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字形容秦始皇的一生(对秦始皇的评价八个字)
一、对秦始皇的评价八个字
1、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正是因为秦国经历了几世几代人的沉淀,才有了这样的实力,所以,秦国统一六国不是一个偶然。到了秦始皇这里,可以说各种时机已经成熟,不论是经济,军事,还是政治,都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和六国相抗衡。
2、康延孝之谋、李存勖之断、郭崇韬之助,此三人可谓识时务之俊杰。
3、鄙人以前虽读过《商君书》和《韩非子》,却一直没有真正理解法家的“国有十善,上无使战”和“儒以文乱法。”直到看过《狼犬丹尼》后,才真正理解法家此论的真谛。 巴特尔驯养的狼犬丹尼最终被音乐拯救,便是“儒以文乱法”,导致“愚民”失败的一个反面教材。
4、No.3:死于25岁,葬于75岁
5、(党史博采)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6、知识分子型的皇帝“没有出息”
7、汉高祖刘邦(前247年-前195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帝王,汉朝的开国皇帝。
8、毛泽东)认为:治理中国需要马克思加秦始皇,并且自称“坑儒比秦始皇还多”。他也说过:「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后,丧失了进取方面,志得意满,耽於佚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对暴秦,就包括反对秦始皇,这也是完全正义的。」
9、朱敬则:“天子登云台而访道,实垂拱而无为;公卿指日观以推诚,愿升中而每竭。可谓尽美矣,未尽善也。然天性既猜,素无学术,意不及远,政惟目前。是以牝鸡司晨,谗人罔极。”《隋高祖论》
10、他还不太看得起平民身份的人,刘邦得天下三大助力之二韩信和张良都可以说是他拱手给的,刘邦被放走也有几分这个原因。他也是真的残忍,读兵书只读如何用兵,如何攻城略地,却不看每个兵书前都提了人心二字,一开始还有叔父项梁束缚,不那么放肆,后来他叔父走后便是完全的自我放飞愈演愈烈,攻了城,不懂着收人心,只顾掠夺。当年攻下咸阳屠了城,一把火烧了秦王宫三天三夜,那些官方藏书都烧的差不多,差点引起了历史断层,后来灭了田荣,把齐地房屋全部烧毁,降来的士卒全部坑杀,更是把掳掠来的齐国百姓全部迁往北地,死伤无数。这些举动就将天下的大半人心推向了刘邦,碰上了对家,刘邦还是个懂得收敛人心的人,所以说失败之势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11、上面九条是对秦始皇的所做一些简要的概括;这些事情在他之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开创于他,并且一直被沿用了两千多年之久;在他以后的皇帝,治国管理无一不是在他这个机构框架下对国家进行管理而取得成就的,他们创造的伟业,有很大的原因是得益与秦始皇为他们奠定的基础;在前人没有的前提下,完成这么多的体制变革和文化变革,以及众多的建设工程,需要做多少工作呢而且从秦始皇完成兼并六国,到他去世,仅有11年时间;就在这短短的11年里,秦始皇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作,为中国几千年的帝制社会奠定了基础。。
12、《宋史》:“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君子曰:“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帝之谓乎?故帝之功德,炳焕史牒,号称贤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县公之贬死,武功王之自*杀,宋后之不成丧,则后世不能无议焉。”《宋史卷五太宗二》
13、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写道:「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14、对军事能力的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15、儒家是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的最大障碍。商鞅谓之:诗、书、礼、乐、廉、耻、孝、悌、仁智。国有十善,上无使战。韩非子谓之:儒以文乱法。
16、始皇帝虽然生于2000多年前,但是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已经持续了2000多年,即使放到现在,他的一系列政策也是毫不落伍的,他对于后世中华文明的构建,具有决定性和里程碑的意义。
17、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隋朝的开国皇帝,在位24年。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了分裂数百年的中国。他开创的科举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在中国使用了1300年。他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后世官制的基础。他大力发展经济和文化,使得隋朝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化辉煌灿烂的时期。
