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高深句子一切都是天意(佛教高深句子)
一、佛教高深句子
1、人生路上,可能春风得意,也可能坎坷不平,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一直走下去。荣耀也罢,屈辱也罢,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少一些无奈与感慨,多一份从容和淡然。“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静观天上云卷云舒。”把心放平,生活就是一泓平静的水;把心放轻,人生就是一朵自在的云。
2、9) 爱人如爱己,率已以随人。
3、风大,风以动转为性,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动转属之。
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5、一般人猛一听会觉得他说的挺有道理,“佛法是药,药当然不能乱吃,要听医生的”。问题出在哪呢?“佛法是药”是前提,“药不能乱吃”是结论,但还有个没说出来的大前提把它们联系起来。你觉得有道理,是因为你认可那个没说出来的大前提。那是什么呢?“是药三分毒”!
6、量子力学有个著名思想试验叫“薛定谔的猫”,细节内容限于篇幅就不讲了。按照普通人的定势思维,箱子里的猫要么是死了,要么是活着,与是否有人观测毫无关系。但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子里的猫可以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那一刻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请注意,不是发现而是决定)。而且可能一个人看的时候是只活猫,而另一个人看时则是只死猫,而且两个人看的结果都对!
7、*达照法师:这是三界六道中最伟大的一件事!
8、发愿和回向有何关系?.
9、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10、弦论可以很好的满足统一场论的要求,这样的理论是爱因斯坦生前孜孜以求的。弦论不仅认为空间和物质是“虚幻不实”的,时间也是一样,宇宙中并不存在所谓“客观的时间”,时间只是一种错觉。用佛教的话说,时间是妄想所成,本无自性。
11、看看叔本华的解释吧,他本人精研印度哲学,于佛教典籍亦有高深造诣。一句话:追求那平静的,古井无波的人生,并以形而上的幸福为慰藉。还有,让石头永远是石头,不要象征。不要在那里发掘那些鸡零狗碎,那不是哲学
12、問:我念佛時常常覺得自己對遍法界虛空界的眾生,作獅子吼般的念佛,覺得非常攝受,非常專心、歡喜,但今日一位師兄慈悲的跟我說,最好的方法是持名念佛,就是念佛,我不知道我這個方法是不是屬於持名念佛,是不是不如法,容易出問題?
13、后来,公元一世纪左右的梵语宗教诗《薄伽梵歌》中,也有关于禅定的描写。大意是:实践瑜伽的人,离群索居,克制身心,舍弃贪婪的念头,连同他自己的所有,永远修练。寻一处清净、静谧的地方,安放好衣物、毛毡和野草,使高低适宜,铺下他自已稳当的座位。他宁静安坐,将精神集中于一点,克制内心和感官的活动,为净化自身,就必须修习瑜伽。
14、来者要惜,去者要放。人生是一场旅行,不是所有人都会去同一个地方。路途的邂逅,总是美丽,分手的驿站,总是凄凉。不管喜与愁,该走的还是要走,该来的终究会来。人生的旅程,大半是孤单。懂得珍惜,来的俱是美丽;舍得放手,走的不成负担。对过去,要放;对现在,要惜;对将来,要信。
15、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6、*大安法师:把心安在这佛号上就等于安在实相上,是大乘无上深妙禅!
17、相信每个学佛的人都有一颗热忱的心来传播佛法,我看到很多在寺院的莲友都很热情的与人交谈,互帮互助。但是佛法的传播不能单凭一腔热情来盲目向他人宣说自己的佛法,学佛不是一蹴而就的,传播佛法也是靠很深的机缘才能达成这个目标的。
18、清华大学李明豪博士:
19、现在东南某大学就读的社会学博士齐思源:
20、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
二、佛教高深句子一切都是天意
1、*梦参老和尚:光口里念心里不想,那极乐世界跟你门儿都没有!
2、“接机”,即是“自性五分法身香”,即是“五根五力”齐发,本来就是这样的,哪有什么您的用功(思维修及止住修)处?!
