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作品赏析和评价(关于李清照的文学短评)

2023-03-18 12:42:36

一、关于李清照的文学短评

1、与河南春晚、《元宵奇妙夜》弘扬国风之美、宣扬大国风度、树立文化自信不同,河南卫视今年的《清明奇妙游》更为“内敛”,画面以饱和度较低的青、蓝为主色调,在整体色调上同以往的鲜艳明媚有明显区别,使人一望便能联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诗句所描绘出的画面,体现出“清明”具有跨越自然与人文两个维度的节日特殊性,展现出中国文化除博大、辽阔、恢弘之外厚重而深沉的侧面。

2、在中国古代,社会环境对于女性文人并不那么友好,对于寡妇也实在算不上宽待。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用“落木”与“长江”,借景抒情,抒写满腔悲愁。以“落木”写落叶,这无穷无尽的叶,这无边无际的愁,写深秋树木,寂寥肃杀,而后一句的滚滚长江则更为深沉,诗人对时光一去不复返,永远向前,便借这不尽长江抒写。这颔联,对仗工整,实属佳句,为后世文人所传颂。诗人以出神入化的笔触,道尽壮志难酬的哀愁。

4、青山绿水,衣衫翩,是那诗酒为伴的李太白吗?杯酒之间便留下满纸华章。

5、而现代词学家王仲闻编著的《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提出了不同意见:“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而李清照之父称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见芜陋。《琅嬛记》乃伪书,不足据。”

6、是时候下山了。那山顶的风太冷,已经不是他这个年纪可以承受的。

7、她用手中一支笔,描写和勾画真实的自己,竭力反驳世俗成见。在她中年之时,宋室倾危,她不像一般的闺阁女子不问世事,反而像男子一样赋诗言志,而且立场往往比男性更加坚定。她写下:

8、文学短评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主要是评论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9、艾朗诺:《导论》中那句话的意思是,我想利用李清照的个案来扩张女性文学批评。因为在欧美学术界,对于女性文学,一直以近代与现代欧美文学作为研究对象,很少包含东亚文学,而更少注意到古代或中古的东亚文学。换句话说,女性文学批评这个领域至今范围很窄小,我希望让它广阔一些。另外,我那本书出发点并不是“要用女性文学批评的角度来分析李清照”,更确切地说,我是受到一些当下女性文学批评的影响,然后重新来思考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性词人,或者说,我想利用近来女性文学批评的看法,尝试看看,能不能把李清照从男性文坛的环境中抽出来,让她得到自己的空间,而不光以男性的标准来衡量她。

10、时间的流逝荡涤耳边,仅仅留下江边的孤舟与哀叹,进谏受阻,你翩然而去,却留下了慷慨激昂的天籁之音。

11、有人说,她的流芳百世只因才情无双;有人说,她的成就只得力因世事无常。

12、接着的四字短句,字字铿锵,似从先前的小意温柔中撕裂而出,更觉夺目。“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世间仙境也大抵如此吧。仙人的莅临,飞鹤虎兽的登场,也只是化为虚梦,梦境的美好在梦醒之时显得如此残酷。但他是李白,是那个肆意潇洒的酒中仙,如若这般被现实击倒岂不太过懦弱,所以才会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的千古名句问世。

13、此书中文版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引进,于今年3月出版,其中诸多新颖观点颇受学界关注。近日,艾朗诺教授接受《文汇学人》采访,并就若干商榷意见给出回应。

14、后记:讲完《渔家傲》和《如梦令》,领学生对李清照进行了主题阅读,学生对婉约词宗有了初步的了解,喜欢李清照的学生,又在对易安词细细的品读……

15、七组叠词,在她之前,绝无仅有,这样的愁,也道不尽,说不完,欲说还休,愁已在这叠词中久久不散,余韵悠长。

16、在《声声慢》中,我看到的是书生误国。

17、由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她当时享有声名的复杂处境,才华无法脱离性别和所谓的名节被加以评判。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同时代人对她的文学创作的评论,无疑是很不公平的。

18、而文章的谋篇布局也是十分巧妙的,前四句写出自己的天性与以往人生道路的冲突,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并交代了归田的原因,后四句写道虽然误入尘网但本性难改。之后的八句描写归田后的生活,“方宅”“草屋”整体勾勒,由“榆柳”到“依依”由近至远,“狗犬深巷中”以动写静,“户庭无尘染”由景及人,“久在樊花里”作为结尾呼应了开头。