18、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南朝梁的建立者。萧衍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八年,是南朝的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者。梁武帝初期国家兴旺强盛,是一个有为的明君。后期痴迷于佛*教,多次舍身出家。企图以佛治民,纵容邪恶,导致侯景之乱,毁掉了江南的经济基础。
19、1953年林b养病期间,毛主席在指示卫生部负责人傅连暲组织专家对林b进行会诊后,便手书了曹操《龟虽寿》赠林b。1963年12月14日,毛主席复林b的信中,再次提到曹操的这首诗。信中写道:“曹操有一首题名《神龟寿》的诗,讲养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一读,可以增强信心。”在胡乔木养病期间,毛主席也建议他读曹操《龟虽寿》诗。1961年8月25日,毛主席在复胡乔木的信中写道:“八月十七日信收到,甚念。你须长期休养,不计时日,以愈为度。曹操诗云: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此诗宜读。”毛主席还为日本前首相石桥湛山书写一幅曹操的《龟虽寿》相送,说曹操这首诗有辩证法的观点,还讲解了这首诗。
20、战国军事家尉缭对秦始皇有一句话评价,“秦王为人,蜂凖,长目,摯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长久以来,这句话被认定秦始皇是暴君的人广为引用,认为秦始皇性格中本身就有残暴的一面。
二、八个字形容秦始皇的一生
1、1959年2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了翦伯赞撰写的应该替曹操f案的文章,其中讲到曹操“一贯地把统一中国当作自己的政治使命”和他的征伐对于以后西晋统一所产生的作用。认为“曹操不仅是三国豪强中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而且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有数的杰出人物”。毛主席谈到这篇文章时说:曹操和秦始皇都应恢复名誉。曹操曾几次说,刘备很厉害,不过得计稍迟。《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不是继承司马迁的传统,而是继承朱熹的传统。曹操结束了汉末豪强混战的局面,恢复了黄河两岸的广大平原,对于后来西晋的统一铺平了道路。
2、宋明帝刘彧(439年-472年),南北朝时宋的第七位皇帝。
3、就是这样一位名气极大的皇帝,他的子孙后代按理说不会特别稀少,那么,他的姓氏“嬴”应该也会随着始皇之名一直延续至今。但是,细细思索一下,我们周遭有多少个“嬴”姓人士呢?倘若,不是因为我们曾经学习历史,试问,还有多少个人会知道原来在历史上还有“嬴”这个姓氏呢?
4、在1964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项羽战败的三个错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机械遵守鸿沟协定;以及建都徐州(当时叫彭城)。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能纳谏和用人呢?这便和他主观上的弱点有关。
5、康熙帝:“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
6、大改革,在秦始皇所处的时代条件下,皇帝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了一系列对于当时来说惊世骇俗的改革,很多制度,其实我们现在还在用。
7、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简言之,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显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汉武盛世也被后人视作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
8、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层峦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高大的陵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1974年春天,正在打井的临潼县西杨村村民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团:秦陵兵马俑,然而,时至今日,这座千年皇陵仍旧深埋地下,只是不断出土的陪葬墓文物时时诱惑着人们去遐思:如果秦始皇陵打开,那么将会有多少谜迎刃而解?
