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七律诗表达了什么(长征七律诗表达的意思)

2023-01-31 09:43:14

一、长征七律诗表达的意思

1、师:对,他们就是这样的乐观,无畏。读出你的感受,齐读

2、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尽开颜:红军的长征到达目的地了,他们取得了胜利,所以个个都笑逐颜开。

3、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4、(1)男生读:你们读“千里雪”“尽开颜”升降结束,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的自信喜悦。

5、(评析:不光“汉字多有意思”,本环节的教学同样很有些意思。这个“意思”,乃是对汉字“以象见意”这一诗性特征的课程表达。如此这般教“逶迤”、“磅礴”,看似不经意,实则颇见深意,颇富诗意。值得一提的是,字形为一种“象”,乃常人所熟知。而字音亦为一种“象”,则所知寥寥矣。“逶迤”要读得绵长曲折,“磅礴”要读得雄壮高远,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以象见意”。其实,读字如此,读诗又何尝不是如此?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至此,我们大约明白才华于课始板书“声音”二字的那份貌似突兀、实则直通诗教堂奥的深意了。)

6、生:英勇顽强的红军战士。

7、七律长征中从描写巍峨的雪山,寒冷的铁桥等表达了对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优秀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写出长征时的艰辛。

8、难:nán(困难)nàn(灾难)

9、但毛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的诗情。“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由于有“不怕远征难”的精神,绵亘于江西、湖南、广西等之间“逶迤”的、峰峦起伏的五岭,在红军的脚下,只不过像河里泛起的细浪;

10、“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鼓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收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11、“大渡桥横铁索寒”。由于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红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接着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6月中旬,与红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

12、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1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4、师:你了解“长征”吗?

15、生: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圈子,取得了战略转移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史料称之为“巧渡金沙江”。

16、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17、师:所以,读诗,一个字也不能马虎。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每一字,读通每一句。

18、师:此时,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19、尤为不同的是:上面所例举的四句词,要强调的是红军行军速度迅猛,气势不可阻挡,红军在画面中具有强烈的动感;而在该词中诗人则是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个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20、《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二、长征七律诗表达了什么

1、生:他带领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

2、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在教材的第八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领略毛泽东的风采。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展现的是毛泽东的伟人风采和诗人风采。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4、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5、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全诗的意思。

6、师:不但不怕,反而“更喜”!我们一起读这样的反差——

7、生:这是一座险峻的山。

8、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9、师:是啊,你们看(呈现“逶迤山形图”),这样逶迤的五岭,起起伏伏,曲曲折折,在红军的眼里,那只不过是细小的波浪!如果说这是夸张,这是夸大还是缩小?

10、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1、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诵读全诗,背诵全诗。

12、师:我们对比着读一读,你们体会体会。

13、生:这首诗是说红军不怕困难。

14、教学重点:通过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高昂气质。

15、意思:金沙江的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只剩下十几根铁链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16、生:我想这一道道的岭走也走不完。

17、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18、师:是啊,他是一个了不起的领袖。同学们,声音可以传递情感。(板书:声音)我们这样呼唤他的名字!(师示范,字正腔圆,饱含深情)

19、它对红军蔑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20、《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

三、七律长征的诗句意思

1、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2、生:把金沙江看成是平常的事。

3、(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颈联承接“万水”概括了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件事,从中可以体会到红军克敌制胜、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暖”字写出了金沙江风高浪急、雾水飞溅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的壮烈情景。

5、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成为全篇的纲领。

6、毛泽东诗词中与水有关的诗句达60多处,或写景、或叙事、或明志、或喻理。他独立于橘子洲头,沉醉于“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清纯与活力。他盛赞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被“大河上下、顿时滔滔”的静穆与凝重深深震撼。

7、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8、教学难点:理解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9、(出处)《七律·长征》——近现代:毛泽东

10、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

1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七律·长征》)

12、师:战斗惨烈,战友牺牲,大渡河上的铁索桥寒光闪闪,寒气逼人哪!我们一起读。

1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喜。

14、想象当时的画面,描述画面。

15、《红星照耀中国》,300000字;

16、早见此题,唯先贤绝唱在前,故此搁笔,不敢有言。及今半月有余,竟一无答者。因斗胆抛砖,拙作勿怪。《咏长征》(韵:上平十灰;律:仄起入韵)万里河山脚下埃,直前勇斗不徘徊。乌江险浪千帆进,赤水狂澜四渡开。雪打英姿披皓草,饥侵铁骨啖青苔。红风扫净登天路,留与后人喝彩来。墨香侠士谨献

17、“金沙浪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

18、师:是啊,精神也好,理想也好,为了革命,为了天下百姓,毛泽东和他领导的红军,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不管环境有多艰难、局势有多危急,毛泽东从不曾灰心失望,永远斗志昂扬。你们看!