19、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和白居易《琵琶行》为例,写《评〈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隐逸情怀》和写《有感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隐逸情怀》自是不同,而写《评“琵琶女”的自诉身世》和写《有感于“琵琶女”的自诉身世》也大有区别。

20、关于易安诗文,说她的诗作也像她词作一样,很多是后人辑得是对的,但她的散文却不是,多半很早就有人引用,甚至她还在世的时候已经有人引用或注意到。《词论》就是其中一篇。早期的《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引用了全篇,后面附上胡仔的评语。胡仔是当时的学者,在诗词方面很有学问,所以这篇属于李清照的可能性很大。这情况与现今归属于李清照的词作大半是几百年后(明代中期或晚期)才出现这情况,差异极大。

二、李清照作品赏析和评价

1、是,她是才女,但她难逃“女”。她有报负,她追逐梦,但她是一介女子。

2、点评:本篇文学短评,以小见大,极好地处理了文学短评中“点”与“面”的关系;选取《声声慢》中的原句进行叙述,并且做到了叙议结合;结构上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形式,条理非常清晰。

3、师评:没有一个男生对李清照的评论,如此细腻,喜欢!

4、叙议结合。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同论点、材料同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同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

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这是第五次,即最后一次出现“月”。这里的春江秋月泛指一切美好事物,与琵琶女倾诉往昔快乐相似,两人都曾拥有春花秋月,而如今都漂沦至此,衬托出两人身世遭遇共性,也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苦闷。

6、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7、曲终人散,仍存半轮茫茫江月,照得秋月无波。

8、《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满尘埃,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

9、阅读与写作原本就是弓与箭的关系,阅读乃写作之源头活水,写作为阅读之表达实践。离开阅读的写作,闭门造车;离开写作的阅读,空中楼阁。于是新教材在每个单元完结时,都会有一个写作任务,比如第一单元“青春情怀”的片尾曲即要求书写青春诗集。

10、但是,李清照在词论中却说柳永的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意思就是,柳永的词虽然唱出来好听,但都是些俗不可耐的淫词艳曲,终究是难登大雅之堂。

11、学写文学短评(教师版)

12、河南卫视立足于中华文化传统节日,秉承“依托文化、构思精巧、技术赋能、制作精良”的创作理念,相继推出了《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奇妙游》《端午奇妙游》《七夕奇妙游》等一系列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电视节目,一方面既彰显了基于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路径,从而引发广大观众好评,并取得良好传播效果,以至于让河南卫视也屡屡“出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呈现主要平台。2022年《清明奇妙游》如期而至,果然不负期待,在继续承载文化基因的现代展示的同时,更让古时文明的雅俗流韵通过文化赋能的方式呈现出特有的“中国式”浪漫。

13、吕思勉:北宋女词人,则有李易安。……夫妇皆擅学问,长诗文,精金石,诚一代之才媛也。易安诗笔稍弱,词则极婉秀,且亦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者,实倚声之正宗,非徒以闺阁见称也。(《宋代文学》)

14、对同一作品,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认识,获取不同的短评写作角度。要想写好文学短评,一定要精心选择好角度,切题要小。选择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所心得的、把握得最准确的、能够评好的角度来写。

15、李清照评价秦观之词:空洞无实,透露着穷酸气。

16、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7、文学短评不是读后感,它属于评论体。文学短评的写作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紧扣作品,侧重于客观评价作品思想艺术的优劣高下。

18、一般来说,诗歌的意象意境、章法结构、妙字佳句等,往往是鉴赏与评论的重点,譬如《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村居图”,《登高》的起承转合,《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名句,《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景情相生,《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的九组叠词。

19、秦观《减字木兰花》“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以及郑文妻孙氏《忆秦娥》“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此外还有唐人李益的一首七绝诗与此词也很相似,诗题为《写情》:“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20、((1)题目以小见大,极好地处理了文学短评中“点”与“面”的关系。《琵琶行并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无论是其细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还是曲折动人的情节,无不为后人所称道。本文着重选取了音乐描写这一方面,足以体现作者选点的精心独到。)

三、关于李清照的文学短评800字左右

1、“入世”与“出世”