9、元帝在位时期是西汉由转向强盛衰落的起点,社会危机逐渐加深。元帝本人也过于放纵外戚、宦官,埋下了西汉的灭亡的根由。
10、查阅了有关资料,毛泽东先后对十八个帝王有明确的评论。
11、康熙帝:“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清实录康熙朝实录》
12、欧阳修:“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新五代史》
13、评价其军事才能:“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14、据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对秦陵进行实地调查后,发出了保护状况不乐观的函告,要求进一步履行保护世界遗产的公约。所以,国家早就开始了对秦兵马俑及秦始皇陵的彻底的保护与整治,投资2亿元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和秦兵马俑周边环境改造工程正在实施过程中。秦始皇陵属于陵墓、墓葬类大遗址,由于在城市附近,可视性又较强,建设遗址公园的方式可以把文物发掘、保护的科学研究与旅游观光相结合,是对大遗址保护的一种探索。像秦始皇陵这样的大型遗址,挖到什么就保护什么的做法是不够的。划定保护范围有利于全方位保护和研究,也可以限制不合理的、可能给文物带来破坏的工程建设。
15、那就是哪天有要挖她的陵墓的动议了,之前就要热炒起来;哪天真的开挖她的陵墓了,更要热得发烧;到哪天挖完她的陵墓,热度依然难退,依旧不会太平。等猴年马月折腾完了她生前死后那些事,兴许才能消停一点。中国人常说,人死后才能盖棺定论,那说的都是一般的皇帝和文臣武将,放在武则天身上不太管用,对她还必须得开棺解密,方能罢休。而且这还要赶早不赶晚,要下手快,起码要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乾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前。
16、1953年林彪养病期间,毛泽东在指示卫生部负责人傅连暲组织专家对林彪进行会诊后,便手书了曹操《龟虽寿》赠林彪。1963年12月14日,毛泽东复林彪的信中,再次提到曹操的这首诗。信中写道:“曹操有一首题名《神龟寿》的诗,讲养生之道的,很好。希你找来一读,可以增强信心。”在胡乔木养病期间,毛泽东也建议他读曹操《龟虽寿》诗。1961年8月25日,毛泽东在复胡乔木的信中写道:“八月十七日信收到,甚念。你须长期休养,不计时日,以愈为度。曹操诗云:盈缩之期,不独在天。养怡之福,可以永年。此诗宜读。”毛泽东还为日本前首相石桥湛山书写一幅曹操的《龟虽寿》相送,说曹操这首诗有辩证法的观点,还讲解了这首诗。
17、毛主席不仅喜欢曹操的诗文,对曹操的历史功绩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在国家分裂,连年不断的战争环境下,黎民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曹操《蒿里行》中以“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念之断人肠”,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进行了概括,并表达了对人民苦难遭遇的忧伤和同情。毛主席充分肯定了曹操在国家统一中的历史贡献。
18、下面将泽东对他们评价介绍给大家。
19、毕竟,这就是历史:“一旦你向着自己心中的抱负进发,一路上除了要披荆斩棘之外,还要忍受住周围的人乃至后世对自己的评价,哪怕有些评价并非那么好听。其实,”凭心而论,秦始皇算得上是一位名垂千古之人了。
20、对于汉武帝,毛泽东评价他是汉朝最有作为的皇帝。毛泽东认为高祖之后,史家誉为文景之治,其实,文、景二帝乃守旧之君,无能之辈,所谓“萧规曹随”,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三、八个字形容秦始皇
1、(《秦本纪》、《说文解字》)
2、朱元璋:“惟隋高祖皇帝勤政不怠,赏功弗吝,节用安民,时称奔驰。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明太祖实录》
3、“统一北方,创立魏国”
4、前1046年,周武王在历史性的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帝辛登上鹿台自焚殉国。《史记·卷殷本纪第三》记载"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朝歌),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商朝从此灭亡。
5、他的父亲禹因治水有功,只是被部族推举为带有不固定性的首领,只有到了他儿子启才是确立秦始皇真的是一位暴君吗如何客观评价秦始皇129提及秦始皇,有人立马就能联想到诸多关于他的词汇,比如荆轲刺秦王、焚书坑儒、寻找长生不老药,就连孟姜女哭长城,多多少少都根秦始皇有些秦统一第一功臣是谁计杀李牧败强楚立万世功勋194王翦是秦朝名将,善于用兵,勇武能战,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中,率大军攻破赵国、剿灭燕国、平定楚国,立下了万世功勋,称得上秦统一的第陆逊文武兼备是将军更是丞相他下场为何悲惨37提到三国中最全能的人才,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这是很正常的,毕竟大家对于三国的理解不一样。。
6、汉武帝刘彻(前157年-前87年),是汉朝第7位皇帝,在位长达54年,是清朝康熙帝之前在位时间最长的中国皇帝。汉武帝在实际掌握权力后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深远地影响着后世的中国。他开拓了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刘彻下罪己诏。简言之,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显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汉武盛世也被后人视作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
7、“老粗出人物”、“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
