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古文原文及翻译(促织古诗文网)
一、促织古诗文网
1、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2、教师不可错过的10本好书
3、全诗四句中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4、咏物词主要是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把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志向选择寄寓在所咏的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体,而且要使词人的主观情志与听咏的客观物象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张鎡这首词就达到了这一境界。
5、六上“快乐读书吧”:阅读指导与超级书单
6、简约版:“总评式”班级单元习作集
7、6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8、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
9、操童子业:意思是正在读书,准备应考。操……业,从事……行业。童子,童生。科举时代还没考取秀才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为“童生”。售:原意是卖卖物出手,这里指考取。迂讷:拘谨而又不善于说话。累尽:牵累而耗尽。累,牵连,妨碍。裨益:补益。款:款式,规格。宰严限追比:县令严定期限,催促缴纳。追比,旧时地方官吏严逼人民,限期交税、交差、逾期受杖责,叫“追比”。流离:淋漓。
10、16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1、59王戎不取道旁李/《世说新语·雅量》
12、“全国小学创意写作实验学校·实验班级”名单
13、81渔歌子/(唐)张志和
14、几夕空机愁促织,银河休问报章迟。――出自杨亿《无题三首》
15、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16、成大喜。方共瞻玩,一鸡瞥(突然)来,径进以啄。成骇立愕呼,幸啄不中,虫跃去尺有(通“又”)咫(八寸)。鸡健进,逐逼之,虫已在爪下矣。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不久)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止)(于)冠上(省略+状后),力(名状,用力)叮不释。成益(更加)惊喜,掇置笼中。
17、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近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
18、96自相矛盾/《韩非子·难一》
19、2021秋·单元习作纸
20、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毕飞宇在清华大学讲课时发誓:
二、促织古文原文及翻译
1、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2、从失促织到失爱子是情节的深入发展,加强了故事的悲剧色彩。成子投井自杀的悲剧,其原因不过是毙一蟋蟀,这充分反映了官府贪暴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之深。行文至此,着意写出成名夫妇的感情变化:由惊怖(“如被冰雪”)到“怒索儿”,得尸于井又“化怒为悲,抢呼欲绝”,然后又转入深深的忧虑(“相对默然,不复聊赖”)。这惊、怒、悲、忧的一系列感情变化,更增强了悲剧气氛。待发现爱子“气息然”,又陷入更深的焦虑。“忽闻门外虫鸣”是情节的又一转折,出人意外,追寻之下得小蟋蟀。在此写了小蟋蟀的形状:短小,黑赤色……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写了它动作的迅捷、飘忽;又写了“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对成名似乎有感情,以此表示促织的异乎寻常,暗与成子化身促织相呼应。
3、出版时间:2020年4月
4、118竹石/(清)郑燮
5、西风劝我?书叶,促织催人送戌衣。――出自陈宓《秋夜》
6、五上:课后习题答案(全上册)
7、晚唐张乔与宋代王安石都有《促织》诗,借促织表达对天下贫富差别的不满:
8、84观书有感/(宋)朱熹
9、小说以夸张手法与细节描写来显示促织的才能。写促织的善斗,采用了衬托与对比的手法。“蟹壳青”的斗无不胜、“庞然修伟”,与成名的促织“伏不动,蠢若木鸡”形成对比,给人造成一种小虫怯懦无能的印象,加强了紧张气氛。然后情况一变,小虫“暴怒,直奔”,“腾击”“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这一系列动作展示了小促织的勇敢善斗,少年从“笑”到“骇”的表现又从侧面作了渲染。然而在这时,又掀起波澜:鸡的出现和“径进以啄”,形成极其危急的情势,而小虫以其机敏出人意料地将鸡制伏,进一步以夸张笔法显示了促织的神奇本领。
10、“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进这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
11、促织不成章,提壶但闻声。――出自唐・白居易《寓意诗五首》
12、二句接以“江上秋风”四字,既点明秋风的起处,又进一步烘托出了寒凉的气氛。秋风已至,而人客居他乡未归,因此触动了思乡之念。一个“送”字和一个“动”字,都用得十分传神,前者写“惊”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13、98杨氏之子/《世说新语·言语》
14、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夜书所见》中的“促织”就是指蟋蟀宋代诗人叶绍翁的诗《夜书所见》共有四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5、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出自唐・贾岛《客思》
16、▲点开链接,即可听看!
