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祖师道友写的诗(道友编的魔道祖师古诗)

2023-03-10 07:39:48

一、道友编的魔道祖师古诗

1、天天就是天天月下忘羡秀上天,江澄与狗对愁眠避尘是把好剑陈情不仅可以吹笛子聂六块妃妃是江澄最喜欢的。

2、24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吗?

3、率性任意→意致纵横→横三顺四→四停八当→当务之急→急不择言→言为心声→声威天下→下笔有神→神谋魔道→道听涂说→说三道四→四大皆空→空腹高心→心花怒发→发扬光大→大喜过望→望岫息心→心殒胆破→破家为国→国富民强→强打精神→神短气浮→浮寄孤悬

4、历史上曾经烧炼外丹的古代仙真,他们都很长寿,如葛洪81岁、许旌阳136岁等,陈撄宁尚有90岁高龄,均可证明。古人留下的许多外丹著作,记录了他们烧炼外丹的过程,因为道教自古以来师徒相传的隐秘性,书中许多外丹术语的真实含义今人难以破译。须知服用外丹,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内丹修炼功夫,才能消化得了,否则欲利反弊。吕祖曾言:“不道未曾经水火,无常一旦临君身。”就已警示那些仅凭服用外丹希图长生的人们,未经水火的锻炼是有生命危险的。过去的封建帝王服用外丹妄求长生,其目的是为了企望永久性地骄奢淫逸,他们的身体早已被酒色掏空,根本失去修炼的资格,再去服用外丹,只会伤身促寿。

5、《周礼》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道教是贵生贵己、顺应自然天性的宗教。欲望作为人的天性,不可灭绝,也无法灭绝。试想,没有欲望的人,他将如何生存?如何适应环境?欲望不能压制,也无法断除,如同杂草,纵然拿大石压住,日久它仍然会钻出来。《道德经》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所以,道教从来不主张绝欲,而是要人清心寡欲。《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云:“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欲望并不是克制,而是引导,将一些过多的、非良性的欲望,用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使之减少,甚至不再萌发,从而达到“澄其心,遣其欲”,身心清静的安详状态。

6、三障者:魔障、业障、灾障也。

7、130道教如何给神像开光?

8、只羡忘copy羡不羡仙,说是天天就天天。清风明月晓星尘,傲雪凌霜宋子琛。忘羡一曲远,曲终人不散。管他熙熙攘2113攘阳关道,我偏要一条独木桥走到黑。江澄与狗对愁眠。只是自5261以为心若顽石,却终究人非草木。一身傲骨自前行,莲花一梦江晚吟。白衣冉冉4102温琼林,恶名昭昭鬼将军。霜华敛去君珍重,再无明月送清风。1653

9、人自从诞生以来,酒、色、财、气迷其心窍,思、爱、情、欲昧其性灵,内外皆假,全真尽丧。修道者如果有丝毫世俗的渣滓没有化去,纵然大道在望,也不一定能修成,因为祸根尚未挖尽。假如梦中酒、色、财、气不能染;恩、爱、情、欲不能牵,不动不摇,清清白白,明明郎朗,不为假惑,才见功夫。如果功夫再深一层,睡觉无梦,才是祸根挖尽。假如有一丁点儿梦扰,那就是尘根未尽。所以说至人无梦。睡觉没有梦的人功力极深;有梦的人功力未到;有梦但在梦中知道是做梦,功力已进;有梦而在梦中却不知道在做梦,功力全无。如果功力已臻极致,绝无一梦,则造化在手,虽睡如醒,虽死犹生。

10、外面的另一点是“阴魂”,由于众生妄念外散,神魂常在外面,为财色名利终生奔波不息,因此,阴魂也在外不在身。中间一点谓“色魂”,由于此魂投胎后,被肉体所困,一把钩代表肉体色身。

11、93道士戴的冠子有哪几种?

12、99道教的各种神明有什么区别?