8、项羽,前六国楚国后裔,天生的战争奇才,前期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他那,然而却抵不过一个混混出生的沛县亭长。所以今天我们来谈谈项羽这个人,他为什么“稀里糊涂”地失去天下。
9、一种是正面评价,统一六国,结束混乱局面,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制国家;另一种是负面评价,秦始皇实行残暴统治,严刑酷厉,骄奢淫逸,给百姓造成沉重的负担,百姓哀怨载道,最后爆发了农民起义。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评价,对历史积极方面的影响和消极方面的影响。
10、无论地宫的确切深度是多少,可以确定的是地宫的规模之庞大,结构之复杂,以及构造之巧妙必定是超乎想象的。那么,传说与史书中对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想象,其含义究竟是什么呢?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给出了这样的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位于西安交大的汉墓陆续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推断。那么“下具地理”呢?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
11、但不管怎么讲,一个皇帝能另类到生前一生事,死后千古事,另类到他们的陵墓里埋藏着中国的文化秘密,埋藏着中国人的好奇心,埋藏着政府官员的经济发展规划,埋藏着专家学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底线,恐怕也只有秦陵和乾陵可以比照了。
12、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
13、平民百姓关注秦陵和乾陵,集中在一个疑惑上:为什么不挖?感性色彩比较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是,挖和不挖哪个更重要?学理成分更大。这些年情况又变了,好像各级政府也开始掺和进来,仿佛辩论赛上的辩手,成了正方反方,正方肯定挖掘效益,反方强调保护功德,一个说YES,一个说NO。
14、在这里让您遇见最珍贵的艺术品.最前沿的艺术市场和高端艺术品交流平台.欢迎您的参与)
15、那么,秦始皇是暴君吗?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秦始皇不是暴君。何为暴君?残暴无道也!但是,秦始皇是有王道的,他以此来扫灭东方六国,一统天下,结束了自春秋以来诸侯混战老百姓苦不堪言的局面。
16、唐太宗李世民: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17、毛泽东故居藏有四种版本《古诗源》和一本《魏武帝、魏文帝诗注》,其中,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土不同》《龟虽寿》《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却东西门行》等诗,毛泽东都多次圈划过。《古诗源》编者在评价曹操诗时写道:“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沈雄俊爽,时露霸气。”毛泽东为此评圈点断句,以示赞同。在《短歌行》的标题前有红、蓝两种笔迹划的圈记;全诗作了圈点,其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等诗句旁,毛泽东都加了密圈。
18、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毛泽东既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对象,又将生活于人民群众之中、依靠人民群众看作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他从屈原被贬到民间,同人民生活在一起,才写出了千古名作《离骚》,印证了这样的认识。他又从曹操骂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可能有作为,提升了这样的认识。他说:军官要下放当兵,师长、军长下放让班长管,搞三个月后再回来当师长、军长。干部参加劳动,我看搞一个月总是可以的。同劳动者在一起,是有好处的,我们的感情会起变化,会影响几千万干部子弟。曹操骂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有道理的。
19、公元前247年,嬴政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在故都雍城举行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20、萧衍善摄生,食不过量,中年以后不近女人。然予智自离,小人日进,良佐自远,以致灭*亡,不亦宜乎。
四、秦始皇总体评价八个字
1、韩信:“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2、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开创的建安文学中诗歌成就最为显著。他们的诗上承楚汉,下启盛唐,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建安文学的诗作中,毛主席尤其喜欢曹操的诗。1954年夏在北戴河,毛主席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3、最基础的就是“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这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秦始皇把很多基本生活要素统一起来,不管是文字、货币还是度量衡,通过这些手段,之前几百年分裂时期形成的“秦人”、“齐人”、“楚人”等等区分称谓逐渐淡化,秦始皇不仅在武力上完成国家的统也逐渐在心理上,初步建立起华夏民族的共同体意识,逐渐培养起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统一的向心力”。