17、成名献促织,宫中试斗进一步展示了小虫非凡的才能(不只善斗,且能闻乐起舞),成名因得厚赏而巨富。成子复苏之后“自言身化促织”的交代点明了神异促织的来历,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在官府逼迫之下,成子自杀后还要魂化促织以供玩赏,方能解脱一家的苦难,这就更加表现出所受迫害之深,对荒淫残暴的封建统治者是一个有力的抨击。这一喜剧结尾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18、给儿童用得上的30个“创意写作”
19、高二(上)讲义(第2版)
20、布b布b解劝耕,蟋蟀蟋蟀能促织。――出自南宋・陆游《夜闻蟋蟀》
三、古诗促织原文
1、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
2、《促织》是按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记叙的,情节曲折多变,故事完整。本篇小说从总体看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记叙的。在本文之后又加上“异史氏曰”的一段作者评论。《聊斋志异》在小说后面常有作者对所写的人和事作出的评价,是作品的附带部分。
3、成有子九岁,窥(偷看,看)父不在,窃(偷偷地)发(打开)盆。虫跃掷径(径直,直接)出,迅不可捉。及(等到)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随即,一会儿)就毙。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通“尔”,你,你的)翁归,自与汝覆算(追究)耳!”儿涕而去。
4、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5、42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
6、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7、★每日晨读的“必备书”和“必背书”!
8、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9、一年暂得停机杼,不柰秋虫促织忙。――出自刘筠《戊申年七夕五绝》
10、世界纷扰,浮华满地,洋思少女深悟:淡对万物,唯宁静可致远!
11、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祖籍建阳。原姓李,后嗣于龙泉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
12、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3、跟着“故事表格”:读《水浒传》
14、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15、36采莲曲/(唐)王昌龄
16、窗灯欲灭夜愁生,萤火飞来促织鸣。――出自唐・雍陶《宿石门山居》
17、成名有个儿子,年九岁,看到父亲不在(家),偷偷打开盆子来看。蟋蟀一下子跳出来了,快得来不及捕捉。等抓到手后,(蟋蟀)的腿已掉了,肚子也破了,一会儿就死了。孩子害怕了,就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听了,(吓得)面色灰白,大惊说:“祸根,你的死期到了!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孩子哭着跑了。
18、103七律·长征/毛泽东
19、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成然之。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迄无济。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转侧床头,惟思自尽。(截取一段)
20、明朝宣德年间,皇室里盛行斗蟋蟀的赌博,每年都要向民间征收。这东西本来不是陕西出产的。有个华阴县的县官,想巴结上司,把一只蟋蟀献上去,上司试着让它斗了一下,显出了勇敢善斗的才能,上级于是责令他经常供应。县官又把供应的差事派给各乡的公差。于是市上的那些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捉到好的蟋蟀就用竹笼装着喂养它,抬高它的价格;储存起来,当作珍奇的货物一样等待高价出售。乡里的差役们狡猾刁诈,借这个机会向老百姓摊派费用,每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
四、促织古诗及翻译赏析
1、感时因忆事,不寝到鸡鸣。 扩展资料 斗蟋蟀的由来:《燕京岁时记》『七月中旬则有蛐蛐儿,贵者可值数金。
2、71铁杵成针/(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
3、鉴赏:《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但在本文中是看见,所见的意思。所以在这里应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4、要知促织与苍雏,秘诀分明在两须。――出自贾似道《辨虫老嫩》
5、白露变气候,促织阶下鸣。――出自释文《天竺中夜》
6、为满足宫中斗蟋蟀之乐而每年在民间搜集,一头促织让几家倾家荡产.成名因缴不上促织而遭受痛苦.老实人成名当“里正”是受里胥的陷害,以至家业败落.面对征促织,他既不敢搜刮同乡,又无所赔偿,形势逼迫下,只好自行捕捉,又无所得,苦受杖刑,只有自尽一条路.求卜得虫为成名一家带来解脱苦难的希望.女巫竟有特殊的灵验,引出成妻问卜,由此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成名得画,按图苦搜,终获佳品,解脱苦难有了希望.成名儿子失手拍死了促织,投井化虫,为成家挣得兴旺发达.