13、《陈情令》改编自墨香铜臭的热门小说《魔道祖师》。以五大家族为背景,讲述了云梦江氏之主的故人之子魏无羡被献舍重生后,与姑苏蓝氏二公子蓝忘机相遇,一起寻找真相,挽救苍生的故事。

14、86什么是“戊不朝真”?

15、道教规定,逢阴历天干为“戊”之日(戊子、戊戌、戊午、戊寅、戊申、戊辰)不能焚香、诵经、朝真,不动法器,也不供斋设醮。停止一切宗教活动,谓之“避戊”。每逢“戊”日前天傍晚,宫观大殿门外必须悬挂“戊”牌,告示道众。此日名曰:“鬼哭日”。在民间,戊日不能动土,不能以粪便不净之物污秽地面,以免冲犯土煞。

16、女学生留过洋,见识多,对于这样的家庭并没有什么偏见。

17、人们睡觉做梦,见到喜、怒、哀、乐之境,富、贵、名、利之乡以为是真的,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18、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19、修行者每天坚持诵经,就是结“三缘”:仙缘、人缘、鬼缘。早上诵经结仙缘,则有仙真提携,中午诵经结人缘,则有贵人相助,晚上诵经结鬼缘,度化孤魂,有大功德。所以每天坚持诵经结“三缘”,何愁修道不得成就呢?

20、58天干和地支是什么?

二、魔道祖师道友写的诗

1、道教提倡敬仰神明是为了让我们记住神明修行、济世的风范事迹。关键崇尚的是那些为国为民的事迹和济世利人的精神,而不是具体的某个偶像。也可以说,道教里面有很多的先天神明都只是教理教义的化身。具象化表现是为了更好地让当时文化低下的社会底层信众所理解和接受。

2、理性的进取应当以知足的心态去制约内心的贪欲,《道德经》中说:“咎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足,往往导致人们违背自然法则去得到贪欲的短暂满足,而更大的灾害隐藏在背后。如同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大肆破坏森林植被、过度开采矿藏势必会令资源极度匮乏,从而引发各种灾难,这也正是没有适可而止的观念和知足常乐的心态而造成的。所以老子说:“知足之足,常足矣。”

3、门神,最早来源于《山海经》,其书记载,在东海的度朔之山上,中有一株大桃树,树下有鬼门一道,由神荼、郁垒二位大神把守鬼门。专门监视害人的恶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大神的圣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则二神即抓之喂虎。民间又多以秦琼、尉迟恭二位唐朝大将作为门神。源于唐太宗偶受冤魂缠绕,噩梦不断,夜夜不能安寝,于是秦琼、尉迟恭而为将军上前请命夜守于门,果然太宗得以安寝,于是民间多描绘二位将军的圣像张贴门上以作门神。而在道教宫观中则以青龙(孟章神君)和白虎(监兵神君)作为门神(另有些宫观将王灵官、赵玄坛二位神将奉为门神),塑其神像立于山门两侧,以镇守宫观。

4、156修行人为什么要戒酒色财气?

5、28洞天福地分别有多少?

6、89修道者饮食禁忌有哪些?

7、魔道小番外:繁花似锦:债务,温柔

8、五浊恶世,每一步、每一瞬间都是陷阱,无论是现世还是后世的,堕落的陷阱永远包围着每一个人。

9、魔:道教中的魔和我们平时在文艺作品中看到的魔是不一样的概念。道教中有魔王一说,当一个人笃定想要修道的时候,魔王就会时不时为其设置一些障碍,目的是考验此人的道心是否坚定。如果在重重考验中败下阵来,说明此人修行的机缘还不到;如果最终能够战胜重重魔考,诸天魔王就会联名保举其证圣成真。

10、作为一个真正想出家修行的道士选择师父很重要。而作为皈依居士,只要到道教宫观随缘拜认个道门师傅,办理皈依证即可,成了居士,就是道家俗家弟子。

11、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12、总体划分,道教的经文主要分两种方式传授。

13、本篇番外较短,这篇文就彻底完结啦,撒花撒花?

