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面的故事(古诗词中的典故故事)
一、古诗词中的典故故事
1、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国三名降将,故称“三秦”。
2、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
3、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5、《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7、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8、中国古代最唯美的的十大文学典故,意蕴深长:
9、好了,分享到这里吧!有机会再说词的典故。
10、 行路难
11、古诗词中14个常见的典故,你知道多少
12、被白发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二首》“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诗意。
13、来源:爸爸书房babashufang
14、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15、 用典语句:“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可收复河山对于诗人来说毫无办法。只能独自一人挑灯细看诸葛亮的传世之作,希望皇帝能早日悟出“出师一表通古今”的道理。全诗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16、《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17、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18、了解课程详情及报名咨询
19、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
20、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说,她后来“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二、古诗里面的故事
1、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2、清 魏源《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3、 三首诗的作者或关心国家命运,或想为国家效力,或忧国忧民,在现在这个新冠肺炎还没有完全被打败的情况下带给人满满的力量,诗歌在过去,现在,未来都传递给人满满的正能量。
4、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5、寥寥几句诗词,深埋的是诗人说不尽、理不清、道不完的内心。
6、《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7、垂钓、梦日——借用吕尚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垂钓碧溪讲了姜太公钓鱼钓到周文王。乘舟梦日边讲的是商开国重臣伊尹受商王重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船经过日月旁边。后用此表达人们希望得到君主赏识,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愿望。
8、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9、用典故都是想借助典故做比喻,放在某种语境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触,或者让人通过典故清楚的了解诗里所隐藏的意义比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这句诗里吧闻笛赋就是化用向秀的《思旧赋》来怀念至交故友后面烂柯人就是晋朝人王质以此表达世事沧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里就是化用东吴周瑜赤壁之战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10、这首诗是李商隐身在巴蜀写给远在长安妻子的思归诗。可是李商隐不知的是,妻子王氏早在几月前已离世,他心中此刻渴望的未来之景“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已永不会到来。
11、译文: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12、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13、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6、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17、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18、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9、《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20、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梨园弟子”。
三、古诗故事故事
1、《典故纪闻》载,成化十五年,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杨鼎乞致仕,特赐敕允之,仍给月米二石,岁夫四名,先是,大臣致仕,未有给米拨夫例,有之自鼎始
2、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3、《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缄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6、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7、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8、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9、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10、典故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
11、《野望》——唐代王绩
12、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13、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14、《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15、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后用此表达希望被重用。
16、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17、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18、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变幻如苍狗。
19、典出《吕氏春秋.具备》,比喻办事受牵制,不顺利。
20、来源于诗词的典故很多,今天先说几个来源于诗的吧!
四、古诗词中的典故大全
1、《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2、射天狼——暗用《楚辞·东君》“举长矢射天狼”典故。天狼,是星名,古代用以代表贪残掠夺。古诗中用以表明御敌保国的决心。
3、唐肃宗时,韩翃写给妻子柳氏之诗章台柳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尽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章台柳”三字后人滥用,其本意只是暗喻身在长安的柳氏。章台本是战国时所建宫殿,以宫内有章台而得名,秦王曾再次宫接见蔺相如。章台下有街名章台街,旧时常常用来呆滞长安。诗中有一段美丽波折的爱情故事,很感人。
4、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5、例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明用《史记·冯唐列传》中的故事,东坡居士在这里明用这个典故,意在以魏尚自况,希望有一个象冯唐那样识才敢谏之人,为自己在宋神宗面前保荐,派人将自己召回,委以重任。这是古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的反映。
6、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7、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8、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9、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10、以写作为指导的语文之路
11、五:碧纱笼:王播贫贱时寄食僧门,僧人烦他,故先吃饭后敲钟,待他闻钟赶来,饭早已吃光。后来他重位出镇此邦,复游于此,题诗于寺墙: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12、《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13、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1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
15、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16、《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
17、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后人用此典故表达再回旧地,恍如隔世。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9、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20、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五、诗词里的典故故事
1、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2、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3、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汉书•杜周传》:“三尺安出哉?”
4、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5、《围炉夜话》:三言两语,道尽人生百味!
6、二:人面桃花:崔护京都郊游渴而求饮,邂逅一美女,彼此顾而有情。次岁同日复游,门庭如故,女子已逝,遂题诗于门墙: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是,桃花依旧笑春风。
7、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8、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9、家教和门风,浸润孩子的一生
10、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1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2、例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析)以典代人,通过文章既以赞李云,也以自赞。“蓬莱”,为海中神山名,传说仙府中难得的典籍,均藏于此。《后汉书·窦章传》言:“是时学者称东观(后汉政府的藏书机构)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这首诗中的“蓬莱”,是借指校书郎李云。“建安骨”为建安风骨之简称。东汉末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诗歌,风格清新刚健,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区别于“大谢”(谢灵运)。李白非常推崇谢眺,这里有自比的意思。这两句中,上句称赞李云文章得建安风骨,清新刚健;下句谓自己的诗歌应像谢眺那样清新隽永。
13、唐 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4、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吹取:吹得。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蓬莱,又称蓬壶。
15、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16、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17、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18、“斫去”三句:化用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中“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句意。斫:砍。桂:桂树。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酉阳杂俎》载:“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遂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19、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0、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