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性默写及答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作者: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hán)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诗歌译文仲夏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相接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生在太平盛世,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坐着看垂钓的人,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3、✦坐观:一作“徒怜”。✦徒:只能。一作“空”。✦羡鱼: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织网。”比喻自己有出仕的愿望。这里意思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援引。
4、(唐诗三百首4)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5、起法高深,四雄阔,足与题称。读此诗知襄阳非甘于隐遁者。
6、圣明:颂扬皇帝之辞。
7、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8、八月湖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9、孟浩然是唐代一位不愿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的诗人。壮年曾漫游吴越,后又进长安谋求官职,没有达到目的,只好回到故园。这首诗作者通过对洞庭湖的雄壮景象描绘,抒发自己经世致用的积极抱负和渴望出仕的心情。当时,玄宗朝贤相之一的张九龄,与作者为忘年之交。此诗言外之意是希望得到张九龄的举荐。
10、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11、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12、南村曰:起得最高。当时皆惊“云梦”二语为名句,其气概故自横绝,不知“涵虚”句尤为雄浑,下二语皆从此生。
13、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虽律也,而含古意,皆起句之妙,可以为法。
14、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15、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的成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16、情感:反映出知识分子寻求道路的苦闷心境。
17、看来孟浩然的隐逸是被动的,身隐心不隐,一心求仕。晚年的王维才是真隐士。
18、题目虽说是赠诗,读来还是一首遣怀诗,怀才不遇,请求引荐。将自己比喻为要渡河的人,将张九龄比喻为船和桨。又说自己想钓鱼,也可以钓,大好时光白白浪费,只是没有机会。
19、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20、原诗一共有八句,全诗如下:
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徒有羡鱼情:“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谚。徒:只。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3、(唐诗三百首9)张旭《桃花溪》
4、《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5、杜甫诗“吴楚东南坼(chè),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6、(唐诗三百首18)王之涣《登鹳雀楼》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前半壮阔雄浑,后半存求引荐之心却无乞求之言,用典精妙。读了这首诗才知道孟山人也曾有入仕之心。
8、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是一首干谒诗,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9、面对浩瀚的洞庭湖,自己意欲横渡,可是没有船只;生活在圣明的时世,应当贡献出自已的力量,但没有人推荐,也只好在家闲居,这实在有愧于这样的好时代。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济”,渡的意思。“楫”,船上的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闲居;“圣明”,圣明之时,这里指太平时代。最后两句,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古代俗语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诗人借了这句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10、诗的前四句着力描写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诗人以雄浑的笔势,夸张的手法,从正面写湖水的壮阔。开篇二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点出时间,并着意描状八月中秋湖水的浩瀚(湖水平)和景象的雄浑(混太清)。它汪洋浩阔,水天相连,润泽着万树千花,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胸襟极为阔大。第二联独运妙笔,以精练警策的语言概括了洞庭湖的典型特色,以“气蒸云梦”“波撼岳阳”极形象地再现了八百里洞庭广阔雄伟的气势。前四句是在写景,但又并非纯然写景,否则下面的“端居耻圣明”就无落脚处了。同时,在景物描绘中也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宽阔的胸怀和昂扬奋发的激情。
11、这首诗,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这样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这是写景的妙用。
12、后四句开始由景及己,“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想过河,但是没有船和桨啊,每天安逸无所作为,实在愧对声明的君主。“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我坐着看钓鱼的人,只有空羡慕他们钓上鱼的喜悦之情。我却毫无收获。
13、此诗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虚”,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14、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15、此篇望人援手,不直露本意,但微以比兴出之,幽婉可法。此前后两切格。前叙望洞庭,后半赠张,故名两切,六呼应句,又是正呼反应法。
16、水面的雾气笼罩了云梦泽,波涛汹涌,震撼了岳阳城。
1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八年级学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18、诗人借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衬托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19、胡婷婷唱古文: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这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有包含的意思。“虚”,指高空。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太清”指天空。“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
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因洞庭湖的绝大气象而想到自身的命运,诗人说:“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欲济”是说在渡口欲渡却没有船只,这很形象地隐喻了自己想要一展家国天下之志,却无人引荐进入仕途之心。所以,这让自己感到惭愧,所以才说“端居耻圣明”,是说自己在这样一个圣明的时代闲居无所用,感觉愧对明君。这一句从自然山水而来,又巧妙地袒露出了内心的初衷与想法,实在是妙不可言。
2、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3、(唐诗三百首12)张九龄《感遇其一》
4、最后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里“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
5、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6、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7、诗人从诗题的“望湖”,到末句的“坐观”,再到最终愿为池中被钓之鱼。由远及近,层层递进,触景生情,以物推己。
8、张九龄为张说所奖掖和拔擢,张说去世后,他又于开元二十一年辅佐玄宗为宰相。作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个名相,他深为时人所敬仰,王维、杜甫都作有颂美他的诗篇。
9、孟浩然写作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风格与王维相似,在唐代有很大影响。他一生虽然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但并没有忘怀于求仕做官。孟浩然是山水诗人,却并非甘于隐逸之人。可虽有报国之志,无奈无人提携,面对为官之人,只能徒增羡慕而已。唐承隋制而以科举取士。开元之世,科举尤其成为庶族跻身朝堂、提高地位声望的重要门径,由是士子读书之风大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把这首诗献给他,以求录用。《临洞庭上张丞相》(一作《望洞庭赠张丞相》,亦作《临洞庭》便是他的一首求仕之作。本诗从雄阔景象入手,顺而说身处圣明之世,闲居而无所作为,实为耻辱,显然,言外之意是希望得到张丞相的援引。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这两句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读到这里很自然地会联想起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整个城市都飘浮在水面上,微风吹起层层波澜,遥远的天空都在水中晃动。它们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11、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