19、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0、师:这些数字,我们应该好好牢记。我们一起读。

四、长征诗词 七律诗句意思

1、师:可见要写长征,可写的东西实在很多!然而,我们的诗人毛泽东只用了多少字?

2、师:我说他“了不起”,主要是因为这首诗里有些字我们是第一次见啊。比如这个“逶迤”。我们一起看拼音,读。

3、师:红军把“难”看成是平平常常的事情。读出你的感受。

4、借助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句,学习诗人选取典型场景和典型事例反映中心的方法。

5、从首联开始,全诗就展开了两条思维线,构造了两个时空域,一个是客观的、现实的:“远征难”,有“万水千山”之多之险;一个是主观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闲”。这样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反衬,熔铸了全诗浩大的物理空间和壮阔的心理空间,奠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6、师:仔细观察诗句每一行,也许你会有发现。

7、生:(再读)五岭逶迤脱腾细浪。

8、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9、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在开篇就定下了全诗的基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全诗高度概括,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它是诗人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像以及英雄的胆略和气魄的自然流露。

10、“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

11、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诗词类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应的模式,在预习时可以根据《预习单》和学习古诗“六步法”来层层递进。因此,在授课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体现出来:小组长可以进行合理分工,组员们积极主动相互配合,同学认真倾听全力补充。这样的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13、中国旧诗体裁之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

14、A.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全班交流:“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等

15、⒀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6、师:(板书“精神”,写得较大)说说你理解的“精神”。

17、课件出示:逶迤磅礴。(变红)

1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两句诗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你从“不怕”“等闲”体会到了什么?

19、“只等闲”举重若轻,显示了诗人视自然之敌若梯米,玩社会之敌于股掌的统帅风度。“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20、⒃三军:作者自注:“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五、长征七律诗词的意思

1、毛泽东成功地运用旧体诗词形成,艺术地记录了时代风云变化,反映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进程,讴歌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精神。毛泽东的“形象思维”、“旧诗可以写一些”、旧体诗词“一万年也打不倒”等诗学观,对新诗和旧体诗词、尤其是给走上复兴之路的当代中华诗词创作,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2、(评析:好的诗,其意脉常常呈现为“起承转合”,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是也;好的课,其课脉(课堂教学的情感走势和认知趋势)也常常有“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的气象格局。一味的“不怕”、一味的“等闲”、一味的“乐观”,乃至一味的“革命英雄主义”,绝非诗的全部真意,更非诗人的全部真情。播放毛泽东长征途中三次落泪的视频,是课脉的一次大转折,也是课境的一次质的提升。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还原了一个更真实、更立体的毛泽东,也在情感的否定之否定后,呈现出一个更伟大、更豪迈的毛泽东。)

3、(2)女生读:你们读“千里雪”“尽开颜”重音升降,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红军的自信喜悦。。

4、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5、乌蒙:乌蒙山,在贵州、云南两省之间。

6、师:了不起!这首诗不容易读,你基本上都读对了,并且声音响亮,真好!(稍顿)有哪个地方听着有些不舒服?

7、生:读诗。(“五岭”的“五”读成第二声)

8、咱们来了解当时的两个故事?

9、⑶难:艰难险阻。扩展资料: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政府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

10、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句,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你读懂了什么?

11、师:好一个“不怕”!来,请你来读读,读出红军的“不怕”!

12、B.“难”遇红军,恰是什么?学生交流:“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等

13、生:红军不怕远征之难。

14、这首诗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5、气势“磅礴”,广大无边的乌蒙山,在红军的脚下,只不过像滚动着小小的“泥丸”。毛泽东这两句诗所表现的不仅是气象阔远,磅礴峥嵘,而且是以山写人,含蓄隽永,洋溢着一种革命豪情。诗人居高临下,宛如一位站在昆仑之巅的巨人。

16、C.教师点拨,学生要点概括:因为这是长征途中的典型事物、典型事件。这种以典型事物、典型事件来表现整个事件的,这样的写法就叫做——以点带面。

17、师:同学们,你们看“金沙水拍云崖暖”,这描写的是哪场战役?

18、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19、师:读得不错,读诗就要读出节奏,我们齐读。

20、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生活随心的句子早安(生活随心的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