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有关的诗句(古代形容紫砂的诗句)

2023-03-03 07:43:22

一、古代形容紫砂的诗句

1、第二种就是调和泥,多种颜料调配在一起,通过这种调和方法,可以做出很多种颜色来,也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2、由于紫砂器的销售量猛增,以及为了迎合国内外资产阶级和达官贵人爱好古董的需要,紫砂器的艺术水平在此期间明显下降。但也有少数艺人坚持工艺创作,有他们独到的艺术贡献。如程寿珍(公元1858——1939年),别号“冰心道人”,他擅长制作“掇球壶”及仿古紫砂壶。所制掇球壶端正完美,稳健丰润,犹如大小双球叠垒,曾获得巴拿马国际赛会和芝加哥与博览会的奖状。同时得到奖状的还有紫砂名艺人俞周良所制的“传炉壶”。又如范鼎甫,他不仅善于制作紫砂壶,而且擅长紫砂雕塑品,他的大型雕塑作品——“鹰”,曾在1935年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

3、约在南北朝时,我国民间受佛教寺院腊月初八吃『七宝五味粥』的影响,形成了吃『腊八粥』风俗。《东京梦华录》中说:十二月初八日,请寺僧送七宝五味于门徒饮,谓之腊八粥。《扬州风土小记》载:腊月八日前,寺院和尚聚数十黄衣,沿门托钵而乞米,名曰『乞腊八米』。清代的腊八粥制作更为精美,如《燕京岁时记》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天津民俗,腊月初八日,作佛会,亦舍豆。善男信女先于夜间捻豆做粥。每捻一豆,念佛一声,曰结缘豆,粥熟,则施腊八粥于行人。

4、到了现代,涌现出了更多的紫砂壶工艺大师,而他们将形态各异的紫砂壶做出来之后,配上诗词,是不是更有韵味呢?“秋月茶香万古吟,紫砂竹林情意深”配上一把“月下竹影”壶,怎能不让人遐想这月下的竹林美景,心中不由生出“京闻醇香飘万里,韵远流长紫砂器”的诗句,将紫砂壶的纷繁多样寓于诗词之中,而又从诗词中体现出来,诗词与紫砂完美结合,也正传承着中国千年的茶文化。

5、秋天你就能倒出你理想的收获来,

6、捏塑彩画一团泥,妆点金珠配华衣。

7、陶业活多人, 业不与时偶;

8、顾景舟提璧组壶(共计十一件)

9、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双眸剪秋水,十指拨春葱梨花一枝春带雨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10、一生惜壶如命的顾景舟,将自己的爱,变成了一生永不言弃的执念与恪守,他的素壶,宁可出水芙蓉,不愿镂金错彩,体现了制壶人对于精确度的最高要求。

11、王赓武原著、张奕善译注《南洋华人简史》,台北,水牛出版社,2002

12、译文:不管是宣窑还是永窑出产的瓷器,只要是昊十九做的那一定是精品。他做的瓷器好,而且小诗写的也很有文采,令人佩服。

13、茶壶在苍穹下噗嗤——噗嗤

14、壶身似鼎,以圆弧线条构成,力求浑圆饱满,唯圆柱提梁框出一片正方,虚实相应,更添此壶神韵。壶肩饰以三道圆环,有效地平衡视觉重心。丰厚的流弧度变化极大,显得兴味盎然。

15、“宣统元年”款米色砂小壶,壶柄有“宝鳞”二字,是宣统时工匠姓宗。

16、吴春明,《环中国海沈船:古代帆船、船技与船货》,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17、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颇贵高人寄,尤宜别匮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

18、据《续齐谐记》载,东汉桓景跟费长房学道术。一日,费告知桓:九月九日有大灾,可速回家,让全家插茱萸,登高饮菊花酒,即能免灾。从此形成一种风俗。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茱萸是茴香科植物,据说戴其茎、花有避疫的功效。李白《宣州九日寄崔侍御》诗:『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杜牧有《九日齐山登高》诗。