3、第5点是济公的行事作风,按照我们通常的理解,一般的僧人都是在庙里打坐修炼,但济公不同,他的行事作风跟诗仙李白有点像,足迹飘逸不定,喜欢云游四方,而且最为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不愿受佛门戒律拘束,平日里嗜好酒肉,举止疯癫放浪形骸。但却喜欢打抱不平,为民解忧解难。
4、根据以上这5点基本对比,就可知道,济公口中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已经不是在谈论酒肉的问题,他是在给你讲佛法,而且是非常严肃的大佛法。对于一般人来说,心中执念太多,顾虑太多,终究不能理解佛意,总也进不得佛门,更别说佛心了。但济公不同,他已经无所戒律,但也无所执念,他的行为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佛的展现,他在向你展示的是答案。这一点对于希望深入了解钻研佛法的人,非常具有启示意义。但对于我们一般普通人,还是不大容易理解。
5、治学不厌是智者,教育不倦是仁者,做事不苦是勤者,受苦不诉是能者。
6、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口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7、問:念一句佛號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什麼人念佛能達到這個水準?
8、如果你不信佛教,我们不是要说教让你相信,如果你是一个佛学爱好者或者已经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你也可能会认为今天的内容是胡说八道。但没关系,佛陀本人看到我们今天的思辨也大概会觉得不管对错,饶有趣味。
9、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种如是因,收如是果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一切皆为虚幻
10、当时的感觉非常兴奋,佛法,这才是我要找寻的,冥冥中一直想要找寻的东西。于是,我如饥似渴地阅读,每读一遍都要不由自主地感叹道:“白活了三十年!以前是多么得孤陋寡闻啊,若是把学习世间法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佛法上,那该多好啊。”
11、无所有处定:进一步觉悟到,不仅物质和虚空不存在,而且连识也不存在,一切思维对象都不存在。只观想一切“无所有”。修此定者死后生列“无所有处”天。
12、佛教是现实的,因为它对生活和世界所采取的,就是一种现实的态度。它并不是错误地把我们领向愚人的天堂,也决不用所有的那些虚构的恐惧和罪恶感来威胁恐吓、折磨摧残我们。它精确而客观地描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彻底自由、和平与安宁的幸福之路。
13、话分两头,我们先来看看道济和尚是何许人。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很熟悉一首歌,其中有这样的歌词“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对,小时候我们经常看的电视剧济公,就是根据道济和尚的事迹改编而来。那么说这济公在历史上真有其人了?这里非常肯定地告诉你,这是真的。
14、所以有的人喜欢给周围的人介绍佛法,开导别人认识“你”的佛法,也有的人乐于参加助印,但是在经书中要么按照自己的意思随意更改一些内容,要么在助印的经典中添加自己的名字,明明是为自己增加福报难得的机会,却给自己招来了灾祸。
15、“发愿”即发起誓愿之意。又作发大愿、发愿心、发志愿、发无上愿。总指发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别指完成净土,以救济众生之心(即誓愿)。
16、18)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7、而佛教与这两大世俗观点的立场完全不同。那么,佛教和世俗的观念究竟哪一个更经得起事实和逻辑的检验呢。
18、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
19、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还没有胜他的把握。
20、答:這個要看緣分,如果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共修,當然是好事情。但如果是在一起的時候有磨擦了,譬如說念的聲調不一致,你要這個聲調,我要那個聲調,或者是拜佛的時候節奏不一致,有的說要統有的說要分開,反正就是這些小事上大家意見不一致都會生煩惱,這樣的話倒不如自己在家裡念好。你在家你愛怎麼修怎麼修,完全你是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沒有人管你,你每天就聽經念佛很自在。劉素雲老師就是在家自己念,念成功的,她還要照顧先生,照顧兒女,念了十年,你看,念佛三昧了。所以在家修,在現在這個社會當中容易,只要家裡面家人不反對你,你修起來比較容易,你心裡心是踏實的、安定的,天天你能夠保持聽經,保持念佛的功課,不難成就。
三、佛教高深句子图片
1、一念歇息,佛性常清净!