4、商鞅:商鞅推行变法,对秦王朝的国势强盛,进而统一六国,建立一统天下的秦王朝,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商鞅代表了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他推行的变法遭到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反对,最后被残害。可以说,商鞅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秦始皇:秦始皇的功绩在于他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还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但是秦始皇也有过错,例如焚书坑儒,实行严刑峻法等,征收高额赋税,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痛苦。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秦始皇的功还是大于过的。
5、秦始皇那会儿,大开刻石纪功和树立碑碣风气,自己陵前却没留下只石片碣,这事好像没有多少人关心,可武则天树起的无字碑却是世人皆知。一个不留碑,一个留了碑,碑面又不着只言片语,这都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揣测和联想,激起专家无数的研究和争执,成了报刊传媒的头条稿源,成了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不留名句,没有恒言,二人身后都没有什么能传咏的名篇诗句在世。秦始皇曾东临碣石,求仙问神,但后人吟咏的却是“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曹操,让一代枭雄曹操风光无限,名垂汗青。
6、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
7、汉高祖刘邦(前247年-前195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帝王,汉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御驾亲征一统天下;以“休养生息”为国策,实行“轻徭薄赋”,大力发展经济;下“求贤诏”为国家广招管理人才;定礼仪以巩固皇权;祭祀孔子并重用儒士,提倡以孝治理天下。刘邦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很多的贡献。
8、众所周知,但凡有非凡之识见者必定有非凡之举及非凡之功绩。有着伟大历史功绩的毛主席,其看历史的眼光高于同时代任何人,因此总是能够比其他人看得更高更远更准,那些反对毛主席的人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读过几本书。王震说过,毛主席比我们早看了五十年,说得很对!
9、南唐李后主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
10、石雕最初被放置在山东东南部数百英里的一座山脚下。几年前,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在横扫地球的光线下,铁梁散开了,石头碎了。”毛成知县后,盖亭盖“光绪二十六年,由于该地区下大雨,石雕下落不明,直到1921年石雕再次被发现
11、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在《藏书》中评价秦始皇: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12、《观沧海》被誉为“有吞吐宇宙气象”之势,全诗14句:
13、《史记》中明确记载了地宫中有防盗的“机弩矢”,并且能做到“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不仅如此,秦始皇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目的,不单是营造恢弘的自然景观,在地宫中弥漫的汞气体,还可以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烂。而且,汞的熔点很低,即使在常温下也极易挥发,而汞本身是剧毒物质,一旦吸入一定浓度的汞,即可导致死亡,因此在地宫中的水银还可毒死胆敢闯入的盗墓者。考古人员在秦陵封土周围找到的若干个通往地宫的甬道,也显示甬道中五花土并没有人为掘动迹象。
14、(如果您希望每天都离艺术近一点.请点击右上角
15、朱温(852年-912年),废唐哀帝李柷自立,国号“大梁”,史称后梁。朱温在位期间,重视农耕,但是连年征战,民生多艰。晚年荒淫无耻,乱伦无度,强奸儿媳,被他的三儿子朱友圭杀*死。
16、历史上不是提什么‘文景之治’吗?实际上,文帝、景帝只是守成,是维持会,庸碌无能。从元帝开始,每况愈下。
17、郦食其:“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於人之功无所记,於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畔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於汉王,可坐而策也。”《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18、司马光:“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官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罚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资治通鉴》
19、《龟虽寿》全诗也为14句:
20、“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毛泽东只是为了强调“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并非不识字,元初名臣耶律楚材在《玄风庆会录》一书中提到成吉思汗是可以亲自阅览文件的。)
五、对秦始皇的评价八百字
1、然而,后世对始皇帝的评价褒贬不有人认为:他功盖千秋,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的大一统,在位时任用法家人士,崇尚“依法治国”,统一度量衡,让当时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真可谓是功不可没。