7、78山居秋暝/(唐)王维
8、捉蟋蟀。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9、114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10、60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11、“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12、2021暑假·电影观看地址
13、银河西南注,促织近堂奥。――出自张耒《十三夜风雨作暑气顿尽明日与晁郎小饮》
14、六上:“快乐读书吧”讲读视频
15、“静听”五句写蟋蟀的鸣声和听者的感受。“断续”、“微韵”是蟋蟀鸣声的特点,“转”则有音调抑扬顿挫之致。“寒”与“凄咽悲沉”是词人听来的主观感受。“争求侣”与“殷勤劝织”,是词人对蟋蟀鸣声的理解和想象:蟋蟀鸣,一是为了求侣,二是为了促织。《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九引陆机《毛诗疏义》谓蟋蟀:“幽州人谓之促织,督促之言也。里语曰:趣织(即促织)鸣,懒妇惊。”破,尽也,煞也,与杨万里《题朝英进斋》诗“用破半生心”的破字用法相同,犹言促尽、促煞用词精当。蟋蟀的鸣声伴随和推动着织女纺织到晓。
16、促织声中破月悬,水生寒气近湖边。――出自曹组《秋夜宿学》
17、34望洞庭/(唐)刘禹锡
18、第五部分(第8段),故事的结局:成名因祸得福。
19、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
20、梦梭抛促织,心茧学蜘蛛。――出自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
五、促织古诗文网
1、作家毕飞宇在清华大学讲座
2、四上:“快乐读书吧”讲读视频
3、村中少年(古今异义,古为青年)好事者(定语后置),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名作状,每天)与子弟(古今异义,古为年轻人)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使动,使……高)其直(通“价值”),亦无售者。径造(到)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从喉咙里发出的笑声)而笑。因出己虫,纳比笼(斗蟋蟀的容器)中。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少年固(坚持,一定)强之。顾(但)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少年又大笑。试以猪鬣毛撩拨虫须,仍不动。少年又笑。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一会儿)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咬)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得意,骄傲)鸣,似报主知。
4、答:树下灯光的古诗词有
5、62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6、漙(tuán):露水多。宝钗楼:唐宋时咸阳酒楼名。土花:青苔,苔藓。劝:催促。机心:原指机巧功利之心。这里是说蟋蟀为“劝织”而煞费苦心。灌穴:古时抓蟋蟀的一种方法,将水灌进蟋蟀穴,逼迫蟋蟀出来。敛步:脚步很轻。华堂:精美的厅堂。亭台:指盛蟋蟀的笼子笼巧妆金:因笼子小巧而涂金色。渠:它。
7、我(蒲松龄)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只有成名这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
8、这首诗是写秋夜所见之景,由此引发思乡之情。全诗的意思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入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什么是“促织”促织是秋天常见的鸣虫,学名叫作蟋蟀,全球约有一千四百种,我国已知有三十种。因为其鸣声好像织布时织机发出的响声,在半夜鸣叫仿是佛催促人们去织布,所以称之为促织,还有催织、趋织、斗鸡、夜鸣虫等别名,但最出名的叫就是俗称的“蛐蛐儿”。有哪些著名的“促织诗”历来诗人咏促织的诗有不少,都是借促织来表达某种思考或营造某种氛围。
9、86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10、识者若逢此促织,这般号作大将军。――出自贾似道《论龟鹤莆》
11、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12、5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13、能以神卜:能够凭借神力占卜。红女白婆:红妆的少女、白发的老婆婆。爇香:点燃香。翕辟:翕,合。辟,开。竦立:恭敬地站着。无毫发爽:没有丝毫差错。食顷:吃一顿饭的工夫。兰若:寺庙,即梵语“阿兰若”。青麻头: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垯”、“青丝额”,都是上品蟋蟀的名字。
14、79枫桥夜泊/(唐)张继
15、107浪淘沙/(唐)刘禹锡
16、桑鸟催耕缘底事,草虫促织竟何成。――出自舒岳祥《枕上闻蛩有感》
17、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出自唐・皇甫曾《张芬见访郊居作》
18、王安石《促织》:金屏翠幔与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只向贫家促机杼,几家能有一缕丝。
19、古诗《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挑”读“tiǎo”。指儿童用树枝之类捉促织。促织,是蟋蟀的别称。孩子们晚上提灯捉蛐蛐,这个‘挑’字,就是‘抠,挖’之意,联系辞典里的解释,就与‘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来’。
20、虫有促织儿,忧人不忧已。――出自舒岳祥《十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