物与故乡的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此,让小儿斟上酒来,一饮而尽。
9、迎亲花轿悠悠荡,唢呐乐鼓声声扬。新娘出轿飘飘仙,鲜花锦簇齐齐前。新人高堂双双拜,终身为伴对对还。高朋满座声声赞,恭敬亲友深深鞠。祝你洞房花烛享,明年生个胖小强。
10、梅宣义就在桑园原址筑亭居之,并逐渐扩展成五亩园。桃花坞虽在历史上多有兴废,但这里花开烂漫,千里莺啼,青山黛瓦,绿水环绕的美景仍让无数名流官员都将这里作为隐世的首选之地,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唐伯虎。
11、由于养蚕、樔丝、织锦、染色、绘画艺术的发展,苏绣也随之迅速发展,并逐步冠于全国。
12、杜丽娘那样的时代是慢的。一整片的青春时光,只够绣一副嫁妆。十二三岁就动工,绣到出嫁。
13、记得五陵豪杰墓,无酒无花锄作田。
14、一周时间,内蒙古展览馆内,品茶休闲看曲艺,音乐舞蹈戏曲天天演,民族服饰对对碰,传统工艺手传手。传承人和参观者,传承人和传承人,互相学习,灵感碰撞,互通有无,相融相生,密集的交流普及了民族文化,互通了民族情感,其乐融融。
15、这些散落于各地的独特存在如今密集地集结在一起,给人的感官冲击非常强烈。
16、蒙古象棋有3000多年历史,是蒙古族游牧生活中形成的极具代表性的智力竞技游戏活动。
17、当代“苏绣皇后”姚建萍的苏绣作品,屡屡作为国礼被多国政要收藏,屡创千万市场天价纪录,诠释着苏绣“绣美天下”的内涵!
18、简介:行馆位于木渎古镇的原沈寿故居,由设计大师梁建国先生操刀。设计图纸还获得了第十八届安德鲁马丁设计大奖。行馆门对香溪,背靠灵岩,雨余风软,环境风雅。
19、展览现场鄂伦春的撮罗子和桦树皮工艺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20、几千年来,水书是靠一代又一代的水书先生口传、手抄流传下来的。水书习俗是水书形成、发展和传承并与水族生活相关的习俗。杨胜超就是一位水书先生,其作品《人寿年丰》《天地人和》为国家民族文化宫收藏。
四、写苏绣的名句
1、一张机采桑陌上试春衣风晴日暖慵无力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两张机行人立马意迟迟深心未忍轻分付回头一笑花间归去只恐被花知;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东风宴罢长洲苑轻绡催趁馆娃宫女要换舞时衣;四张机咿哑声里暗颦眉回梭织朵垂莲子盘花易绾愁心难整脉脉乱如丝;五张机横纹织就沈郎诗中心一句无人会不言愁恨不言憔悴只恁寄相思;六张机行行都是耍花儿花间更有双蝴蝶停梭一晌闲窗影里独自看多时;七张机鸳鸯织就又迟疑只恐被人轻裁剪分飞两处一场离恨何计再相随;八张机回纹知是阿谁诗织成一片凄凉意行行读遍厌厌无语不忍更寻思;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底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唵哈哈哈微三摩地梭哈——无名氏《九张机》
2、《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每日更新,主推原创,分享精品;不唯纯文学,只重悦读性;读好文字,听好声音,欣赏有魅力的音乐。2017年6月2日被搜狐网站正式列入合作伙伴,发表在同步的作品,除微刊阅读外,同时拥有众多的网站读者。
3、一袭云锦描金勾勒血色彼岸花宛如天边流霞的嫁衣,外罩着极柔极薄的绯色鲛纱,缀着米粒儿似的南珠的喜帕遮了她绝世容华。拦腰束以流云纱苏绣凤凰腰带,恰到好处的勾勒出她玲珑巧致的身材。
4、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针、复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当今绣品中,既有巨幅条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赏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费品。比如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的巨幅"芙蓉鲤鱼"座屏和蜀绣名品"蜀宫乐女演乐图"挂屏、双面异色的"水草鲤鱼"座屏、"大小熊猫"座屏,就是蜀绣中的代表作。
5、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如乳燕雏莺弄语,有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
6、康熙年间有一位沈朝初,他写了三十多首《忆江南》,其中我最喜爱的一首就是描写鸡头米:
7、世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世人看不穿。
8、清蒸太湖白鱼、蟹粉豆腐、
9、从唐朝到现代,飞引针线,越千年。
10、线蹊密密度金针,一一针针观世音。妙净庄严成相好,光明感应发身心。江横练色月浮水,雨灌华枝春在林。闻见可中超有路,普门处处许相寻。
11、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龙鸿飞的展位也很热闹。
12、来自广西的谭素娟是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从艺20多年了。
13、我和同行小姐妹本就是习惯提前做计划的吃货,对行馆的这一安排实在是不能更受用了,好感度upup。
14、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旋移针线小窗前。——《浣溪沙·浅画香膏拂紫绵》宋代:陈克
