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比手法的诗(对比手法写诗歌)

2023-01-26 11:38:15

一、对比手法写诗歌

1、“8”——连续讲授新课时间不超过八分钟,让学生能够充分吸收知识的养分,在天有的课堂上快乐地成长。

2、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3、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①。

4、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5、逐联逐句不放过。以试题要求分析的形象为目标,不放过任何一句诗歌,直接写形象的句子要关注,那些从表面意思上看没有写形象的句子也要谨慎对待,以免错过“迂回曲折”刻画形象的句子。同时,考生要牢记不同的诗歌语句常常表现形象的不同方面。

6、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7、(注)①溶溶:宽广的样子。

8、A.本诗是孟浩然在长安科举失意后创作的赠别王维之诗作,全诗语调低沉,表达直率,有怀才不遇的嗟叹,有不忍远别知心朋友的留恋。

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现手法等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10、(问)请简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11、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①

12、简述诗中“大鹏”形象的作用。

13、D.结尾以“情虽不厌”总括了中间四句,并回应了第二句的“发船迟”,使文章结构严谨。

14、D.诗歌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首联尾联叙事抒情,颔联颈联写景。

15、(1)作答诗词描绘的画面题,分析时要抓住体现时间、地点、景物特点和人物活动等词加以概括分析。本诗颈联抓住意象“帘”“山”“酒”“马”“雪”“衣”,结合动词“卷”“对”“上”“沾”,可知诗句描写了裴判官行前与诗人卷帘望山,举杯痛饮,别时不顾风雪沾衣,策马奔驰的画面。

16、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17、A.首联点明事由,诗人相劝朋友不可因未被推荐成功,就如漂泊的游子般意志消沉。

1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词的画面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

20、“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霜叶的内在精神、气质,经霜不凋,遇寒更显出旺盛的生命力。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赋予秋景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二、用对比手法的诗

1、C.尾联是诗人从边将的形象中自然引发出的感叹,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

2、这首诗在抒情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注意)以乐景写哀情。“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

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5、故园不可见,巫岫①郁嵯峨②。

6、C.“倚剑”“萧条”“一扫”六句写将军发兵出征大获全胜后,刻石勒功,肃清边患,使边民过上了太平生活的情景,歌颂了将军的军威。

7、牧人驱犊②返,猎马带禽归。

8、从修辞手法看,“春”字运用了双关修辞,表层含义指的是节令的春天,深层含义指的是国家的春天,即国家的未来;“借问春从何处归”运用反问修辞,以问结尾,加强了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批判语气。

9、(注)①林逋(967年-1028年),北宋著名诗人,中年以后隐居杭州西湖。②题柱:相传东汉灵帝时,长陵田凤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灵帝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京兆田郎。’”后以“题柱”为得到皇帝赏识。③倚门:《战国策·齐策六》:“王孙贾年事闵王。其母曰:‘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谓父母望子归来之心。

10、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11、C.颈联描绘了乡野的一个动态场景。牧童唱着山歌放牧而归,猎人带着猎物满意而归。

12、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3、首先开门见山亮出他的身份:一个退伍的老兵,头戴一顶破斗似的帽子,几个字就勾勒出一副落拓不羁的寒伧相。年既老而无以为生,只得在益昌(今四川昭化)市集上靠占卜糊口,又进一步从他的行业点出这是一个下九流的人物。说他寄性命于杯酒之间,可见其平生爱好,嗜酒如命。这些描写刻画出一个贫穷落魄、穷困潦倒的占卜者的形象。

14、(技法作用)从景物的不同角度入手表现景物的不同侧面。

15、②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步骤二)

16、掖庭终有一人行,敢道君王弃蕉萃②?

17、译句: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18、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9、靓妆才罢粉痕新,递晓风回散玉尘。

20、C.六句描写了当时包括李邕在内的凡夫俗子,把李白的“殊调”当作“大言”,对此,抒情主人公只是报以轻蔑的冷笑。

三、用对比的手法写诗歌

1、例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2、(答)从顺序看: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六句则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从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角度看: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

3、C.“否则容易生病”错误,“病多争向倚门亲”中的“病”,意为忧愁苦恼,承接首联“失意”,并非生病。

4、东郊未解围,忠义似君稀。

5、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6、D.“冷”以双关写大雁所处环境和内心,“残芦”用反衬凸显大雁处境的孤单。