2、但在她生活的时代,世俗的社会价值观对于“女性写作”这件事,始终是持否定态度的。

3、《琵琶行》,一首千古绝唱,出自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本是京城官员,后被贬为江州司马,心情自是不平。在一个枫叶荻花的晚上,在诗人送客之时,忽闻水上响起了优美的琵琶声,婉转悲凉的琵琶声触动了白居易内心的悲伤,于是便找到了那位演奏琵琶的女子,邀请她更坐弹一曲。在再次倾听琵琶曲时,白居易得知了琵琶女坎坷与悲凉的身世,让他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感,于是写下了这首《琵琶行》。时隔千年,人们或许会称赞白居易的诗艺精湛,才华横溢。但在我看来,这首绝唱的魅力更源于琵琶女。

4、正文第五章探讨李清照历经巨变后的写作状况。历经坎坷后的李清照迎来了她文学创作的丰收期,这段时期成为她一生中最高产、最具创造力的生命阶段。除去继续作诗填词,李清照还转向了文章和赋体创作。此时期作品的一大显著特色在于其公共性面相。无论她是在频繁地陈述当时的政治、军事议题,还是在书写日常消遣及娱乐,李清照都设想了一群理解她的读者:她把自己写进文学,指涉自身的处境与意图。她采用了全新的表达范式。身为文人的李清照最终摆脱了那股沉重的羞耻感,通过全新的途径将自己重塑为一个自信而有持守的女性。

5、要想写好文学短评,一定要选择好角度,切题要小。

6、常跟靳哥开玩笑,“新教材同志”这是要训练孩子们练就十八般兵器呦。

7、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院长

8、文汇:历代选家在具体选目上必然有所偏好,您对《乐府雅词》和《草堂诗余》《花庵词选》《阳春白雪》《全芳备祖》五种早期词选的选目作了比较考察,这些词选的选目高度重叠,但也有不同。您认为流传甚广的忠于丈夫的李清照形象影响了易安词在词选中的面貌。男性选家遇到极为罕见的女性词人时,他们会被词集中那些与主流相一致的女性形象作品所吸引,这个主流当然是占压倒性多数的男性作家决定的。这个论述是否可视为您在本书中试图贯彻的女性主义批评角度?

9、我读《归园田居》(高一8班徐子仪)

10、雨丝和情思、愁思有相似之处,其实是诗人想要借迷蒙霏微的雨丝表现情思、愁思之纤细、轻柔,如“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里的”风雨“均隐喻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表达了词人的家国之情,以及风雨之中凄冷飘摇的愁情。

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2、写文学评论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

1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想必,这七组叠词是大家最为熟知的。《声声慢》这首词,写于李清照晚年南渡之后,那时的她,国破家亡,命运悲惨。

14、朱东润: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有《漱玉词》五卷,今存一卷。词格抗轶周柳,其论词之言,见于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15、词人在“寻觅”一番后,什么也没得到,因而感到“冷冷清清”,境界更加凄寂。“冷冷清清”侧重写词人的状态,既是她闺房独处清冷环境的描写,又是她抑郁寂寞、心事难照的心态描写,四字既明写环境,又暗示心情。“凄凄惨惨戚戚”纯粹描绘内心感觉,是她坐卧不宁、衷肠难述的悲凉心境的形象化描写。“凄凄”是外在环境与内在凄恻心情相联结的关键,承上启下。“惨惨戚戚”重在内心的诉说,中间用一“凄”字做媒介,由浅入深,文情并茂。

16、我们每一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想要做自己,想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但又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心无旁骛,一直向着自己的那条对的道路而去呢。

17、写文学短评,要注意“评”(评论)和“感”(读后感)的区别。尽管文学短评和文学作品读后感都属于议论文,但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前者重“评”,属于评论体,侧重于分析评价作品思想艺术的优劣高下,带有客观评价的色彩;后者重“感”,属于引申体,需要在写作时结合本人实际,联系社会现实,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收获,主观感发的色彩更为鲜明。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为例,写《评〈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隐逸情怀》和写《有感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隐逸情怀》自是不同,而写《评“琵琶女”的自诉身世》和写《有感于“琵琶女”的自诉身世》也大有区别。

18、在这过程中,李清照结识了张汝舟,并受到他的诸多照顾。

19、这首诗内容丰富,大胆而夸张,有着奇特的构思,构成了浪漫主义情调,虽然有“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为消极的思想,可其格调在李白笔下,却是昂扬振奋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亢的反抗气概流贯其间,让人感觉不到太多的消沉之感。