12、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1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14、诗的前四句运用夸张写法,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八月秋水涨潮后洞庭湖碧波连天,天空仿佛装在湖中一般。远望天水一色,湖中水气蒸腾,笼罩着云梦沼泽,湖边的草木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湖水汹涌澎湃,使得天摇地动,好象临湖的岳阳城也被摇撼的动了起来。这几句写得形象鲜明突出,笔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洞庭湖,体现了诗人自己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历来为后人所欣赏。后四句借景抒情,第六句由湖水的浩阔引出“欲济无舟楫”的感叹,委婉含蓄的表达诗人求荐入仕的愿望和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最后两句诗人巧妙地引用《淮南子》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的典故,进一步的表现自己的心迹,希望能为国为民一展抱负。
15、张丞相:指张九龄。
16、“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撼”,摇动。“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即今湖南岳阳市。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
17、坐在那看人家垂钓,只有徒然的羡慕之情。
18、云梦二泽水气蒸腾一片白茫茫,波涛汹涌几乎把岳阳城撼动。
19、临渊羡鱼(拼音:lín yuān xiàn yú)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淮南子·说林训》。
2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
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表达求仕之心
1、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2、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诗人暗喻自己有出来作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3、(唐诗三百首21)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4、(唐诗三百首10)贺知章《回乡偶书》
5、既然言外之意已如此明显,他便索性将人生遗憾和盘托出。尾联顺势直言:“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谁是垂钓者?姜子牙渭水垂钓,终究辅佐文王、武王而成天下之业。所以垂钓者便是您张丞相,便是张九龄啊!而“羡鱼情”则巧妙地引用了《淮南子》“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典故,且另一番新意,说自己坐观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而我却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这里甚至有以同道中人自喻,既然都属仁人志士,那么相互之间的帮衬与推荐、与引荐,甚至提出这样的要求,则显得有理有据,不失身份、不失分寸。
6、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7、本诗前半部分是泛写洞庭湖景色的辽阔。开篇写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遥遥相连。洞庭湖极宽广极浑涵,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咏洞庭湖的名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8、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八月的洞庭湖,水势浩渺无边,水天迷蒙。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只能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10、唐代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
11、我想要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实在羞愧难容。
12、(唐诗三百首7)宋之问《渡汉江》
13、张九龄简介: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14、前四句写洞庭湖的景色如何壮美。“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水天相接,一派壮阔、静美的景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其中“云梦泽”指的是古楚国的一个泽薮名。云梦有二泽,横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面积约为八九百里,为古代诸侯狩猎之地。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这也是在形容湖天相接的壮阔。
15、坐观者指诗人自己(孟浩然)垂钓者指居官位者(当官的人)“蒸”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撼”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16、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到了中秋时节,洞庭湖里的水盛涨起来,与湖岸平齐了,一眼看云,只见湖山相映,水天一色,浑然成为一体,美丽极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在这浩翰的湖面和云梦泽上,水气蒸腾,涛声轰鸣,使座落在湖滨的岳阳城都受到了震撼。
17、(唐诗三百首13)张九龄《感遇其二》
18、✦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19、(唐诗三百首16)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20、《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述怀诗,写得很委婉。在唐代,门阀制度是很森严的,一般的知识分子很难得有机会登上政治舞台。要想在政治上寻找出路,知识分子须向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求助,写些诗文呈送上去,希望得到赏识,引荐提拔。公元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时值张九龄出任朝廷丞相,便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希望他给予帮助。但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苦闷的心情,是不难领会的。
五、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运用典故的诗句
1、描绘了洞庭湖湖面浩瀚,秋水汤汤,几乎与湖岸平接。“涵虚”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浑然一体。开头两句,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气势雄浑。
2、《留别王侍御维》是他因为自己要回家,过隐居生活,给好友王维写的送别诗。这一首是他给另一位大诗人张九龄写的诗。借赞美洞庭湖的景色,表达其怀才不遇,希望张九龄引荐并入仕的愿望。
3、此诗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慷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视野开阔,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的绝唱。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
4、✦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5、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6、你好,涵虚混太清里的念hán。崔颢的黄鹤楼里没有涵这个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中国五千年悠久文化,产生了许多的文字与文体,其中最有特色的,高度凝炼的便是诗歌,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古诗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8、钟云:此诗,人知其雄大,不知其温厚。
9、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
10、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11、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12、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还充满活力。
13、羡鱼情:《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这里用垂钓者比喻执政者,用羡鱼情比喻自己出仕的愿望。
14、这样一来通观全诗,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既写得大气磅礴,又写得不卑不亢;既写得含蓄委婉,又写得不落俗套。真是自荐类诗文中,千古第一等文字啊!如今大学生就业也好,年轻人找工作也好,都要写自荐书,都要写自荐表。其实孟浩然的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实可为千古楷模啊!当然诗写得再好,也无法与命运抗衡。大概孟浩然命里注定与仕途无缘,但这首诗确实给张九龄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张九龄后来任荆州长史,曾将孟浩然聘至幕府,孟浩然才因此在一生中有了极短暂的入幕生涯。后来孟浩然终于认清了命运的真实面目,他不再想像贝多芬那样,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任其自然,与自我的命运达成和解,将自我放归于山林,放归于乡野,回到故乡,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
15、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16、(唐诗三百首24)孟浩然《宿建德江》
17、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
18、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来大部分都淤成陆地。
19、艺术特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描写洞庭湖的景致。
20、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