7、村深无漏鼓,鹤唳报三更。

8、译句: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9、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白诗第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诗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势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深树有禽学人语”写禽鸟学人语、作人声,把禽鸟人格化,写出禽鸟的活泼可爱,使诗句充满了情趣,表达作者对山间景物的喜爱。

11、(注)①杜位,杜甫族弟,曾被贬新州。②新州,属唐代岭南道。③玉垒,山名,位于成都附近。④曲江,唐代长安名胜。杜位京中有宅,近曲江。

12、D.“风蒲”是一种入秋则凋的树木,诗人将其与“悲秋”呼应,增添无限人生况味。

13、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14、一年百日风尘道,安得朱颜长美好。

15、(技法概念)扬抑结合指的是诗文中用到的“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表现手法。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某种情感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欲抑先扬则是:如果要批评、贬斥某人(物)的不良之处,不是一开始就直接指责,而是先说其“好处”,再转而揭示其害处,由赞美转为指责。

16、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

17、形象:前四句塑造了“大鹏”形象,诗句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意思是“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这四句话写了大鹏高飞,大鹏有巨大的力量。在这前四句诗中,诗人寥寥数笔,就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

18、B.一轮寒月正从东岭升起,流水冲刷着稀疏的竹根,发出泠泠水声。颔联由上而下,既有视觉描写,也有听觉描写。

19、过去“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的热闹、繁华景象

20、况有西湖好山水,归来且濯锦衣尘。

四、运用对比手法写的诗歌

1、B.“表现了其夜间巡逻时赏月的愉悦心情”情感理解错误。颔联写戍边老将凝望秋月,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人,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凄楚之情。并不是边将夜间巡逻时赏月的愉悦心情。

2、(技法概念)指诗歌表现时,从调动感觉的不同角度来写。包括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即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如李白的《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就从听觉和视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4、译句: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5、塑造手法:①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外貌描写。②对比。将张求敢于直言、不曲意逢迎的精神跟士人品行作对比。

6、(细嚼慢咽学诗词)对仗的种类(1)

7、本诗尾联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诗人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8、答: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诗人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心未绝。(步骤三)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的显现,“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步骤二)既构成对比,又层层递进,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步骤三)

9、夸张:对事物的形象、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10、(鉴赏要点)要注意鉴赏时点明诗歌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又有怎样的效果。

11、首联简单交代诗人的处境,直接抒情。首句“谁怜”透露出诗人的孤单与悲伤,衬托出下句“太守封来酒一壶”的可贵与欣喜。颔联叙述诗人喝了美酒的感受,像做梦一般,似乎连所蒙受的不平也消散了,传递出诗人当时淡定中透着无奈与伤感的心绪。

12、往事不堪回首,人生几度秋凉,个人命运折射出朝代兴衰,古诗词中有不少是通过今昔对比,抒发盛衰之感身世之悲。

13、①烘托: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14、B.颔联“禽学人语”“马代牛耕”描绘山林景象,尽显作者归隐之志。

1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16、玉垒③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④游。

17、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④。倚剑登燕然⑤,边烽列嵯峨。

18、A.首句叙事,在杜位调离之时写下此诗。次句抒情,归期难料,难以相见。

19、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20、“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五、对比手法写一首诗

1、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2、①本诗所写“柳色”,本指高堤上的绿色柳树,“杏花”本指皇家园林中的杏花;

3、A.诗歌前两句直接叙述张求的身份和外貌:曾是一名普通老兵,戴着破如斗的帽子。

4、最后一句则直抒胸臆,说“寂寞将何言”,意思是:心中寂寞到这般还有什么话可言。直接点出自己内心的寂寞孤独之情。

5、D.尾联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出同样的喜悦之情。

6、隔年拟待春消息,得见春风已断肠。

7、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8、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9、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11、A.首联主要写边疆的环境:北方凛冽,白草凋敝,胡人的战马跑得快。

12、分析“蝶”“鸥”两个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13、“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诗人以深青的柳树衬淡白的梨花,一青一白进行对比景色鲜活,第二句写满城飞舞的柳絮同时道出梨花盛开的季节,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哀愁。

14、(鉴赏要点)指明诗歌调动了多少种感觉,并说明表现了各个侧面怎样的效果。

15、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16、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这是高考的必考题,也是最易出错的题目。考生容易犯用错术语、理解不当、分析有误等错误。

17、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18、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19、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2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形容人换位思考的句子(做人要换位思考的句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