19、说到这,宋代的紫泥到底是不是宜兴的紫砂就比较明了了,紫盏是北宋时期盛行点茶、斗茶风气下的产物,实物与绘画均见其风采,也同样随着宋代喫茶文化地位升至史上高峰,而宋代极富情趣的茶汤文化也随着紫盏的没落而渐渐消失。

20、通体散发一股扎实有劲的精神。圆筒身,肩略呈弧形与前伸的流及卷曲的把手无间地衔接,一气贯通。把手卷起活似随时欲扬起的牛尾般生动。壶口与盖各成一环上下密合无缝。

二、紫砂有关的诗句

1、欧阳修:“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

2、“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出处: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

3、奇觚不数宣和谱,石鼎联吟任尉缭。 诗出自清代吴骞〈陶山明府仿古制茗壶以诒好亊〉 白甀生涯,红泥作活,乱烟细袅孤村,春山脚下,流水浴柴门。

4、坯房蚁蛭多,陶火烛牛斗。

5、闻香已入中都府,团品争传太傅家。

6、中秋木樨插鬓香,姊妹结伴走月亮。

7、黄龙山的紫砂陶矿首先是由于山体上面覆盖几十米厚的黄石石英岩层,这些石英岩层质地坚硬如铁,石色洁白通透,其下蕴藏着紫砂陶矿,这些紫砂矿料致密厚重,矿土蕴藏的状态以页岩状为多见。矿体有竖状、窝状、羽毛状、多生状、马尾丝状等形态。陶矿的材质断面如铁骨凌锋,如岩石般坚硬,所以形容紫砂矿有“是泥非泥泥中石,是石非石石中泥”之说。初开采出来的紫砂陶矿原矿坚硬如石,经风吹日晒雨淋数月即化成如豆状的泥粒,一经练成熟泥,即产生可塑性、黏柔性,砂粒感非常明显。

8、明未清初最著名的紫砂大师是陈鸣远。号鹤峰又号壶隐。(宜兴县志)称他是时大彬和徐友泉以来的一大紫砂名手,他雕镂兼长,善翻新样,作品纤巧有致。所制茶具雅玩,不下数十种,无不精妙。他的手法近于徐友泉和沈子征,能自制自刻,书法雅健,有晋唐人笔法,被认为是当时紫砂业中文人风格的代表。他和当时的文人学士过往甚密,尤其与海宁人杨忠讷友谊最深,曾为杨氏创制了一批紫砂壶,据说是他一生中最得意之作。所谓“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远碟”的诗句,就是当时国内外对陈鸣远作品的高度评价。

9、“宣统元年正月元日”款的紫砂壶,壶柄尾部分别有“大生”“裕林”“迪恩”“东溪”“寿珍”等名款。这些人都是光绪时人。大生和迪恩是兄弟关系,姓范,一家人都作壶。

10、九百年前,古人曾经用“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诗句来形容初问世的紫砂器。今天,紫砂器真正的春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相信,今后在紫砂业新老艺人的共同努力下,宜兴陶业中的这朵奇葩,必将开得更为灿烂鲜丽。

11、《阳羡名陶录》在文翰中就辑录了“记”、“铭”、“赞”、“赋”、“诗”,如“石根泉,蒙顶叶,漱齿鲜,涤尘热”,“陶之始,浑浑尔”,“酌中泠,汲蒙顶,谁其贮之,古彝鼎。资之汲古得修绠”等,还有“茶山之英,含土之精,饮其德者,心恬神宁”,“一杯佳茗,可沁诗脾”,“山中一杯水,可清天地心”,“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范佳果,试槐火,不能七碗,兴来唯我”等切壶切茶的佳题妙句,与茶的温馨氤氲构成浓郁的陶然境地,给人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感受。