14、先天是命,后天是运,命好不如运好

15、山西永济的“永乐宫”(吕洞宾祖师);陕西户县的“重阳宫”(王重阳祖师);北京的“白云观”(丘处机祖师)。

16、132什么是晨钟暮鼓?

17、东岳泰山(在山东泰安)、南岳衡山(在湖南衡阳)、西岳华山(在陕西华阴)、北岳恒山(在河北曲阳或山西浑源)、中岳嵩山(在河南登封)。

18、希望时光渐远,我们初心不变;希望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小栈一直在这里

19、炷插于左,三炷插于右,三炷香平列并拢。(坛主拈香的方

20、金光瑶一天都围着聂小瑶转,看都没看他几眼。早上在被窝里还没睡个回笼觉,他就匆匆爬起来要喂孩子牛奶。喂完了给孩子换尿布,洗尿布,陪孩子玩,不知不觉就到了快吃午饭。金光瑶那架势就好像自己快下厨房去给孩子做吃的。喂完聂小瑶哄他睡午觉,孩子睡熟了还在旁边看着。这么一直到晚上,孩子睡了,金光瑶居然还和他一起睡!

三、道友自创魔道祖师诗词押韵

1、全真派的道士要求出家住庙修行,要求必须守戒,戒律有很多,初真戒(10条)、中极戒(300条)、天仙大戒。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娶妻,不能荤酒等。出家道士修清静无为,修心炼性。全真派主张性命双修,修炼内丹。

2、三清,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是所统天界的划分。而天尊的意思则是说,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

3、另外,道教还有专为坤道女众弟子制定的《女真九戒》:一曰孝敬柔和,慎言不妒;二曰贞洁持身,离诸秽行;三曰惜诸物命,慈愍不杀;四曰礼诵勤慎,断绝荤酒;五曰衣具质素,不事华饰;六曰调适性情,不生烦恼;七曰不得数赴斋会;八曰不得虐使奴仆;九曰不得窃取人物。以上九戒,不论出家在家的女众弟子,只要行持不退,便可免地狱之苦,长生善处,精进修奉,必能升天得道,名书紫府。

4、道教还把人体的五脏以“五行”来解释:肾为水,心为火,肝为木,肺为金,脾为土。所谓“相生”是:肾气生肝气,肝气生心气,心气生脾气,脾气生肺气,肺气生肾气;所谓“相克”是:肾气克心气,心气克肺气,肺气克肝气,肝气克脾气,脾气克肾气。

5、守一无人城,候一不归魂。——薛洋

6、魔道小番外:繁花似锦:认亲,找寻

7、23知足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吗?

8、129道教五岳名山在什么地方?

9、子孙庙:又称“小庙”。这种庙宇可以收徒弟,代代相传。但是不得悬挂钟板,没有传戒权利,一般不接纳别处道友前来挂单。假如子孙庙悬挂钟板,则称“子孙丛林”或“子孙常住”,具有半“十方丛林”性质,允许道友挂单。十方丛林:又称“十方常住”。这种庙宇悬挂钟板,日常作务以钟板为号令,具有传戒特权。但是不得冠巾收徒,由子孙庙收的徒弟前来挂单留住而组成道众,在丛林互相参学。因此丛林的道士流动性很大。现在道教的丛林,和过去有些不同。许多十方丛林,也在冠巾收徒。从前道士前往丛林挂单需要背诵道教经典,现在只要具备手续证明即可。

10、71全真道三大祖庭分别是?

