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和赏析(中秋节的古诗词赏析)
一、中秋节的古诗词赏析
1、篇十:中秋节古诗词赏析
2、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4、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5、昔今这种对比古诗里还是常见的,“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过去听闻就该登楼观望洞庭水,可是不知为何直至今朝才有机缘登临,道出诗人生活无尽的无奈和生活的凄楚遭遇。其实白居易在对比中也在暗示自己无法主宰命运的无奈和感伤之情。
6、出自:宋代晏殊《中秋月》。
7、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8、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9、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10、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11、今夜在鄜州的上空有一轮皎洁的明月,我在这看明月,妻子一定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得思念远在长安的父亲,只是东悄悄,西瞧瞧看着天上圆圆的东西:真好看,像一轮白玉盘。香雾沾湿了妻子的秀发,清冽的月光辉映着她雪白的双臂。什么时候才能和她一起倚着窗帷,仰望明月,让月光照干我们彼此的泪痕呢!我不禁留下了眼泪,滴在了妻子的心中!
1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13、明月团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
14、最亲情的中秋诗词——《月夜》(唐·杜甫)
15、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16、译文: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下灵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17、这首诗如此极尽曲折的突出诗人贬谪的孤寂之情,尾联诗人细节化的再现秋风月光。过去的日子出现的“昨风一吹无人会”,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说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气之人了,照应诗歌前文对比的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这样的月光照在身上,却令人清冷至极,置身“湓浦沙头水馆前”环境里,心内却是清冷感,诗歌在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贬谪后面对十五明月带来的凄苦怅惘失落之感。
18、赏析:“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19、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20、天衬楼台笼苑外,风吹歌管下云端。
二、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和赏析
1、中秋时节人间歌舞,感情免不了叹人生苦短。
2、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3、今夜鄜州月亮,一定同样清圆,遥想闺中妻子,只能独自观赏。可怜幼小的儿女,怎懂思念的心酸?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何时才能团圆相见,倚靠薄帷共赏明月。那是一定月色依旧,就让月光默默照干我们的泪痕。
4、初生欲缺虚惆怅,未必圆时即有情。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6、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7、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8、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9、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
10、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11、我个人认为兽族不关1城2城3城都比较不错`开始步兵加先知可以杀尽对方小兵`2城狼骑科多`巫师`战术配合都不赖`3城牛头群补祭祀复活牛头`灵魂锁链`可以平分伤害`这些都可以是你的队伍走向胜利`
12、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13、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4、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15、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16、最多情的中秋诗词——《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17、露和玉屑金盘冷,月射珠光贝阙寒。
18、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19、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20、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三、中秋节诗句古诗赏析
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2、2节日往往最能集中地表现一个民族的习俗和欢乐。3莲花灯、羊灯、狮子灯、走马灯。我对走马灯最感兴趣,因为走马灯很漂亮,外形很别致,可以看见从里面很多不同的景象,十分有趣。5和我们中国人过春节做对比.然后在写出我国的宫灯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节日更具特色!6我最喜欢的是中秋节,因为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全家人开开心心吃着美味的月饼,赏着圆圆的月亮,还可以听老一辈将一些有趣奇妙的神话故事,非常温馨,非常有意义。7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全手打,望采纳,谢谢
3、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4、作者既标举了“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5、今夜可爱的月亮娇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月亮升起在东边?茫茫的宇宙空阔无沿,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
6、点评: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7、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8、最壮阔的中秋诗词——《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
9、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10、叹十常八欲磨还缺。
11、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1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1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4、✬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15、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1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7、译文: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18、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20、朝代:宋代作者:辛弃疾
四、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词及赏析
1、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2、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3、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4、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
5、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6、赏析: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当年当夜推想次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7、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8、月亮越升越高,已经在高空中看我们狂欢。它俯视大地,把光辉挥洒。洒在房顶、湖面、草地,细细地编织着一个幽雅迷离的梦境。
9、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11、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12、篇一:中秋节古诗词赏析
13、最伤心的中秋诗词——《绮怀》(清·黄景仁)
14、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15、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6、篇四:中秋节古诗词赏析
17、过水穿楼触处明,藏人带树远含清。
18、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
19、最著名的中秋诗词——《水调歌头》(宋·苏轼)
20、"溢“即满而外溢,凸显了清寒的程度,表现作者的思乡情重.”转“,月圆才能转,月圆却人不圆;转圆,周而复始,孤独寂寥,形象的表现出了此时诗人的孤寂无奈.月光如水,光华溢满了整个天空,像水银一样倾泻着美丽的姿态,和闪烁的星光练成一片,组成了一副美丽灿烂的月光曲
五、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及其赏析
1、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成就无比灿烂光华的高点,古往今来,留下多少中秋咏月名作,穿越浩渺历史长河,读来依然感人心魄。无论今夜是否皓月当空,都值得我们用那些最经典的中秋佳作,与孩子一起分享这美好的中秋之夜!
2、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3、孩子的梦想,让世界有所不同!小不点赞美大自然及生命之美,同时以儿童文学为媒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关爱儿童理念,特别是留守儿童。
4、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5、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6、最寂寥的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7、我一边吃着月饼一边仰望天空,只见天渐渐变成了深蓝色,有几颗稀稀的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不一会,月亮透过云彩探出头来。起初,月光很浅很浅,温柔得犹如一块透明的白纱笼罩大地。慢慢地,月光越来越亮,最后,一轮圆圆的明月像一个巨大的银盘挂在高高的深蓝色的天空上,天空刹时变得如同白昼。
8、俗话说,中秋的月亮圆又圆。今天是中秋节,又可以欣赏到这圆圆的月亮了。
9、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10、点评:诗人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以温馨开始,以无言结局。在诗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让人伤心至极?
11、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古诗鉴赏通常涉及较多的是抒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此外还有记叙(多用于叙事诗)和议论(多用于点明诗歌主旨)。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设问、反问、顶针(多出现在曲或词中)等,其特点和用法跟现代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大致相同。其他常用表现手法:烘托(衬托)、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衬乐情)、白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用典(化用前人诗文句子,引用神话故事,化用历史故事)等。。
12、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3、秋天,葡萄的功效堪比冬虫夏草,可惜很多人不知道(附清洗方法)
14、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15、欢迎企业/学校,共同倡导关爱留守儿童,为公益助一份力!
16、篇五:中秋节古诗词赏析
17、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18、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19、点评: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诗的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层层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细细品味,如尝橄榄,余甘无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20、篇六:中秋节古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