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古诗最后两句什么意思(鹿柴古诗的后两句意思)

2023-02-28 00:10:40

一、鹿柴古诗的后两句意思

1、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王维出身河东王氏,祖籍山西祁县。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官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2、这座空山林木茂盛到何种程度呢?我们来看后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意思是“反射的阳光”,这些反射光照在了哪里?青苔上。苔藓生长需要具备什么条件?阳光照射不到。

3、试着说说第二句话的意思。(只听见有人说话的声音)

4、王维的这首《鹿柴》,所呈现出来的诗情和画意,正是以他画家、音乐家的艺术表现力来追求诗歌中的色彩和声音的韵味。

5、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从事训诂学、《说文》学研究,章黄国学主编。

6、lùzhài鹿柴tángdài:wángwéi唐代:王维kōngshānbùjiànrén,dànwénrényǔxiǎng。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fǎnyǐngrùshēnlín,fùzhàoqīngtáishàng。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注释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但:只。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复:又。

7、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夕阳的余晖射入茂密的林中,又映照在绿绿的苔藓上。)诗人用夕阳的余晖返照在绿苔石上描绘反衬出深林的幽暗清冷的环境。《鹿柴》后两句写:傍晚的阳光深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台上。鹿柴唐朝·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原文:

8、诗歌的第一句“空山不见人”,重点在“空”字,跟《鸟鸣涧》里“夜静春山空”的“空”同为空旷,空阔的意思。山林如此幽静,好像根本看不到一个人影。是真得连一个人都没有吗?并非如此,下句说“但闻人语响”。这里虽然看不见人的踪影,却可以听到人说话的声音。我们都知道,只有在障碍物极少的情况下,声音才能在山谷中往复回荡,因此能听到“人语响”。这种写法,将视觉与听觉互补,表现了鹿柴周围山林的茂盛繁密。有人把这两句同陶渊明的《饮酒》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相比,认为王维得陶渊明诗歌的精髓。两者不同之处在于,陶渊明的诗是闹中取静,王维的诗则是静中见动。

9、“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两句的意思是,黄昏时夕阳将要落山,阳光反射到了树林深处,又照在了清幽幽的苔藓上。返,是回转反照的意思;景,指影子。返景是指夕阳回照时,光线照在林中后投到地上的影子。

10、“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空山无人是一种精神象征,现实的山中毕竟有人往来,山的空静与人语的喧响形成映衬,意境顿出。要知道,寂静的空山虽然“不见人”,但不可能是悄无声息的,虫鸣声、鸟啼声、流水声、山风声,这些都是“天籁”之音。大自然的声音丰富多彩,人在其中静静聆听,让声音如流水般从心中淌过,一切归于静寂。这时,突然传来了一阵“人语响”,似乎划破了天籁的沉静。实际上,这是以局部的、短暂的“响”来反衬全面的、恒久的“静”——没有那片刻的“响”,我们反而意识不到山中无边无际的寂静。在人响流逝之后,空山复归于永恒的寂静之中,让这份寂静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鲜明了。

11、太阳的一抹余晖返入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

12、复照青苔上。“复”的意思是()

13、当然不是啦。王维他有一个好朋友叫裴迪,也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和裴迪一起在辋川度过了一段非常美好的日子,王维和裴迪两个人就住在这山水相伴的大别业里,每天饮酒作诗携手同游。王维把他和裴礼所做的诗词最后编成了一部《辋川集》。这部诗集一共有四十首五言绝句,王维二十首裴迪二十首,用王维自己的话讲裴迪与自己携手本同心,可见两个人友情的深厚。

14、后两句是写:江面上那一艘孤船的帆影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只看到滔滔不绝的江水向天边流去.

15、妈妈,什么是半官半隐?

16、►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赏读《山行》

17、体验故事中不同寻常的快乐之旅吧!

18、妈妈有句话说:针掉到地下都能听见。就是用声音反正很安静对吧?

19、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耐人寻味。

20、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

二、鹿柴古诗最后两句什么意思

1、四两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用夕阳返照在青苔上时的那一小块光亮与周围的大片幽暗形成对比,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2、青苔:水生苔藓植物,翠绿色,生长在水中或陆地阴湿处。

3、想看看这样的画面吗?