20、以西汉东汉隐喻北宋与南宋,并且表达了自己认可嵇康,反对王朝篡位,批判当时刘豫投降金朝建立“伪齐政府”一事。

四、关于李清照的文学短评800字

1、在所有词人中,李清照对黄庭坚已经是最为嘴下留情了,但也是毫不犹豫给了差评:“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意思就是,黄庭坚的词倒是内容充实,但小毛病太多了,就像一块有了瑕疵的美玉,价值自然大打折扣了。

2、整首诗虚实结合,让人身临其境,一手反衬用得恰到好处。梦境中有仙人陪伴,仙兽齐鸣,现实却是处处碰壁,两者一对比,高下立见。这强大的反差使人更加厌恶控诉现实的残酷,向往诗中的美好世界。李白这诗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思想感情。一首诗,诗人从初期的陶醉向往再到沉浸,再到人生日梦、怅然若失,最后到释怀、及时行乐追求自己的个性自由。全诗情感跌宕起伏,内容天马行空,是极具李白色彩的一首诗。

3、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文艺节目创作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清明奇妙游》匠心造艺,镌刻中华传统文化,雕琢西园雅集图中的宋代名人,巧用视听特效,再现歌舞情景,打破高雅文化与观众的距离感,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使观众在享受视听艺术带来的冲击与震撼的同时,领略传统“清明节”深层人文内涵与精神意蕴,启发观众对中华大地璀璨文化的自信心。

4、最后,谈一谈诗作的写作风格,为什么要最后讨论这个?写作风格不出所料的还是豪放的词风,符合苏轼以往的风格,但又和辛弃疾的悲壮不一样,虽然在文中苏轼拿自己与当年的周瑜相比差距甚大,人生尽是不如意,但最后一句“一樽还酹江月”写出了作者将酒洒在地上,表现了自己的洒脱与宽慰,并没有将悲情一直延续下去,而是重新点燃了对生活的热情,抛弃了悲伤的情绪,这是我最喜欢这首次的一点,即使不受重用、妻子早亡、早生白发,却依旧没有对生活自暴自弃,而是一转词风,变得积极起来。

5、《归园田居》白描手法短评(高一9班沈乐妍)

6、她还写下脍炙人口的一首:

7、如果妻子无论什么原因告丈夫,妻子首先就要坐牢3年。

8、“三杯两盏淡酒”,是一种反衬,以淡酒衬浓愁,愁之浓重,连酒也无法排解;身冷心冷,再烈的酒也平淡无味。可见愁之深重,心之凄冷!

9、白居易的“歌单”

10、欲做冲天飞,已到天尽头

11、敬今朝:表达创新,活化传统文化

12、最后是最重要的“情”。“情”有多么重要呢?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可见一斑。文中写道——为情造文、约而写真。作者正是在满心忧愁,前途无望时写下的这首诗。与“为赋新词强说愁”时的矫揉造作可是截然不同了。我们现在读杜甫的《登高》仍能在字里行间读出杜甫的愤慨与无奈,这就是“情”的魅力所在。

13、此外,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不论过错在谁,此类情况下女子很有可能会面临两年的牢狱之灾。

14、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15、相信坚持阅读,一定能有所提升

16、“天高”二字是静。天空广袤高阔,唯有风声猿鸣穿梭其间。猿之“哀”与风之“急”,在这静态的景物烘托下显得更加突兀;天空之广大空寂,也因这唯二两种声音而显得格外突出。更巧妙的是,两种动态的景物形成了沟通:急风搅乱了猿声,同时也承起这声声哀鸣,将它送得更远。

1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诗,道尽的是千古文人所常面对的怀才不遇之苦,也是身为文人的铮铮傲骨。李白,世人皆称他为诗仙,有着“谪仙人”的称号,连杜甫都甘愿做他的头号粉丝。他生于盛唐却依旧求职无门,唐玄宗的一时恩宠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一场空。被排挤出京后,他即将由东鲁游历南越,由此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18、他们在评定她词作的才华时,总是不免要强调一下:可惜是个女子啊!李清照在经历了再嫁、离异的风波之后,名节方面的问题便成了她的又一层累赘。于是,评论者又会忍不住再强调这一点:可惜她名节有欠缺啊!比如宋代王灼的笔记就很典型,既赞许她“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词采第一”,又评价她“晚节流荡无归”。

19、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唐诗中七言歌行体的扛鼎之作,诗歌在叙事情节、音乐描写、抒情方式(情景交融)、人物塑造、行文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堪称经典。如果你要写一篇短评,你准备怎么写?