12、昔贤制器巧含朴, 规仿尊壶从古博。

13、注明‧屠隆,《茶说》,刊《中国古代茶叶全书》,页20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9

14、到了清初雍正和乾隆年间著名的紫砂艺人有陈汉文、杨季初、张怀仁、陈滋伟、杨彭年、杨凤年、邵大亨、朱石梅、吴阿昆等。其中陈汉文精工制壶,尤善铺砂,杨季初善制菱花壶,张怀仁善于壶技篆刻,以仿唐代书法家怀素的笔法知名。王南林、杨继元、杨友兰、邵基祖、邵德沁、邵玉亭等均善制彩釉砂壶,并承制宫廷御器、王南林的作品则以体质坚净、款式精雅而著称,邵玉亭所作“乾隆御制”壶,亦工雅可观。陈文伯和陈文居等所制紫砂花盆,曾畅销日本。

15、(2)代表作:《醉翁亭记》、《秋声赋》、参与纂写《新唐书》《五代史》。

16、说到这我们再来看看文章开篇所提到的梅尧臣那首《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全诗为:

17、我先说款型,再说怎么挑选。之前的文章也有写到过,感兴趣可以去看。

18、北宋时,年底人们互赠礼物,称为『馈岁』。苏轼有《馈岁》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载:一入腊月后,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送多少,主要在表示祝贺。

19、近事信女乐相助,愿修来世福寿全。

20、这个定论,不光是目前对它的断定,明代就已经有了“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的赞美诗句。直到今天人们仍赞颂它,“世界只有一把壶,它的名字叫宜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在全国寻找紫砂矿土,时有发现紫砂矿土的传闻,但是能达到宜兴黄龙山紫砂材质同等级别的仍然没找到。

三、欣赏紫砂的诗词

1、释义:泉水加热,生成波涛,研碎的茶叶产生香气,从紫砂壶里飘出来。

2、一自火药发明后,难止新年放鞭俗。

3、当众挥毫显身手,自夸笔力胜右军。

4、风吹雨淋街巷走,难免饥寒守清贫。

5、原是大人情愿事,今番却令婴儿求。

6、影驰碧空飘双带,又送红灯到上边。

7、他带徒弟骂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对于自己,他曾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改进一把提梁壶,为的只是让其出水口更顺畅,茶人用着更舒心。他的仿壶,更是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曾被故宫当作真品珍藏……

8、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青山来。

9、配“可以清心”四字草书

10、紫砂壶的装饰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和演进,它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情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和赞赏,从本质上提升了紫砂壶的身价,彰显了装饰文化元素与紫砂造型的完美结合,赋予了紫砂壶超凡的艺术魅力。

11、用车载酒在街市卖,唐代已有之。杜甫《饮中八仙歌》:『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这种车就是运酒或卖酒的车。宋代挑酒桶卖酒,见于《水浒传》中。清代烧锅造酒,多用大型容器贮存;如用高丽纸裱糊大竹篓,涂以猪血,一般为酒篓;可容酒百斤以上者,名为酒海。以车载酒海售酒,多在人数众多场所,如庙会、围场等处。承德离宫藏有清代『长白山老满洲京旗驻防热河兴隆阿』所绘之《围场风俗图》,其中即有大车载酒海售酒之情形。

1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九日齐安登高》

13、端午祈雨置天棚,乐园东南柳色青。

14、整整一下午,我面对茶壶

15、难以捉摸的脾气,没人愿意亲近。

16、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

17、我爱紫砂无釉彩, 相见如人披肝胆。

18、 妙制思良手,官哥应并存。 〈无锡买宜兴茶壸〉清.冯念祖 其实赞美宜兴紫砂壸的诗词数不胜数,仅抄录几首以慰你心,希能邦到你吧。

19、玉轮清光照庭阶,剪纸圆满桌上贴。

20、量小不堪容大物, 两三寸水起波涛。赞邵大亨所制鱼化龙壶

四、古人写的关于紫砂壶的诗句

1、自北宋起,紫砂就出现在了诗词中。梅尧臣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是这样写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虽是小石冷泉,而用紫砂壶煮之,是不是就有了春的滋味?