4、更要理解其内涵的意思。

5、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6、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7、你们对王维有哪些了解?(生各抒己见)

8、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9、因为林木茂盛所以阳光照射不到,因为阳光照射不到所以苔藓生长,因为苔藓生长说明人迹罕至,因为人迹罕至所以清幽宁静。

10、③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11、►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赏读《蝉》

12、实际上,这种情景和禅宗所讲的“寂照”颇有相通之处。寂是寂静,照是照见,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而言,要放下世间的烦恼欲望,一切归于空寂,这是定力的修为。但是,如果真的一切归空,那又不免死气沉沉,甚或呆头呆脑。因此,在定力中还要生出一种觉照的能力,对于一切万事万物了了分明,这是智慧的作用。寂与照是两种不同的境界,禅宗追求的是它们的融洽与和谐。在《鹿柴》中,我们看到了“寂”与“照”的统这无疑与王维的禅宗修养有关。清代诗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王维“不用禅语,时得禅理”,真说到了点子上。

13、品析“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课件出示8)

14、今天,读了这首诗,牢记于心,若干年后,我们再次品味,可能也会找到安静的感觉。

15、(原诗)鹿柴(唐) 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6、返()景()照()鹿()

17、在唐朝的诗人里王维和李白他们两个人的年龄大体差不多,但是两个人的个性却差别很大。李白的个性奔放浪漫对一切都充满了热情,但是王维却比较的沉静,在中年以后就开始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18、对比。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以冷暖色彩的对照,写出诗人的飘零之感;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通过今昔对比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

19、除此之外,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还有用典、比喻、拟人、夸张、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20、我们来看第三句:“返景入深林”。在这里,风景的“景”是一个通假字,要读“影”。什么是“返景”呢?就是夕阳西下,一缕夕阳的斜辉返照回山林当中。

三、鹿柴诗的意思一句一句地写

1、谢琰,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章黄国学主编。

2、其中,《鹿柴》是王维赞咏辋川山水的组诗中很具代表性的一首诗歌。鹿柴(zhài),是辋川的一个地名。《鹿柴》原诗如下:

3、空寂的山中不见一个人,只听到一阵人语声。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深林本就幽暗,林间树下有青苔,更强调了其幽暗。夕阳斜斜地投进深林,又透过枝叶间的缝隙,照映到青苔上。初初读来,会觉得这一抹余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了一线光亮,给冷冷的青苔带来了一丝暖意。但稍加体会就会感到,实际恰与此相反。斜晖带来的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这就譬如作画,在大幅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一点暖色,在四周冷色严严的包裹下,暖色只会显得微弱和孤立无援,绝不会改变整幅画的基调,而被衬托后的冷色,反而会带给人更深刻的感受。

4、王维因其“清淡悠远、空寂超旷”的山水诗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诗佛”之美誉,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5、王维能诗善画,他的诗画被后人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辋川集》中的一首。辋川在陕西蓝田县西南20里,风景优美。鹿柴,柴,义同“寨”,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方。诗中描绘空山深林自然景物的清幽,就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

6、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

7、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及安闲自在的心境。

8、作为画家的王维,他的艺术素养影响着《鹿柴》的写作,而作为学佛人的王维,他的禅宗思想更是诗歌的精神底蕴。王维写辋川,写山水,多有“照”的意象。他笔下的“照”不是阳光普照,不是烈日朗照,而是如《鹿柴》中的落日那般静静的映照。因此,“照”的主体很少是太阳,往往是月亮——和阳光相比,皎洁清澈的月光似乎更为王维所钟爱:

9、古诗《鹿柴》的拼音是:lùzhàwángwéikōngshānbújiànrén,dànwénrényǔxiǎng。fǎnjǐngrùshēnlín,fùzhàoqīngtáishàng。原文: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10、►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古诗赏读《咏鹅》

11、我们再来读一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淡淡的阳光透过厚厚的树林,薄薄地洒在青青的苔藓上,那缕缕阳光,经过了太远的路程,早没有了温度,只是那样冷冷地照着,撒下斑驳陆离的光斑,让鹿柴除了清幽,更有了清冷;除了宁静,更有了空寂。

12、所以关于王维的应举,科举考试,也有一段有趣的记载,也是《集异记》里头记载的。说当时有个张九皋的人,已经走了玉真公主的后门。当时玉真公主权势非常大,深受皇帝宠爱,说话是非常管用的,所以张九皋就走了玉真公主的后门,公主就授意当时的主考官,要以张九皋为状元,为第一名。刚好这一年呢,王维也要应举,然后就同岐王商量,岐王很有意思,就做了一件具有现代广告学意义的策划。

