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一生给我们的启示(李清照的一生)

2023-03-03 07:40:21

一、李清照的一生

1、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

2、辗转流离——明诚撒手,收藏尽毁

3、文:《金石录后序》、《词论》、《打马图序》、《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等。

4、到了生命的暮年,李清照一反常态,从心所欲,写出来的词,风格竟与苏辛一脉相承,有着无限高远与豪情。开篇便直入星河云涛的茫茫苍穹,灵魂飞向天帝的宫殿,除了李白,还真没几个人有这等口气,苏轼也只是望月而欲乘风归去罢了。听见天上人殷勤相问:你要归向哪里呢?答道:路漫漫,日已暮,学诗呢徒然有些惊人的句子而已——“谩有惊人句”,这一个谩字,于自嘲中显出沉着的自信来。她说她要像乘风展翅的大鹏一样,乘着这一叶小舟,随风直向那海外仙山而去。

5、其实,李清照也是“幸运”的,千年后,她的作品依旧被世人传诵。而生活的磨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坚韧的女子,在那样的岁月中,依旧坚持自己的“理想”。

6、年少时的她可以无所顾忌地迷失在藕花深处,沉醉其中。如今虽是旧时藕花旧时舟,情怀亦不似当年。

7、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8、然而聪慧率真的李清照,并不拘泥于庭院生活之中,从那篇最为著名的《如梦令》便能知晓。

9、李清照的成长,与她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是分不开的。李清照幼年,大部分时间是在风景如画,人文荟萃的家乡历城渡过的。大约在她五六岁时,因父亲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随父母迁居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她是在东京长大的。那时候,北宋统治阶级享乐成风,东京表面上仍极繁荣。李清照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由于封建礼教的禁锢,不可能像男子一样走出家门。接触整个社会。

10、春日里的一个早晨,庭院中一位少女荡完秋千起身,两手有些麻,却懒得去整理,在她的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涔涔香汗渗透了她薄薄的罗衣。

11、在同一年,李清照还写了《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2、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别怀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1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4、不久,赵明诚染病去世,那一年,李清照46岁,自此,她生活漂泊。期间,颠沛的生活遭遇,让他们曾经收集的大量书画基本散失。心灵上巨大的悲楚加上生活的无所依,她再嫁张汝舟。岂知,这第二任丈夫贪恋的只是她那些“书画”,在得知她身边并无多少收藏时便恶意相待李清照。

15、际遇造就了她的才华,她的成就。如果她的机遇在历史上不是现在这样,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千古名句了吧!

16、即使在今天,婚姻也是这样的,摆脱不了烟火尘事的侵袭、复杂人性的浸染,坦然承认这一点,不去强求完美,反而可能走得长远。

17、是大胆、豪爽、刚毅、洒脱的女丈夫;

18、此词大致是她十六岁所作,这是回忆一次溪边亭中游玩,日色已暮,仍沉迷于优美景色中,忘了回家,乘着夜色,掉转船头,却不料错入了藕花深处,急行船时,却惊起了一滩鸣鹭。这种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是当时李清照心境的写照,表明年轻时的李清照是过得非常愉快的。

19、归来的大雁,能否捎来期盼许久的信件?她怎会不明白,这不过是痴心妄想罢了。

20、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二、李清照的一生给我们的启示

1、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18岁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这段时期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

2、李清照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纵观李清照的一生,从一个深闺里无忧无虑的少女到最后颠沛流离的妇人,不论是哪种角色,李清照都自有一股气质在,让人敬畏称许,这就是李清照。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3、好一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绝妙之极,真可谓千古绝唱。

4、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绍兴二年,李清照在杭州再嫁张汝舟,婚姻并不幸福,数月后便离异,晚景颇为凄凉,卒年五十三。

7、到达江宁后的李清照,每每在雪日登城眺望,走在雪地上步履承重以此寻诗,周《清波杂志》卷八有云:“倾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艰,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满,屡写诗讽刺,曾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之句。

8、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9、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孙氏十岁时即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由此可知,李清照当卒于1151年之后。

10、此时,生活依然是悠闲舒适的,酒醒之后,知昨夜雨虽下得稀疏,但风却刮得紧,一夜沉睡,却没能消去残酒,问卷帘侍女,说是海棠花依然如昨日一样。可是,她知道,此等时节,应是绿叶繁茂,而红花凋零。一夜酣睡,细雨急风,残酒未消,绿肥红瘦,这心境有些许的沉闷,但只是闲适生活中的忧思而已。

1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12、李清照与赵明诚成亲之后虽然情投意合、你侬我侬,但婚后没多久,赵明诚走上仕途,也因此外出任职,短暂的甜蜜之后,他们常常处于分离状态。李清照不忍分别,在锦帕上写了这首词,赠予夫君。

