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写的诗词(苏轼被贬谪的诗)

2023-03-18 12:42:55

一、苏轼被贬谪的诗

1、颠沛流离的苦涩人生不仅没有让苏轼意志消沉,相反让他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2、苏轼是北宋的著名文学家。他从小“奋厉有当世志”,从仕四十年,足迹遍及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南京、颖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常州等地,不管到哪里,苏轼都把自己的人生踪迹融入当地。本期文章将带领您追随苏轼的足迹,重温苏轼的人生之旅。

3、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4、名望: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创一代诗歌新貌;在词方面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苏辛‛并称。苏轼的书法、绘画皆善,在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5、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x0d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x0d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

6、颔联“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即故乡的山水,让我在这里忧思成梦。地名叫惶恐滩,更是让我倍感忧伤。谐音双关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让它饶有趣味,还让苏轼内心的情感变得细腻起来,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或许后来文天祥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便是受苏轼这里所启发。

7、今天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方体会到欧阳醉翁词句中所描绘的,山色若隐若现的景致。广阔的水面十分明净,山峰翠绿的影子倒映其中。

8、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

9、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著名的《猪肉颂》打油诗:‚黄州好猪肉,价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里的‚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就是著名的东坡肉烹调法了。苏东坡后来任杭州太守,修苏堤,兴水利,深受百姓爱戴。而这‚东坡肉‛也跟着沾光,名噪杭州,成了当地的一道名菜了。

10、苏轼的生平与创作可以按以下两个时期来阐述:

11、这首《满庭芳》词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但从词中表现的内容和抒发的感情看,须是苏轼受到重大挫折后,大致可断为写于贬于黄州之后,当是宋神宗元丰三年之后几年内所作。

12、只有苏轼例外,他有一首《初到黄州》:

13、其以诗的内容入词。

14、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15、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萧萧,布谷声声。

16、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17、自己都感到好笑,一生都为谋生糊口到处奔忙,等老了发现这一生的事业很荒唐。长江环抱城郭,深知江鱼味美,茂竹漫山遍野,只觉阵阵笋香。

18、他的弟弟苏辙曾去看他。苏辙生平中有记载:元丰五年(1082年),苏辙沿赣水至黄州,与其兄苏轼相聚,一道游览了黄州及其对江的武昌西山。1079年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黄州,直到1084年才离开。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

19、王直方:东坡尝以所作小词示无咎、文潜,曰:“何如少游?”二人皆对曰:“少游诗似小词,先生小词似诗。”(《王直方诗话》,《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二》引)

20、这一年的上元节,有几个老书生来看苏轼,问他,月亮皎洁,要不一起出去走走。

二、苏轼被贬写的诗词

1、且看后两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反忧伤情调,以久惯世路的旷达来取代人生失意的哀愁,自我解脱力是惊人的。

2、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

3、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4、☆况周颐《蕙风诗话》:‚苏长公提倡风雅,为一代山斗。☆陈师道:‚子瞻以诗为词。

5、以往的词内容多局限在‚花间‛、‚樽前‛、‚闺阁‛,词境小、狭、深;而苏词则以开阔高远的境界入词,把词从景到情都塑造成壮观的风格,故苏词表里俱刚大。在词史上,李煜柳永对词开阔之在深,苏词开阔之在大,故词境之大自苏轼始。

6、此生已觉都无事,今岁仍逢大有年。山寺归来闻好语,野花啼鸟亦欣然。

7、而且贾易等人此举用心颇为险恶,皇帝驾崩,臣子不仅不哀悼还说闻好语,这是大不敬的,是要杀头的,所以这些人抓住这首诗想把苏轼往死里整。

8、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9、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10、苏轼《春中帖》,故宫博物院藏

11、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12、这首诗乍一看本没有什么问题,“大有年”出自王维《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指丰收之年。所以此诗写的是农夫(苏轼自贬谪黄州后,躬耕东坡,可谓农夫)喜庆丰收。