13、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

14、译文: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

15、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16、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课件出示4)

17、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8、但常爸十分反对家长生硬地向孩子灌输唐诗,让他们死记硬背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句子,然后作为“成就”向其他家长炫耀。

19、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空山不见人”,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20、这组山水诗十分别致:它全是五言绝句,每一首诗的题目都是辋川山谷中一处游地的名称,而且每一首诗后面都附有他的好友斐迪的一首形式完全相同的诗歌。

四、古诗《鹿柴》的意思及原文

1、常爸一向主张孩子应该背唐诗,不想讲大道理,就是希望孩子将来在船上看到茫茫大海波涛汹涌的时候,想到的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不是“大海啊全是水,马儿啊四条腿”;登山的时候想表达一下看到高山的激动心情,想到的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不是“我擦,真特么高!”

2、熟记笔顺,指导写字

3、A、重复B、转过去或转过来C、恢复D、再、又

4、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5、但细加体味,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

6、他们更喜欢听同龄小朋友讲故事

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冬季

8、首句“空山不见人”直接描写空山的寂静空旷、杳无人迹,“不见人”三个字用得生动形象。

9、美术编辑:张臻孙雯高佳玉

10、这组山水诗十分别致:它全是五言绝句,每一首诗的题目都是辋川山谷中一处游地的名称,而且每一首诗后面都附有他的好友斐迪的一首形式完全相同的诗歌。

11、A.用鼻子闻味B.用耳朵听见C.用眼睛看见

12、将下列诗句与季节搭配用线连起来。

13、空山:空旷、清冷的山谷。

14、还在诗中看到了什么?使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返景)

15、鹿柴:—作鹿砦。柴,指栅栏。鹿柴意为鹿居住的地方,是王维晚年隐居之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是辋川的一个景区,风景优美。

16、幽静的山林看不到人影,

17、读了四时田园杂兴的后两句,能想象出怎样的情景:答:能想象到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这也写出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18、请输入标题abcdefg

19、四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则由空山传语转至深林返照。用树下的青苔,突出深林的寂静和幽暗。当余晖映入深林,照在树下的青苔上,小片的光影和无边的幽暗形成强烈的对比,使幽暗更加突出。

20、►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赏读《回乡偶书》

五、鹿柴后两句的意思句的意思

1、“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2、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诗人眼前的这座山,并不是一座空山,诗人只不过是为了说明这座山很寂静,连一个人影都见不着,“不见人”三字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

3、更多知识点可关注下北京新东方小学全科教育的小学语文课程。

4、山里明明有好多小鸟叫,也有小动物、小虫子并不是空的,为什么诗人说山是空的?

5、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7、►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赏读合集

8、“但”的意思?(只)“闻”的意思?(听)

9、什么是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10、在看第四句:“复照青苔上”大家都知道茂密的树林里,阳光照不到的地上,树底下就会长出青苔。“复照青苔上”就是说阳光不仅照射进了丛林,而且还照射到了一处青苔上,一下子让人感觉很温暖,空山也有了生机。

11、lùzhà原文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简析《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12、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连细微的说话声音都能被诗人察觉,这更加显示出了山的寂静。

13、(儿童背古诗词)第95课《舟夜书所见》

1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5、这个说话的声音大吗?(不大)

16、译文: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原文:《鹿柴》(作者)王维(朝代)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创作背景: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17、山之所以“空”,是因为杳无人迹。“但闻人语响”,以局部的有声反衬整体的寂静。通常情况下,山中尽管无人,但不会无声。“但闻”二字将瑟瑟风声、潺潺水声、唧唧虫声、啾啾鸟声统统排除开,只听见偶尔传来的几声“人语响”。表面上看,这几声“人语响”似乎打破了寂静,其实,一阵人语响过以后,空山又回到了万籁俱寂的境界之中。

18、大家好!我们今天来欣赏一下王维的名作《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9、返景:夕阳反照的光.景,通“影”.

20、《鹿柴》古诗的意思是:空寂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影,却能听见人讲话的声音。落日的余辉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映在青苔上。《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鹿柴》是其中的第五首。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形容速度快的成语和古诗(形容速度快的古语)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