2、毛泽东在好几部诗集里都圈阅过《观沧海》,练习书法时也常常写出这首诗的内容。1954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有时海滩边漫步念念有词地背诵《观沧海》,有时出门观海,低声吟诵《观沧海》,以致他身边的卫士都听熟了这首诗。他还在这里写信给他的两个女儿李敏、李讷,要求她们读《观沧海》。信中写道:“你们的信都收到了,很喜欢。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我好,勿念。”
3、秦始皇陵的不能挖八个理由
4、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毛主席既把人民群众作为服务的对象,又将生活于人民群众之中、依靠人民群众看作力量和智慧的源泉。他从屈原被贬到民间,同人民生活在一起,才写出了千古名作《离骚》,印证了这样的认识。他又从曹操骂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可能有作为,提升了这样的认识。他说:军官要下放当兵,师长、军长下放让班长管,搞三个月后再回来当师长、军长。干部参加劳动,我看搞一个月总是可以的。同劳动者在一起,是有好处的,我们的感情会起变化,会影响几千万干部子弟。曹操骂汉献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有道理的。
5、有一次,毛主席在北戴河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全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j臣,书上这么写,剧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6、但是,同样还有人认为:始皇帝是一个暴君,统治期间残害忠良,举国上下因为严苛的法律制度变得人心惶惶,一点儿小错误就连累家人遭受连坐之苦,太不近人情了点。总之,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立场。
7、秦始皇另类到什么程度人人都知道,他把先秦泛用的“朕”字据为己有,成了皇帝专称;还放出话说:“朕始为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武则天好像比秦始皇还要另类,她干不成秦始皇统一文字那样的旷古大事,就干脆自己造了19个字,其中还给自己造了个名字,谁也不能用。
8、秦始皇为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我们中国甚至世界都公认的,秦始皇从他亲政开始到他死去,他一直不眠不休的处理政事,使秦国逐渐发展强大,到最后灭六国,统一天下,同时他还称帝,制定律法,为后世之楷模.秦始皇虽然是一名励精图治,勤政治国的好皇帝,可他另一方面又施行暴政,人心涣散,百姓困苦不堪,使秦帝国只传到秦三世便匆匆结束.不管怎么说,秦始皇总算比往后的糊涂君主要好.
9、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大明开国皇帝。在位31年。是中国历史上几个主要朝代的皇帝中第二个出身平民的皇帝,幼时贫穷。
10、后唐庄宗李存勖(音xù,885-926),五代时期后唐王朝的建立者,晋王李克用长子,小名“亚子”。
11、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李世民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建立唐朝的的过程中立下了战功。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
12、陕西的皇气,还凝聚在皇陵上。连中国最另类的一男一女两位皇帝,也都安身三秦,这还没算介于他们两人之间那位撑起大汉雄峰的汉武帝。毛泽东用诗词概括中国古代英雄时,都要提到秦皇、汉武、唐宗三位,能与他们平起平坐的只剩下宋太祖和成吉思汗二人了。在世界100项考古大发现中,秦始皇陵名列其中;在世界范围的人类十大考古发现评选中,中国唯一入围的就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知道,兵马俑坑只不过是秦始皇陵园五十多平方公里范围的一小部分;我们大多数人还可能不知道,2004年前后秦陵也面临过被摘牌的危机,差点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13、明郭青螺:宋太宗以天下私之子,金太宗乃以天下还之侄,故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青螺先生崇论卷之八》
14、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15、在中国文明兴起后的5000年里,一个陕西就占去了至少一千多年的辉煌;一个西安,就囊括了中国历史上无与伦比的汉、唐两朝盛世,没有哪个古都堪与比肩。陕西,应当比其他省的人走在文物保护的前列;拥有自豪的同时,也比其他文物小省肩负着更大的责任。
16、◆毛泽东批阅的《三国志》。
17、毛主席在好几部诗集里都圈阅过《观沧海》,练习书法时也常常写出这首诗的内容。1954年夏毛主席在北戴河,有时海滩边漫步念念有词地背诵《观沧海》,有时出门观海,低声吟诵《观沧海》,以致他身边的卫士都听熟了这首诗。他还在这里写信给他的两个女儿李敏、李讷,要求她们读《观沧海》。信中写道:“你们的信都收到了,很喜欢。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操)到过的地方。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妈妈那里有古诗选本,可请妈妈教你们读。我好,勿念。”
18、历史揭秘:若秦始皇陵打开会有多少谜破解?
19、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政治人物,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20、周武王姬发:“今殷王纣乃用其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史记·卷周本纪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