2、天闻到了这部受诸佛护持的大乘
3、*印光大师:吃素之人可以吃鸡蛋吗?
4、2) 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5、佛教把各路神佛也看成是一种众生,这个众生跟人一样都要受因缘的支配,佛不是永生的,也有生命尽头的那一天。当然,把佛当神这也是佛教神化的结果。
6、手把虚空,而以遊行,亦未为难;
7、不管你有多不开心,我们都有责任先吃好一顿饭,睡好一个觉,打扮好自己。很多烦恼,其实都没什么大不了,只是你在那个情境下,在那种心情里,庸人自扰罢了。
8、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
9、为什么马云那么有钱?业力因果。
10、升于梵天,亦未为难;佛灭度后,
11、浙江大学无忌博士:
12、*宣化上人:罗汉有住胎之昏,菩萨有隔阴之迷
13、我们读佛经,很容易被各种高深的名词概念和莫名其妙的表达方式吓到,其实就在“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最简单的,所有人都耳熟能详的八个字里,就蕴含着佛教最底层的逻辑。但偏偏是这个最底层的逻辑,很多学佛的人都搞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和中国的思想传统太不合拍。
14、一般的唯物主义者都认为佛教是唯心(主观唯心)的,做出这一论断的原因,大概是看到佛经里有很多类似“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色即是空”、“觉者如虚空”、“诸行无常”等等的说法就望文生义地做出了这种结论。其实佛法分为证法和教法两大部分,世间学者大都依文解义,从未曾亲证其境界就下判断,这本身就应该算是一种最标准的“唯心”行为。即就是单就教法而言,世间学者望佛教之文,也错解了佛法本义,他们又有谁对“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做过彻底、辩证、深入的思考呢?
15、据传,东汉从安息国来到中土的安世高经过大、小《十二门经》,讲“十二门禅法”。他译的《安般守意经》,讲“数息观”,在早期风靡于世,影响最大。东汉末年来华的支娄迦谶,译出菩萨乘禅经《般舟三昧经》和《首楞严三昧经》,讲大乘禅法。姚秦时驻锡长安的鸠摩罗什,糅合印度佛教各家禅法,编译了《禅秘法要经》,强调修行者根据不同情况,对治不同的迷妄,采用不同的禅法。
16、不懂这个,信佛修行恐怕会越修越衰
17、四川大学博士生满纪:
18、答:沒有分別。你心裡有分別就會有分別,你不分別它,它就沒分別。所以念六字也行,念四字也行,都很好。但是印祖大師在《臨終三大要》開示裡面有提過,這是真正幫助助念的人,念佛應該念四字,不必念六字,就是把「南無」兩個字都去掉,就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四個字容易念,念四個字比念六個字當然容易。對臨終的人他心力都不夠,氣都不夠了,給他念四字容易。這就看你自己本人的愛好,你平時可以念六個字,也可以念四個字。蓮池大師說他只念四個字,因為「南無」兩個字其實不是佛號,它是恭敬的意思,歸命的意思,就是歸命阿彌陀佛。蓮池大師說,我自己一定要求生淨土,所以跟阿彌陀佛也不用講客套話了,「南無」兩個字都去掉了,就念名號,「阿彌陀佛」,這也很好。
19、*梦参老和尚:一句阿弥陀佛就包括十大愿王,包括《大方广佛华严经》包括的很广!