11、早期道教庙宇,有“治”、“靖”、“庐”之称。现代尚有宫(如山西芮城县永乐宫)、观(如北京白云观)、庙(如河南省嵩山中岳庙)、庵(如四川省成都市二仙庵)、祠(如山东省泰山碧霞祠)、院(如浙江省杭州市抱朴道院)、洞(如辽宁省本溪市云光洞)、馆(如香港蓬瀛仙馆)、府(如江西省龙虎山天师府)、台(如陕西省周至县楼观台)、阁(如宁夏自治区平罗县玉皇阁)、殿(如上海市钦赐仰殿)等名称,其它还有室、堂、房、坛、楼、舍、池、岩等称谓。

12、《太上老君戒经》云:“不得嗜酒。”可见,道教的戒律中对酒是开许的。只要不过量,少许饮酒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通络活血,有一定的养生作用

13、为此聂明玦感到很伤心。

14、对于一般信众提倡的修行方式是:行善积德、济物利人,存善念、举善行,学习教仪、咏诵经典、礼拜忏悔等(比如奉行修德十益: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护持正法、九敬重师长、十爱惜物命)。炼气之类的修行方式都需要有正统师承,一般人自己练容易出偏,因此不提倡。

15、三会日:正月七日、举迁赏会。七月七日、庆生中会。十月五日。建生大会。三会日是三官大帝考核世间人功过之时。

16、这就使人们多生多劫以来,养成了攀缘、动念的习气。这种习气使你的心,从没有清静过,心总往外驰,心驰则神往。

17、人们和外缘世界产生关联的联结点在于一个“心”字,心上产生了欲望,所以才会被自我内心升起的迷障遮蔽耳目。道教中说,一念入天堂,一念归地府。所有执念,本都是自己的魔障。外在的迷障容易识破,却当陷入对自我、对修行的执迷中时,是否还能觉破此亦为修行的障呢?

18、109何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19、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20、154道教修行讲全真,则全真是何意?

四、魔道祖师道友自创诗搞笑

1、145平常人可以修道而成正果吗?

2、人生活在阴阳二气所构成的世界中,人本身也是由阴阳二气凝结而成的,由于周天列宿行度、地理方位的影响,从而受到命运、风水的桎梏。《西升经》中虽说:“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是前提是必须能够了解、掌握命运,并且有一定的方法改变命运,否则这句话便成为空谈。

3、魔道祖师广播剧,改编自墨香铜臭所著原创同名小说《魔道祖师》。但修鬼道不修仙,任你千军万马,十方恶霸,九州奇侠,高岭之花,但凡化为一抔黄土,统统收归旗下,为我所用,供我驱策!链接:提取码:o26h

4、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距今已有五千多年。但是,在之前远古时期的一些修道之士,大都是隐居深山密林,栖居洞穴茅庵,饥食柏子山楂,渴饮山泉流水,静心修炼,多则不过五人一起相伴,少则一人独来独往,行迹于山水之间,并没有形成具有规模的宗教。至东汉中叶,距今1800多年前,即东汉顺帝(西元126~144年在位)时,老君分身降于蜀都,授予张道陵《正一盟威籙》及《五斗真经》,张道陵(张天师)于四川大邑鹤(或作鹄)鸣山创立了“五斗米”教(入道信教的教徒必须交上五斗米),于是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道教,这个时候道教才正式诞生了。

5、戒衣,袖宽二尺四寸,袖长随身,黄色黑边,受戒时穿;

6、通过学道,可以察悟寻觅到修补内心世界的妙方,用以弥补人们残缺不全的心态,纠正凹凸不平的性格,使偏执不端的思路达到端正,将道俗思想观念的认识,互相容濡,取长补短,令知识不断的升华,为人处世的思想更加完善、健全。道学文化的精华我们吸收利用,内可以更好的调节心态,使人处事一定有所秉持,始终把持住做人行事的分寸。外可以周旋与事物,顺应社会,以客观、妥善的思维方式指导行事,不失和谐之道,达到乐知天命,知足常乐。

7、神符类,指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

8、如果你能回光返照,留心察觉自己,刚才起动的每一个念头,你才能觉知自己,念念都是分别。这是多生多劫,养成的最大习气。因此,要想接近道,首先要断掉分别的习气,因为道是没有分别的。