2、“康熙辛卯年制”款紫砂扁壶,壶盖里有“宜兴紫砂包用”章,“包用”章的出现到清晚期了。

3、中秋祭月、供月光纸的风俗,在明代已然盛行。见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清代更供兔神,《燕京岁时记》:『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有衣冠而张盖者,有甲胄而带纛旗者,有骑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余。其余匠艺工人无美不备,盖亦谑而虐矣。』清诗人张朝墉《燕京岁时杂咏》云:『蟾宫桂殿净无尘,剪纸团如月满轮。别有无知小儿女,烧香罗拜兔儿神。』兔儿神或兔儿爷,用泥制成,身披袍甲,头戴战盔,背插小旗,手执长棒,五彩涂画,装以金银,吸引儿童喜爱。

4、互赠友僚同此味,果腹勿须待膏粱。

5、《尔雅翼》卷二:『荆楚之俗,七月,曝经书及衣裳,以为卷轴久则有白鱼。』魏晋时代在七月七日晒书,后改为六月六日三伏时晒书。《燕京岁时记》:『京师于六月六日抖晾衣服书籍,谓可不生虫蠹。』清潘弈隽有《六月六日晒书诗》。

6、注温广益等,《印度尼西亚华侨史》,转引自冯尔康,《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清代社会生活图记》,页1北京,中华书局,2005

7、1955年顾景舟与紫砂名艺人朱可心讨论「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的制作工艺

8、古代在立春有吃五辛盘的风俗。如《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进屠苏酒,下五辛盘。』周处《风土记》:『元日造五辛盘。』注云:『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五辛盘又称春盘。《摭遗》载:『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馈贶。』《本草纲目》中说:『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这一风俗传到唐、宋、金、元。如元代耶律楚材有《立春日驿中作穷春盘》诗,其中说到用藕、豌豆、葱、蒌蒿、韭黄和粉丝作春盘。

9、晋代即有步障,贵族富家出门要用步障遮住路的两侧,尤其内眷不欲路人看见。《晋书》:『王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石祟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唐代贵家妇女出门,仍用步障;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多处壁画中有步障出现。但更多的不是长形固定步障;而是方形活动步障,以横梁展障,梁中间接一竖杖,由男役持之,可以随人移动。妇女下车,即用步障遮之。

10、《清嘉录》载:『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至二十四日止,谓之跳灶王。』清诗人周宗泰《姑苏竹枝词·跳灶神》云:『又是残冬急景催,街头财马店齐开。灶神人媚将人媚,毕竟钱从囊底来。』人们要『跳灶王』主要是讨好灶神,保佑来年赐福。

11、南京、扬州、上海各有一件大彬壶真品,是出土的,它们的风格和泥色都相同,可看出明代紫砂壶的气魄大,胎泥粗。

12、留恋夕阳无限好;寸阴难买莫蹉跎。

13、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14、壮夫弄剑不弄丸,上下青光慑人寒。

15、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顾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石铫”应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16、千寻古栎笑声中,此日春风属社公。

17、莼羹(gēng):《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覊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后称思乡之情为“莼鲈之思。”

18、唐张籍《寒食内宴》:『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19、释义:泉水加热,生成波涛,研碎的茶叶产生香气,从紫砂壶里飘出来。

20、酣饮赋诗联佳句,留得美名在士俦。

五、紫砂的诗句词语

1、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2、轻舟荡漾玉波澄,中元盂兰放湖灯,

3、『驱傩』是古代驱除疫鬼的仪式,多在腊月举行。唐王建《宫词》:『金吾除夜进傩名,画裤朱衣四队行。院院烧灯如白昼,沉香火底坐吹笙。』描写了仪式的场面;孟郊的《弦歌行》:『驱傩击鼓吹长笛,瘦鬼染面惟齿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衫行戚戚。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描写了傩的形状和人们驱傩的欢乐情绪。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月下独酌》