13、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李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竟之功。金兵的横行肆虐激起她强烈的爱国情感,她积极主张北伐收复中原,可是南宋王朝的腐朽无能和偏安一隅,使李清照的希望成为幻影。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愤恨。

14、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活苦难,李清照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在《声声慢》中尽可体现。

15、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16、步入婚姻——觅得良偶、志趣相投

17、(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然贴切,李清照心中的苦闷忧愁可见一斑。)

18、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9、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由于家庭的影响,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她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20、(《声声慢》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三、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雨打梧桐,在风雨中败谢的菊花,想来也不会再有人采摘。冷清、寂寥、凄惨。不管是外界的氛围,还是内在的心境,全然围绕一个“愁”字。那哀愁,那苦闷,一个“愁”字远远无法了结。

3、这番情景,又因为曾经遇见或者在自己身上发生过而多了一层熟悉的味道,就像一朵羞答答的玫瑰,悄然绽放着,喜悦之情涌上心头。

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5、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她,词的艺术特色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6、她写的词通过她的成长可以见到词中含义的改变。一开始她生活于幸福的家庭,所以她当时作词多以明朗轻快为主色调,体现出家庭的幸福美满。随后在金兵入侵时,她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李清照夫妇在后来随难民流落江南。漂流他乡,多年收集的古籍字画也都部分丢失,这给李清照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极大的痛苦。

7、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8、四两句,由含蓄而转为纵笔直写,点明一切悲苦,由来都是“物是人非”。而这种“物是人非”,又绝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变化,而是一种极为广泛的、剧烈的、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的变化,无穷的事情、无尽的痛苦,都在其中,故以“事事休”概括。这,真是“一部十七史,从何说起”?所以正想要说,眼泪已经直流了。

9、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约在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至少73岁。

10、辗转流亡使得丈夫赵明诚染病而亡,李清照也只能继续流亡他乡。 由于国破家亡的双重打击,李清照精神已到崩溃边缘。

11、总是在悠闲的午后,阳光散淡地照进屋里。夫妻俩指着堆积如山的图书,猜某个典故、某句诗在某书的某一页,谁猜中了就能喝一盅新煮好的下午茶。这赌注看上去不吸引人,但两人玩得兴高采烈,以致连茶碗都打翻了,谁也喝不成。赢家总是李清照。

12、在本文下方留言,获得置顶的读者,赠送本文推荐的“大家小书”一本;转发文章并截图发送后台的读者,随机赠送“大家小书”一本,赶快参与活动吧!

13、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14、李清照早年作“词论”,倡导“别是一家”说,提出:词是“歌词”,必须有别于诗;词在协音律以及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应保持自己的特色。她的前期创作基本上是这一理论主张的具体实践。南渡后,李清照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她的生活遭遇、思想感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的歌词,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徊惆怅、深哀入骨。内容变了,情感变了,但是词的“本色”仍未曾变。这就是李清照歌词创作的成功之处。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李清照的成功,除了取决于真切的生活感受、深厚的艺术素养之外,还在于“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与“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李清照的歌词创作,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为南渡后作家树立了榜样。

15、《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凄凄惨惨山河破,冷冷清清家人亡。风住花尽尘土香,愁如春水泪千行。

16、从她的词句中我们不难发现,李清照并不是只知道风花雪月的女子,她骨子里,有一股“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须眉气节,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17、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8、“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19、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20、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四、李清照的一生是怎样的一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此时的李清照继续编写《金石录后序》,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还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完毕。

3、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4、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5、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6、就是这一句话话,让她觉得自己竟像一个笑话,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报国无门、学无所用,被一个小孩所嫌弃。原来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的人,而她却一心著书立说、传道授业。这世上没有一个读懂她的人,于是创作了这首《声声慢》。

7、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8、美不应该只有完整的美,还应该有破碎的美。

9、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10、写到这我不禁停下笔来,心想:这便是爱情该有的模样吧。可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料,忽闻金兵大举南侵,野蛮的铁蹄无情践踏中原大地,甚至把宋徽宗、宋钦宗都掳了去,史称“靖康之变”。所以岳飞愤而在《满江红》中大呼“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无国哪有家,这时在李清照心里家国之恨早超越了儿女情长。

11、李清照与赵明诚双双南下,行至乌江,李清照站在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回想起他无脸见江东父老,便诵出了《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此时的李清照情感已经发生了转变,由“凄凄惨惨戚戚”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时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弱女子,而是拥有爱国思想的豪杰人物。为何如此说呢,因为她将自己代入到项羽的胸怀中,所以才写出如此淋漓尽致的豪迈诗句。国破之时,家又亡。赵明诚不久急病发作身亡,爱情从此刻离李清照远去。

12、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

13、见有客人到访,她慌得顾不上穿鞋,穿着袜子就溜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害羞地跑开,倚门回头看,又闻见了一阵青梅的芬香。