9、修行讲究实修实炼,即是从经典中明智。经典中有很多是先贤已经走过的经验总结,可以为我们这些后世的实践者提供指导性。从行为上实践,当将经典中提及到的理论付诸实行检验,这种“实践”囊括的面是很广的。包括持诵经文、克服己心、修养自身、以善心待人、举善行、言善语等等。也就是说,从理论中实践后,再反过来理解理论的方式。

10、修即是改变,有修正、修理和修除等意义。行是言行。那么修行,就是修正、改变我们的言行。也就是说,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作的不要作,不该想的不要想,就叫做修行。

11、考学升官类:《梓潼帝君本愿经》、《梓潼帝君应验经》、《南斗经》。

12、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随缘,也是自然的一种表现。顺应自然,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弱者随缘是由于无法改变外境,以致受到外缘牵缠,不得自在;强者随缘,是肆意妄为,受自身内缘欲望所控制,一旦遭受打击,将一败涂地。只有智者能够制己之内缘,同时灵活应对外缘。因为在自然变易中含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不变的就是自身的根本立场和原则。只有站定立场,抱定原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就不会被环境所迷惑、污染,反而会处处逢源,将任何环境都转化为对自己最有利的处境。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善于随缘的人,总会在人生处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13、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尘不做仙。落尽秋叶残冬雪,只为伊人灭掌缘。佛前一诺诺万年,只为再续三生缘。当年崖上酒如血,何人与吾祭人间。

14、十殿阎王为地狱的主宰,号冰心铁面天尊,系十方灵宝救苦天尊的化身,在地狱中救拔众生。即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转轮王。十殿阎王下携十八层地狱,凡是四生六道一切众生亡过之后,必将前往冥府,受十殿审判,善者生天享乐,恶者沉沦地狱受苦,受罪满足,则发配六道轮回投胎转世。

15、道是清静无为的,攀缘则是有为,有为就是在造业,造下业因,将来必因缘而生。因此,只要还存有攀缘之心,就背离了道,就出不了六道轮回。

16、62献神供品有些什么礼仪?

17、35信仰道教就能够发财、免灾吗?

18、世界,最可笑的就是求别人救之人了;请问,别人为什么要救你?别用所谓的慈悲来忽悠,所有的业,最终都是自作自受的,没有人能替代你。

19、151道教在内丹修炼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书籍有哪几部?

20、被雷劈醒的道友,休说无报应,苍天放过谁?

五、魔道祖师 诗

1、人,总有一种可笑的想法,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欠了他的。你自己随着自己的业力投胎而来成为人,本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你成了人以后,造愚蠢之业、失败之业、竹篮打水之业,又与别人何干?

2、善男信女到宫观烧香朝真,一定要谨慎从事,要念念存诚,出言吐语纯洁静雅,不可戏耍玩闹,言行不可有轻祖之意。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大殿,从左右两侧进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进殿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于殿堂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于大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拱手站直,以示恭敬。

3、修道不可以不修德,犹如阳不可以无阴。学道之人若不先积德,鬼神所恶,常有内魔蔽塞人心,不能深入。古代的圣人,必先修道,而后修德;古代的贤人,必先修德,而后修道。圣人修道直趋彼岸,修道容易,所以先修道而后修德,以德全道;贤人修道,必须有为,修道艰难,所以先修德而后修道,以德扶道。

4、宫观是对道教庙宇的通称,简称“道观”。宫观是道士修行、供奉、祭祀神灵、做道场、传教的活动场所,是道教中道宫和道观的合称,也泛指其他道教活动场所,如庵、台、洞、祠、庙、堂等。

5、因为你头脑里的障碍太多了,多如河沙,障碍着你不认识道。当你头脑转变后,道也就自然显现了,因为道本来就在万事万物之中。

6、147道教一些得道的祖师为什么还羽化的那么早?