20、巜浣溪沙》绣暮芙容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五、关于李清照的散文

1、老人酌了杯酒,送到嘴边欲饮,忽的想起他的病。

2、《声声慢》在抒发词人情感最为传神,而情感的抒发,更让人叫绝。亡国之恨,冷清凄惨。

3、下阙以“遥想”二字开头,转向具体怀古。“小乔初嫁了”,一句看似多余,实则侧面写出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后“羽扇纶巾”,运用了外貌描写,写出了周瑜的儒将风度,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更是写出了其从容潇洒、指挥淡定自若,突出了他的风采和才能。同时词人由古及今、从人到己,道出自己有志难伸、事业无成的悲恨之情。思想由开朗转入低沉,迸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

4、第五天的福利又来啦,这也是我们世界读书日福利的最有一波咯。名额有限,先到先得啦!!

5、两三盏淡酒,怎比得上他,夜幕降临风渐急!历来古人对“浊酒”情有独钟,诗人杜甫在《登高》中沉吟“潦倒新停浊酒杯”,范仲淹亦通过“浊酒一杯家万里”抒发对家乡的思念,而词人李清照却“不走寻常路”,另辟蹊径,选用“淡酒”,其表现力不输“浊酒”,甚至优于“浊酒”。酒不浓而愁情却如江河连绵不断,此处“淡酒”亦是说明再浓的酒也无从排解词人内心的愁,这也正应了那句“借酒浇愁愁更愁”。词人内心的思念哀愁也在这“三杯两盏淡酒”中愈饮愈烈,最终成为悬在词人心头的“意难平”。“淡酒”这一意象可谓本词的第二大亮点。

6、识特征:激趣导入,了解文学短评的定义、特征

7、析实例:实战演练,布置写作任务

8、写文学短评,还要做到“叙”和“议”的有机结合。文学短评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是叙议结合、以议为主,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叙”指根据评论中心用自己的话有针对性地概述、简介、引用作品内容。“议”包括分析和评价。“分析”是对作品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的有关特色逐步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文学短评的中心论点。文学短评在“叙”和“议”之间应做到先叙后议,以叙带议,精叙详议,叙、议、评这有机结合,夹叙夹议,评析结合。有些同学在文学短评写作时,往往重叙轻议,甚至以叙代议,把文学短评写成文学作品的“内容提要”,这就颠倒了“叙”“议”的关系。

9、“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10、她的酒杯里,盛满了孤独。霜染青丝,雨湿流年。她不哭,亦不笑,所有的形单影只,仿佛都变得遥远。

11、此外,一篇好的文学评论要有新的角度,独到的见解和认识,表达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12、写给“新教材”同志系列

1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4、答题时当然不必如本文一样逐字具体分析,但要求能敏锐感觉到画面的特点,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有条理地分析诗人如何运用动静结合,如此运用有何效果。明白了这一点,再遇到类似的题目时,就不会束手无策,不知从何答起了。

15、⑤不仅如此,音乐又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琵琶女身世飘零的命运,白居易政治上遭受打击、贬谪偏远的不幸,都不是偶然的。由于命运的相似,两个萍水相逢的艺术家才可能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中,一个重弹,一个重听。诗末六句更是写出了悲凄的乐曲,声声扣人心扉,满座皆泣,尤以诗人最是心潮澎湃,以至泪湿青衫,难以自已。声声乐曲、滴滴泪水,将两位艺术家对人生、社会的一腔激愤不平尽情宣泄,长诗就在这浓重的感伤气氛中被推向高潮,戛然收束。(4)(5)

16、此时杜甫已身处暮年,离去世只有最后的三年,他再也无法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抱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如残烛般渐渐燃尽,而长江却无穷无尽地流淌下去,不由发出个体生命短暂,宇宙永恒的沉郁悲壮之慨。纵使是抒发个人悲之情怀,他也不同于李清照所写下的闺阁闲愁,而是融入哲思理趣,字句中尽显其宽广的胸怀与眼界。

1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8、问题1:你认为该短评最出色的地方是什么?

19、荷花凋零,香味已散,竹席的冰凉,渐入了你的体,你的心。你只身一人,泛一叶轻舟,正惊异于鸣嘤嘤,心中却不觉涌上了一股酸涩。这相思之苦,睽违之痛,才从眉宇间褪下,却又缠绕在心头。此时的你,不再幸福。这时的你,被烦恼攻心。

20、要注意处理“叙”“议”关系——“叙”为轻,“议”为重。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白居易被贬后积极的诗句(白居易被贬后的心态的诗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