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文言字词(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

2023-01-29 08:58:19

一、促织文言文逐字翻译

1、文过饰非(掩饰)严惩不贷(宽恕)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有势者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解析)“朱丹”、“黝”都处在谓语的位置并分别带了宾语“门”和“之”,所以就能感知它们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是“漆成红色”和“涂成黑色”的意思。自放驴,取樵炊爨(解析)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解析)“意”作“无”的宾语,自然也是名词,应解释为“意图”或“心意”。

2、荒草丛里,挖石头,掏大洞,各种办法都用尽了,最终没有成功。即使捉到三只,也是又弱又小,款式上不符合。县官严定限期,催促追逼,成名在十几天中被打了上百板子,两条腿脓血淋漓,连蟋蟀也不能去捉了,在床上翻来覆去只想自杀。

3、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晓文字,有不理解的地方,希望请她们指教。一定要完全理解我的意思,这是我最后的希望。

4、启听淮北取籴。(解析)其中“籴”就是一个会意字,联系“粜”意思是卖出粮食,“籴”与“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食。袖空牒窃印(解析)部首“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

5、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6、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7、抨击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作为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蒲松龄在这方面很有发言权,《叶生》《司文郎》《于去恶》《王子安》等都是这类名篇。

8、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9、蟋蟀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因为它在夜晚鸣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10、(1)兼词:诸、焉、盍、叵、旃

11、绦:丝绳,指系鹰用的丝绳。镟:金属转轴,指鹰绳另一端所系的金属环。堪擿(zhāi):可以解除。擿:同“摘”。

12、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13、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14、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15、他便追赶着抓住了它。仔细一看,只见蟋蟀个儿大,尾巴长,青色的脖项,金黄色的翅膀。成名特别高兴,用笼子装上提回家,全家庆贺,把它看得比价值连城的宝玉还珍贵,装在盆子里并且用蟹肉栗子粉喂它,爱护得周到极了,只等到了期限,拿它送到县里去缴差。

16、虚词数量不多,但是使用频率很高,常用的虚词考纲上都列出了,最重要的就是那十来个,考生在这方面应该有扎实的基础,就是把这些东西掌握的很好。比如有这么12个虚词:“之”、“其”、“以”、“而”、“乃”、“即”、“因”、“于”、“则”、“故”、“且”、“既”;高考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把这些东西准备好了,自然也就是很镇静的去考试了。考试的东西是预知的。

17、神态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前面我已经讲过,中国古代小说十分注重情节性,甚至到了刻意的地步,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略显不足。但《促织》不但主人公形象刻画得很成功,就连次要人物也塑造得栩栩如生,确属独树一帜。本文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神态描写。

18、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19、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20、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二、促织文言字词

1、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2、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给它取名叫“蟹壳青”,(他)每日跟其他少年斗(蟋蟀)没有一次不胜的。他想留着它居为奇货来牟取暴利,便抬高价格,但是也没有人买。(有一天)少年直接上门来找成名,看到成名所养的蟋蟀,只是掩着口笑,接着取出自己的蟋蟀,放进并放着的笼子里。成名一看对方那只蟋蟀又长又大,自己越发羞愧,不敢拿自己的小蟋蟀跟少年的“蟹壳青”较量。

3、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4、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5、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6、沿袭,继续。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7、他东张西望,四下寻找,才看见蟋蟀趴在墙壁上。成名仔细看它,个儿短小,黑红色,立刻觉得它不像先前那只。成名因它个儿小,看不上它。(成名)仍不住地来回寻找,找他所追捕的那只。(这时)墙壁上的那只小蟋蟀,忽然跳到他的衣袖里去了。再仔细看它,形状像蝼蛄,梅花翅膀,方头长腿,从神情上看是促织的优良品种。他高兴地收养了它,准备献给官府,但是心里还很不踏实,怕不合县官的心意,他想先试着让它斗一下,看它怎么样。

8、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9、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10、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11、高一必修下册《鸿门宴》学习要点与课下练习

12、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13、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14、译文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政权的平和美好。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

15、我现在跟你再没有什么话说了。我在九泉之下远远地听到你的哭声,应当也用哭声相应和。我平时不相信有鬼,现在却又希望它真有。现在又有人说心电感应有道,我也希望这话是真的。那么我死了,我的灵魂还能依依不舍地伴着你,你不必因为失去伴侣而悲伤了。

16、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17、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18、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19、「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20、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误译: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三、促织 文言文

1、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2、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3、我(蒲松龄)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还是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唯独这个叫成名的人因为官吏的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致富,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扬扬。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要用这酬报那些老实忠厚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这话真是一点不假啊!”

4、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5、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6、④连字成句时注意尽量多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

7、小说通过主人翁成名从悲到喜、喜极生悲、悲极复喜,祸福转化的奇特故事情节,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宫廷”的骄奢淫逸,以及各级官吏的媚上责下“假此科敛丁口”等等罪责,同时也提示了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黑暗和腐朽性。

8、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9、原因,缘由,机缘。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10、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11、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12、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13、词不离句,句不离篇——重视语境

14、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15、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16、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17、《聊斋志异》全书十二卷,四百八十八篇,通过花妖鬼怪故事,人神鬼相杂、幽明相间的艺术画面,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罪恶,讽刺科举制的腐朽和弊端,歌颂男女青年的纯真爱情,批判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18、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19、(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安抚百姓吗?”

20、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四、促织古文言文及翻译注释

1、通假推断法:准确地判断通假字。

2、再就是理解翻译文言文句子,现在从全国考题看有两种,一种是断句,所谓“断句”就是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在这里断开了。一种就是翻译,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够把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可以有六个字的方法:

3、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4、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5、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6、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7、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8、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9、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10、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11、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12、(3)用“是”表判断。

13、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14、“在……方面”“从……中”

15、③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16、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17、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18、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解析)“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解析)“畴”的含义可根据“田”字旁能推出“田地”之意。

19、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20、②今义:是指未成年的人。旧时把十四岁以下的男性称做童子。

五、促织文言实词

1、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

3、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4、①使用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手法。

5、(2)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一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在动词的前面。

6、连词:而、且、以、其、或、乃、则、然、但、为、故、若、虽、因、遂。

7、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8、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家歙州家:定居。B、君行坏堰坏:使……毁坏。C、迁秘书省校书郎、知县事知:主持、执掌。D、四方奏疏不可其意者悉投二瓮中可:符合、适合。(解答)A、家:定居。谓语、动词B、根据上下文意,不可能是许逖出行使河堰毁坏,而应是许逖行走在已损坏的河堰上,有所感慨,于是下决心重修。因此不能把“坏”理解为使动用法。C、知:主持、执掌。例如,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D、可:符合、适合。例如,可口。

10、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11、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12、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13、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14、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包括:①数词后面增加量词②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③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

15、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16、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17、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18、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19、(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20、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促织古文原文及翻译(促织古诗文网)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