7、东王公,又称东华帝君,或青童君、少阳帝君、元阳父扶桑大帝,为先天阳气凝聚而成,在天下苍生未始时,生于碧海之上的方诸山,创造万物,在东方主理阳和之气。西王母又称瑶池金母、龟台金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乃是西华至妙洞阴之极尊,居住于昆仑山西麓,是女仙之首。东王公与西王母共同主掌天下仙籍,凡男子成仙必要先拜谒东王公,女子成仙则须拜谒西王母,方得升九天,入三清胜境,面见元始天尊。

8、灵宝天尊又称太上道君,是元始天尊的精气所化生,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其母洪氏身中,于母亲身中先琼胎玉府,道君于其中凝神修炼三千七百年,在郁察山浮罗丹玄山脚下诞生。道君长大后,启悟道真,期心玄妙,在一株枯桑树下,精思百日。忽感元始天尊下降,传授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于是道君跟随元始天尊游历十方世界,宣讲道法。不久,道君得证道果,元始天尊赐予道君太上灵宝天尊之号,居住在上清真境禹余天中,又将金科宝箓、三洞仙经,付与经师郁罗翘真人,传教于十方世界,万国九州。夏至日为灵宝天尊的圣诞。

9、注:文同时在LOFTER发布,由冬青叶自行发布,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关注一波。

10、66道教神仙怎样称呼?

11、《陈情令》中的“陈情”是魏无羡一品灵器的名字,“令”的意思是“发号也。号令者,集而为之。”“陈情令”就是说陈情一发号施令,就会集结大批凶尸,用来形容魏无羡自行修炼成魔道祖师之后的技能,就是因为这个技能,使得他不能被正道所接受,这是一个分水岭,自始魏无羡开启另一段刻骨铭心的前世今生。

12、80道教如何看待堕胎?

13、韭:伤肝克木气,肝火旺盛容易动怒伤情。

14、在为人处世中,柔弱也是保身之良策,老子曾经给他的弟子们举了个例子,他张开嘴,让弟子看他的牙齿和舌头,牙齿坚硬,却都已经掉光了;而舌头柔软却还存在。深刻地表现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人的一生中,能够做到处事圆融,做事游刃有余,那么就能躲避各种与自身不利的敌害,从而达到全身保命的境界。

15、不是的。既然选择信仰道教,千万要把占小便宜的心理丢开,不管是入世法还是出世法,都没有不劳而获的。道教是务实的宗教,要求得世间的荣华富贵,必须立志上达,自立自强,才能达到目的。要想到无病延年,必须要用“修行”这一手段,将命运进行改造。道教有种种的法门,适合于各种根性的众生。众生依之修持,必能成就大道。但任何修持法门都是一条路,路在脚下,自己不愿走,神仙也没办法。只有自己去实践,去体验才会有效果,否则,仅仅靠“信仰”,不靠修行、积善去改造命运,只是逢初十五以及斋、节日去烧香求神明保佑,或者算命打卦卜问自己的财运等,这并不是正统道教所教人做的,而且也不容易达到满意的成效的。

16、因五逆十恶之业,而成业障。

17、另外,同道人打招呼,不能用“合十”礼仪,而要用“拱手”礼仪,拱手就是两手抱拳;不要直呼道人名讳,应尊称“某道长”、“某师父”;不要和修道人拉家常、谈俗事,道教修持贵在清静,不要扰乱人的道心;不要问修道人以何为生,不论全真正道人自有道人活计,不用操心;不要问道人的家庭、亲人、婚姻、儿女,这些更不是要关心的问题;不要问道人的经济来源和收入,这在一般人交往中也是忌讳询问的。

18、聂小瑶和女学生结婚了。

19、忘羡一曲远,曲终人不散。

20、142修道一定要出家住在道观里吗?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三亚的朋友圈怎么发(去三亚发的简单朋友圈)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