20、日前,央视4台《文明之旅》以世界佛教论坛为由头,以“佛教与科学”论题为切入点,首次做了一个长达40多分钟的介绍佛教基础知识的节目,并借嘉宾楼宇烈之口,正面承认了佛教的科学性,正面承认了佛家讲的因果的存在。
四、佛教高深句子两三字
1、一个真正的智者必然是心怀主见,在逆境中依然坚守着内心的正义和良知,在人生的路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始终不会放弃心灵深处的那份高贵。
2、答:應該不需要好大的體能,它不是一個激烈的運動。打佛七就是繞佛、拜佛、念佛,其實都很輕鬆的。如果你沒有參加過,可以從明天開始參加,今晚灑淨。佛七當中最關鍵是我們修成片的功夫,念佛要成片。每一句佛,每一句佛的繼續念,中間不要夾雜任何雜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練這個功夫。佛你如果七天打下來,真正做到佛號念二個鐘頭都沒有任何雜念,那恭喜你,你的功夫不錯。能夠保持下去,一輩子都不改變的話,你這一生一定往生。所以,你還要通過佛七來訓練自己。
3、“数息观”:在禅定中专心计数出入息次数,使分散浮躁的意识逐渐专注,以致“摄心还念,诸阴皆灭”。
4、皈依佛门后,在上师指导下修加行、念诵百字明和金刚萨垛心咒、吃长素、因缘具足时常在佛菩萨像前自誓受八关斋戒、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佛力感应真是不可思议,渐渐地我的身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与进步。确如《楞严经》所云:“情重斯幽,想明斯聪”,信佛之前,我对爱情是很执著的,那时的我其实可以说是一个很愚钝的人,学习成绩不好、心里整天晃晃悠悠不知所终……信佛实修之后,情执越来越淡泊,而智慧则大为增上,最关键的是,自己终于明白了从五蕴假合之身中诞生爱情的荒谬与无望。以前还有一个坏毛病,即骄慢心特重,而在修习五加行中的大礼拜后,对万事万物日渐生发出一种恭敬、慈悲、平等、清明而又欢喜的心态。
5、睡着睡着就哭醒了,是出生。哭着哭着就睡着了,这是人生。想哭的时候却不得不笑了、想笑的时候却反倒落泪了。好多人就这么过了一生。
6、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7、对佛法修行来说,明确目标并付诸实践后,还要将所修功德指向这个目标。
8、西哲的唯心论,比佛所示的唯心,大有不同,约列如左:
9、可见佛菩萨神力有多大,可见此
10、王博士曾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后又于四川社会科学院获得了硕士学位。现在他已成为博士生导师,且工作于美国。他说:
11、問:佛七有幾種類別?聽人說有精進佛七和一般佛他們的區別是什麼?精進佛七是否七天七夜不准睡眠,打佛七具備什麼條件?是隨便組織起來就可以打佛七嗎?打佛七的好處是什麼?某個道場在打佛七期間,不只一位居士念佛時發出怪調,而且有的居士還想往外跑,還有的居士想把年紀大的從窗戶那裡全部扔出去,這些現象怎麼解釋?請您慈悲解答。
12、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3、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14、并不觉得轮回很苦,怎么破?丨问答集锦
15、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6、杨新宇:大部分佛经容易懂
17、*印光大师丨念佛的七大误区
18、了解这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奇理之后,我们再回头来看看佛门禅林里的故事人物,就会觉得“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了。
19、三禅:精神在二禅的基础上继续升华,思维处于“舍、念、正知”的状态,形成符合信仰的正确心理和思维活动。感受特征是“离喜妙乐”,喜悦感消失了,只留下“妙乐”,此种“妙乐”不同于世俗的欢欣,而是一种纯净的、非感官的、莫名的快感。
20、現在我們確實有這些煩惱業障,有這些妄想執著,得不到佛的受用。你說我是佛,但是我好像看不出,不像一個佛。這個是什麼?是我們迷。現在迷要變成悟,開悟。你要通過修行。修什麼?就是把這些妄想執著放下。你就本來是佛,你的如來智慧德相就顯出來。
五、佛教高深句子说说
1、7)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2、人命无常,朝存夕亡,如石火电光。
3、不谋其前,不虑其后,不恋当今;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4、英国汤恩比博士:
5、这只“老薛家的妖猫”既活又死实在有违常人的逻辑,连爱因斯坦当时都拒绝接受老薛的“歪理邪说”。而量子力学的这一理论,其实是建立在严密扎实的实验基础上的,并非精神病人的呓语,而且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反复验证。
6、我们常在酒桌上,甚至街头巷尾听到人们用无比豪放的声调背诵:“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然后就没有下文了,其实后面还有两句,但恐怕多数人都不知道,所以他们接着就是继续吃喝说笑。看到这种现象,心里不禁为之一震,因为这是非常严肃的话,却被用在嬉笑之间。今天,就把后面这两句给补齐了,然后并对这四句话有关的资料做一个简单粗略的介绍,以供各位小伙伴围观。
7、答:這確實黃念祖老居士不是普通人,他原來在密宗就是金剛上師,密宗的念密咒就很有功底,那念得肯定是很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非常快,但是雖然快,他每句佛號聽得清清楚楚,人家有功底。你不能夠貪快,你也來十四萬,恐怕十萬佛號都是白念,只有飄過,根本聽不到。所以我們念佛還是要用印祖,印光大師的念法,這是什麼?聽得清清楚楚,念得清清楚楚,這個清清楚楚四個字最重要。你要念得不清楚,就說明你在打妄想,你的心沒在佛號上,要聽自己念,聽得清清楚楚。甚至在共修裡面,不要聽別人念,聽自己念,哪怕你是默念,你不出聲,你也能聽到自己念,你心在聽,而且是一字一句清清楚楚,這就是真念佛,那念的那句是真的,不是虛的。
8、若立有顶,为众演说,无量余经,
9、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0、問:弟子在走路、做飯等動態的情況下,用持名念佛的方法,身體在靜止不動的時候,用呼吸念佛的方法,這樣是否夾雜了?
11、答:如果念頭裡面有一些不好的妄想,這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專注的念佛。你把念頭集中在佛號上,不要理會那些妄想,那些妄想會自生自滅,就沒有了。不要因此而感覺到心裡有陰影,這都是什麼?屬於阿賴耶識裡的種子現行,我們阿賴耶識裡善惡的種子很多。我自己本人也常常會有這種情形,這個惡念忽然就起來了,起來怎麼辦?立刻你警覺,立刻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片佛號掃下去,它的妄念就沒有了。這是證明我們阿賴耶識裡頭惡種子很多,它會現行。但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你覺悟得要快,一覺悟立刻要放下,「才動即覺,覺之即無」,這就是功夫,要去練。
12、人这一辈子,放下架子,你会高朋满座;放下面子,你会挥洒自如;放下压力,你会轻松愉悦;放下消极,你会海阔天空;放下自卑,你会自信满满;放下狭隘,你会虚怀若谷;放下抱怨,你会心生欢喜;放下贪欲,你会知足常乐;放下过去,你会拥有未来。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
13、类似的道理,佛陀跟第二个僧人对话,说我们的基本感情,也不受我们的控制。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想要不痛苦也不行。所以感情只是*影响你*的东西,而不是你的一部分。以此类推,佛得出的结论就是五蕴都不是自我。
14、回来后,第三天,说到西门去看看,东门有这么个生小孩子的,南门有老的,到西门看看!于是乎到了西门,在西门外边一看,看见一个病房,大约是个疗养院,参观疗养院去了。参观疗养院,看见人都在这医院里躺着,哼哼叽叽的,这个说:“哎呀!好痛啊!”那个说:“哎呀!我真是受不了了!”那个说:“啊!怎么办哪?我死了都比这么样好啊!”啊!个个都是哼哼,在那个地方呻吟不已。那么很多病人在医院里头,所以才参观医院,也觉得很扫兴的,就又回来了!
15、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16、所以,从信仰上来讲,一心信奉,可以产生无限的力量,多神信仰反而被多力瓜分,不易诚信圆满。
17、什么是推动世界运行的根本力量?佛教认为是一个叫“业力”(Karma)的东东。而业力在运行的时候遵从因果的法则,简单地说,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8、怎样才能长久坚持阅藏?
19、苦乐随缘,得失随缘。
20、人多时,管住嘴!话多、错多、是非多,自找麻烦;人少时,管住心!妄念、妄想、痛苦多,自找烦恼。群处守嘴,独处守心。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