13、“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较工拙?”这样的称赞,怕是只能用在苏轼身上吧。在文章方面,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著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1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5、然而诗无达诂,苏轼若是照此如实解释,还是会被御史台人攻讦,毕竟是神宗去世不久,全国哀悼,你却心情如此大好,终是不妥。而且要知道这些人是最擅长罗织罪名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16、苏轼第二次被贬是因为得罪了新宰相章惇。宋哲宗启用章惇为相,章惇上台后恢复新法,对以前持反对态度的人非常的痛恨。苏轼又因为“乌台诗案”被牵连,被章惇怪罪,从而把他将苏东坡贬至岭南惠州,为宁远军节度副使。

17、———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

18、不能致君尧舜,仍不忘“流惠下民”。

19、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20、国学大师王国维推崇苏轼:‚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足称道者,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苏轼身上,既无头巾气,无山林隐逸气,亦无以富贵骄人气,无忠臣孝子气,无大作家架子气;既无大臣杜门思过之态,亦无谪宦战战兢兢之态。他与你我同在,同悲同喜,丝毫也不刻板,浑是率然纯真的真性情,真品格。

三、苏轼被贬谪后写下的诗

1、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2、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3、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4、贬谪岭南儋州时期,苏轼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碳、夏无寒泉的日子,但是再困苦的生活也没有压垮苏轼,反而使他更加乐观、旷达。

5、创作背景: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6、苏轼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之大,绝不亚于李白和杜甫。虽然苏轼在历史上的文学成就极高,但是这样一位文采斐然的文人却在政治面前连连败下阵来。苏轼一生因为从政被贬过多次,最后也是死在从被贬之地回来的路上。

7、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8、这首词的开篇“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就是千古名句,它不仅营造出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表现出了苏轼内心的孤独感,还为后面“幽人”、“孤鸿”的出现起到了铺垫作用。意思是说:在漏壶水尽,夜深人静的时候,苏轼独自一人走到了庭院中,看到了一轮弯月挂在了稀疏的梧桐树间。

9、若说王润之让苏轼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那么王朝云便给了苏轼精神上的慰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释义: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就是苏轼和王朝云游西湖写的。

10、酒并非好酒,常因客少发愁,月亮虽明,却多被云层遮住。在这中秋之夜,谁能够和我共同欣赏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着北方。

11、字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12、号慕瞻舟人,诗词爱好者。

13、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小乔刚刚嫁给了他做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就把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14、朝堂之内,新党李定、何正臣、舒亶、王珪等人挖空心思罗织各项罪名欲置苏轼于死地;朝野之外司马光、范镇、张方平、驸马王诜、苏辙等人纷纷上书求情,幸有仁宗曹皇后出面干预,连退居江宁的王安石也上书求情,最终苏轼在入狱一百三十天后被判贬谪黄州。

15、王弗在27岁就先苏轼而去了,苏轼悲痛万分,连续3年都没有再写过诗词。后来长辈的安排下,苏轼又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作为继室,而王润之呢虽然不像王弗那样聪慧谦谨,但也是很柔顺贤惠的一个人,对待王弗所生的孩子就和自己亲生的一样。

16、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

17、东坡雅集——苏轼诗词诵读会

18、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19、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20、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四、关于苏轼被贬的诗句

1、尾联“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即我应该去为官府充当水手,这一生经历的风浪实在太多太多,岂止是知道几个渡口而已。言下之意,这官船要走的路苏轼早以娴熟在心,还需要向谁去问路?字里行间,它透露出的是苏轼的蔑视与嘲笑,可谓嬉怒笑骂皆成诗。

2、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

3、至于他为何将被贬谪处——黄州、惠州、儋州而不是政治地位更高,更有作为的其他时期、地点作为自己一生“功业”的代表,历来众说纷纭。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5、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6、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7、苏东坡想办法把钱塘江的水先引入人口稀少的茅山运河,经过茅山运河流了四里地,淤泥沉淀下来,再流到市中心的运河里的水就是干净的了。