5、冰上乐兮鞭陀罗,随风旋转呼如何。

6、华发些些似不公,辰申龊龊有何庸。力抛羁绁片时适,谈谑槃筵一笑烘。山刹汲壶茶可点,匠人礲斲事方丛。麦秋梅润霖淫剧,旅泛殊谙干越风。

7、黄健亮,〈孟臣壶在清代工夫茶区的地位考述〉《历史文物》月刊,130期,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2004

8、仅凸显出黄龙山、青龙山的存在。这种地质条件在其他地方都不具备,就决定了其陶矿材质形成的优越性。在黄石石英岩下面有红、黄、紫、青、白色的紫砂泥,各种色彩的降坡泥在石英岩层较为多见,而越往下乃至几百米的深井层下,泥层越来越厚,但品种比较单色彩也比较单一。

9、工匠来八方, 器成天下走。

10、释义:欢喜的和你吟诵并一起品尝紫砂壶泡出来的茶,羡慕你的潇洒和余情。

11、在已知沉船中,以泰兴号所承载的「工夫茶文化」讯息最为丰盛。清季闽粤沿海是工夫茶最盛的地区,厦门尤为通都大邑,因此这艘由厦门出发的贸易大船上的工夫茶具就显得饶具意义。这些茶具包括了陶质的宜兴孟臣壶、烘炉、砂铫(俗称茶锅仔,图9)及水瓶(俗称龙罐,图10);另有瓷质的青花白瓷杯、瓷碗、盖碗及写有茶诗的茶盘(图11),此外还有若干的锡茶罐(图12)。

12、骑驴担酒祭祖坟,一路春光满眼新。

13、农历九月九日,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所以又称『重阳』。汉代已有重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的风俗。饮菊花酒的时代,一般认为是从晋代陶渊明赏菊饮酒而来的。南朝檀道鸾《续晋阳秋》载:某年重阳,陶渊明在家中东篱下弹琴赏菊时,忽然想要饮酒;恰好有一白衣使者挑担前来送酒,于是立即畅饮,并写下名诗《九日闲居》。晋代干宝《搜神记》中还记载酿造菊花酒的方法。

14、吴山,《宜兴紫砂辞典》,台北,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3

15、红男绿女佩香草,两情相悦赠芍药。

16、雕塑装饰可分为动物象形装饰和植物象形装饰,是用紫砂泥在壶体上做出浮雕、圆雕、透雕效果。它大致包括:雕琢、捏塑、贴塑等手法,它是雕塑艺术与砂艺的结合。雕塑装饰的成因是基于宜兴紫砂泥稳定的可塑性、结合性以及手工成型技法。它不仅借鉴了瓷器的堆塑、竹刻木雕的细腻,而且同时具备了玉器、石器的韵味。雕塑装饰题材广泛,有人物、动物、花卉、果品,常见的有竹叶、梅干、松桩、松鼠、葡萄等,形状似微型、小巧为主。这种装饰的特点是:既要表现物象的特征,又要考虑它在壶体上的牢固、触觉等实用功能,更要注重表面处理的紫砂肌理效果。

17、千姿态,玲珑方寸,秀清魔幻。

18、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楷模在人手。

19、宋代教坊妓女原属宫廷,是为官妓;『绍兴年间,废教坊职名,如遇大朝会、圣节,御前排当及驾前导引奏乐,并拨临安府衙前乐人……』另有私妓,在市井演唱。官府有事,如设酒库卖酒,为招揽生意,『官私妓女,顾倩只应』。一年之内,难得休息。只有新岁初一有空闲自娱。

20、天涯海角难相逢,尺素传达赖远征。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情商高的人感谢别人的话诵俗(情商高的人感谢别人的话)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