14、李清照随丈夫屏居乡里,摆脱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远离了都市的喧嚣纷扰,他们在“归来堂”上悉心研玩金石书画,这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和无穷的乐趣。于是,他们攻读诗书而避开了烦事,过得安静而快乐,双双沉醉于美好、和谐的艺术享受和甜蜜的爱恋之中。于是,李清照写下了《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1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6、耳濡目染的熏陶之下,天资聪颖的李清照饱览群书才华出众,过目不忘出口成章,她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成婚以后更是夫唱妇和,吟诗作对,幸福愉快。

17、虽然李清照经历了常人所未经历的痛苦,但她依然从个人情感中走出来,关心国家命运。绍兴三年(1133年)五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激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怀故国的情怀。

18、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当年与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饱受打击,其写作转为对现实的忧患,因此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暮年飘零后,感情基调转为凄怆沉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9、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一系列的打击让她千疮百孔,形单影只的李清照漂泊至他乡异地。

20、由于家庭的原因,特别是父亲李格非的影响,李清照少年时代便工诗善词。

五、李清照的一生作文800字

1、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性向来缺乏自由,她们的一生大多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在家从父出嫁从夫老来从子,被剥夺自我的一生。她们甚至没有姓名,出名就更是无从谈起,而李清照算是异类。

2、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3、两人婚后小别,又逢重阳节,相思无聊,只好作个小词。初识闺愁的少妇口吻,本色当行。也可以看出家境良好,生活细节上的精致讲究。赵明诚看到这一则美妙的小情书,心中不服气,绞尽脑汁又写了十五首,和老婆的放在一起,拿给朋友看。朋友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就这三句最佳。”赵明诚就没脾气了。

4、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5、在这风雨飘摇的时代下,已故的赵明诚还被诬陷与金人有所勾结,李清照也随之被扣上了通敌的罪名。为了洗清自己的罪名,李清照决定把家中所有的铜器捐出,于是她便跟随着皇帝逃亡的路线,一路颠沛流离。

6、地址:和平区长白北路253号汇锦金融中心2楼

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8、金军向南攻击,李清照的丈夫在战争中不幸去世,李清照再次带着和丈夫收藏的残余的古书一路逃亡,却也不幸再次遗失了古书,这时候,李清照的词中多了流离失所以及古籍丢失的凄凉意境。

9、她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都说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然而她的诗,往往写得豪壮,有磊落丈夫气。项羽不通帝王权诈之术,行事鲁莽凶暴。但她思项羽,思的不是功业成败,而是项羽身上的骨气,那不肯包羞忍耻委曲求全的决绝,你可以说他蠢,但不能不承认,在生死关头,他是个英雄。李清照骨子里是向往英雄的。有些事,是知道必败,也不得不做的——这才是真正的豪赌,赌上自己的一切,只为捍卫灵魂。

1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11、是的,李清照一生好胜,柔弱外表下,藏敛着大鹏那高飞的羽翼,有着赌徒般强悍的决心。这是才女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女人仅有的狭窄空间里,挣出自己的天宽地阔。哪怕肉身伏倒尘埃,也不肯把独立的灵魂和飞扬的心性输出去。

12、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13、作为婉约派词人的李清照,她的词在艺术上的特征是以曲折、含蓄的手法表现作者内心的忧伤。试举她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做例:

14、除了写诗之外,李清照也开始填写词,她当时写的词已让她在词坛上崭露头角,有的词成了后世广为传诵的名作,比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便是一阕很有意境的词:

15、第二次风波因丈夫而生。在丈夫出仕五年后,丈夫的父亲去世,赵明诚也被罢免了官职。当时在蔡京主持朝中大事时,朝堂中皆笼罩在刑狱之灾的恐怖气氛下。当时失去父亲支撑的赵明诚兄弟接连锒铛入狱,不久这场风暴便过去了。然而赵明诚三兄弟被一起罢免了官职,赶出了京都,回到了老家。

16、为何说李清照是历史上伟大的女子呢?她的伟大之处在于推动文坛发展,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多的绝妙诗词,除此之外,我对她的伟大之处还有一些不同的见解,我从李清照的一生,看到的是与其他古代平凡女子命运不同的一面,她懂得爱,却不低眉顺眼,她心系家,却也情牵于国!

17、只是,李清照的父亲和公公,皆是谦廉官员,所以,赵明诚和李清照虽系贵家子弟,但家里也属于贫俭人家,赵明诚仍在太学读书,每逢初十五告假回家与他的妻子团聚时,常去当铺典质衣物,而后去热闹的相国寺市场,选购他所喜爱的碑文和书画。年轻的夫妇俩喜爱碑文、书画胜于对食物、服饰兴趣,他们经常沉浸在艺术文化的享受之中。李清照画像

18、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19、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20、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学苏绣有什么用途(关于苏绣的知识)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