8、诗人早年丧妻,与女儿相依为命,时值女儿远嫁,一首诗作催人泪下

9、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10、王润之是陪伴苏轼最长的人,他们一起生活了25年,一起经历了各种磨难,可以说王润之重新给了苏轼家庭的温暖。

11、落日中卷起绣帘眺望,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的夕阳与亭台相映,空阔无际。为了我的来到,你特意在窗户上涂上了清油的朱漆,色彩犹新。这让我想起当年在平山堂的时候,靠着枕席,欣赏江南的烟雨,遥望远方天际孤鸿出没的情景。

12、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13、苏轼考进士,作了篇春秋大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其中有段落如下: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14、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15、☆李清照:‚句读不葺之诗耳。

16、此时期,苏轼在政治上较为激进,在创作方面,除了歌咏湖光山色的作品之外,也写作了大量的抨击新法之作,在艺术水平方面,由发轫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以西湖风光、江浙山水为中心主题,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已具有大家风范。

17、创作背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写下此诗。

18、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19、苏轼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一格。

20、惠州市肆寥落,然日杀一羊。不敢与在官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

五、苏轼被贬谪时写下的诗

1、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2、市中心的运河的河位比茅山运河低四尺,苏东坡又在余杭那里开了一条新运河,让他与西湖的水相通,这样就永久性的保证了运河的水位。

3、范祖禹:苏轼文章为时所宗,名重海内,忠义许国,遇事敢言。如轼者,岂宜使之久去朝廷?

4、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5、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史册上缺少了他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黯然失色,严重缺失,深深遗憾……

6、最后两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即遭遇不幸的孤鸿,心怀幽恨,在寒枝间飞来飞去,却不肯栖息,最后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寒冷的夜晚。这里遭遇不幸的“孤鸿”,实际上就是遭遇贬谪的苏轼。所以这里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孤鸿的心理活动,其实就是苏轼内心的种种感受。即内心的孤独和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7、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8、因为朝廷有小人作祟,苏轼就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苏轼又一次成了被打击的对象,这一次,苏轼被贬谪到了惠州,后来,又因为苏轼字字瞻,于是,苏轼被贬谪到了儋州。

9、黄锦祥:东坡乃文星旷世,曜耀寰中。千古奇才,殊不复见!

10、澄迈驿通潮阁(其一)

11、以至于迫害他的权臣章惇看到苏轼的“尽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时,觉得他生活得很惬意,便再加贬谪。

12、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13、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4、接下来的“身如不系之舟”指自己晚年生活的飘泊不定,抒写羁旅漂泊的忧伤情怀。

15、澄迈驿通潮阁(其二)

16、当苏轼兄弟重返京师时,已是神宗熙宁二年(1069),整个国家都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浪潮之中。苏轼被任为杭州通判,直至乌台诗案,历知密州、徐州、湖州。此十年时光,可以称为苏轼生平及创作的第二个时期。

17、有一次与家人出门散步,东坡忽然指着自己的肚皮问众人,你们说说,这里面装着些什么东西?众人一听,都吃了一惊,不知如何说是好,唯有他的侍妾朝云最善解人意:‚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东坡听后,哈哈大笑。‚不合时宜‛,可谓一针见血。以东坡的雄才大略,只要稍合些‚时宜‛,下点‚韬晦‛的工夫,绝不至于落得一次次的南迁北徙,但他终究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不合时宜‛。

18、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19、☆刘熙载《艺概》:‚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词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寄慨无端,别有天地。‛

20、然而后来哲宗年间元祐党争时,洛党贾易等人拾李定牙慧,从苏轼的一首诗中寻章摘句妄加分析,欲如法再炮制出一场“乌台诗案”。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被贬时的诗句(古人被贬后写的诗句)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