15、具有浅浮雕感的“盘轴滚边绣”先是盘轴绣,再滚边绣,一般的绣品是由三道盘轴绣和一道滚边绣构成,在花纹轮廓中以同样的手法用色线填绣,余者通常采用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手法,手法繁复,是侗族刺绣艺术的代表作。
16、郑蝴蝶带来的包头剪纸,强调锯齿状的细碎毛齿为其主要特点之“别的剪纸都是线条勾勒,你看我的这个,这细毛毛有多细碎,很好看吧!其他地区的剪纸大多是照着画剪的,我的剪纸,人物都是想象的。”
17、枫桥古镇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它位于京杭大运河和枫江的交汇点。大运河的长度是世界上排名第一的运河,大运河的历史十分悠久,它全长共2700多公里,总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隋唐大运河,浙东大运河,京杭大运河这三部分,它的地理位置更是横跨了八个省份,分别是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所以说枫桥古镇也是得益于这条大运河,而能够依河而生,依河而建。
18、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手挼梅子并郎肩。
19、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20、青普的房间一般都是包早晚两餐,我向来重视早餐,但一般类型酒店的自助类早餐让我觉得还不如出门吃路边摊。
五、有关绣花的古诗词
1、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纤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女》
2、绣品总是带着绣者的愿景,陈新新老师喜欢绣一些带有喜庆元素的绣品,平时也喜欢自己设计绣品图案样式(比如说我们下面介绍到的如意和孔雀)对于宣传推广方面,陈老师说她个人比较专注于广绣制作,但非常支持我们手传团队帮助她一起传承这项非遗文化。说到此我不禁感叹大国工匠的认真也感谢陈老师对我们的赏识。
3、染色的日子,日子庄重。想起从前,乡村人家,几乎家家置有洋红颜料。街上铺子里也抬眼可见。做喜事,鸡蛋煮熟,不剥壳,壳上染洋红。大人吃喜酒回来,口袋里一定揣有那样的红鸡蛋。堂姐出嫁,第二年生了宝宝,大妈买了大段老土布,撕成方块,过水,石头上使力锤。晒干,土布软了,白了,下盆染洋红。喜三那天,大伯一担挑到姐姐家,小孩子的花衣服,红抱被,老母鸡,红鸡蛋。还有那一大叠染了洋红的老土布,叠得方方整齐,给宝宝做尿布。
4、汉族麦秸剪贴技艺大约有2000年的悠久历史,当麦类农作物成熟的时候,麦秸也就到了长成一幅画的时候。
5、随着南方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到了宋期,苏州桑蚕业的蓬勃发展使其成为丝绸之乡。
6、麦秸剪贴有浸、熏、蒸、漂、破、刮、染等20余道工序,制作时选料讲究,做工精细,能在保持麦秸自然光泽与纹理的的基础上融入其他技艺手法,可以乡土浓郁,也可以高雅精致。
7、苏杭惊世技四海人皆知刺帛翻为画绣线可作诗巧夺天工物诸君往复痴问绣何处勉锦绣良缘之呵呵,北京锦绣良缘苏绣
8、花前花后日复日,酒醉酒醒年复年。
9、找了个现代诗生在小桥流水人家满口的吴侬软语二千六百年的历史遍身针眼每一个针孔都是水乡的桥洞山光水色花鸟虫鱼一不小心就被那根丝线拉去踩一双纤手上岸上去就不再下来走一段苏州评弹天堂女子听的入迷失了神乱针刺一个烟花三月的江南
10、苏绣不仅征服了古代的帝王,近年来,苏绣以鬼斧神工的技艺,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
11、统筹:靳苓艺傅佳伟金晓燕陈璐
12、走进核雕的房间,一个皮肤白白,笑起来眼睛咪咪的好脾气女士就是我们的核雕老师——肖雪芬。
13、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
14、各民族独特的文化、民俗、技艺,诞生于各民族不同的生产环境,诞生于他们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有的只属于某个民族,有的存在于某些区域,因其独特,更显珍贵多彩。
15、马具制作、驮具制作、银饰制作、油纸伞制作......本次展览,这些诞生于生活中的技艺令人感动于生活的多姿多彩,也交响歌颂着生活就是艺术创作绵绵不断的源泉。
16、古韵与新风交融,传统与现代结合,每一座城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中国青年报社、网易云音乐联合出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特别支持的年度国风音乐传承创新项目《古城新韵》,围绕重庆、敦煌、上海、长沙、苏州、武汉推出6首城市单曲及1首城市大合唱,一场”好听有料“的文化盛宴正在上演。
17、彼得罗坐在葛利高里的旁边。妲丽亚坐在他们对面,挥舞着一条绣花手绢。每当车子走到低洼地方或者高冈地方的时候,正唱着的歌声就中断了。哥萨克制帽的红帽箍,蓝色的和青色的制服和西服上身,结着白手绢的袖子,女人的绣花头巾织成的彩虹,花裙子,尘土象轻纱的拖裙一样,在每一辆车后面飘扬。
18、身有余闲便觉天空地阔。
19、年代: 唐 作者: 李峤
20、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蜀锦谩夸声自责越绫虚说价犹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罗隐《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