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对比手法的诗句及分析(有对比手法的自创诗)

2023-01-26 11:38:16

一、有对比手法的自创诗

1、慢慢长大,慢慢了解这人世间的

2、已远赴的你操碎下的未来之景

3、译句:有缘分的话千里迢迢都会赶来相约赴会,没有缘分即使面对面都无法牵手。

4、角度对比: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5、黄金时期,一寸光阴,扬梦想风帆。

6、冷暖明暗对比: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7、我们也应珍惜青春,做好当下。

8、(14)沈浩波《后口语写作在当下的可能性》.见杨克主编《1999年中国新诗年鉴》.广州出版社,2000

9、谁也不知火车将开向何方,

10、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1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诗人以昔日繁华的扬州起笔,让读者充满遐想。当我们跟随诗人的文字,回到现实,发现是另一番景象。想当年,杜牧笔下,春风十里扬州路,那是怎样的繁华?如今,放眼望去,荠麦青青,如同来到偏远的乡村。词中的荠麦,即野生的荠菜和麦苗。

12、(教学研讨)何为|圣经文化母题的投影与民众精神的救赎——试析《礼拜二午睡时刻》的叙述模式及主题内容

13、(资源名称)搞定诗歌鉴赏下半程:表达手法/对比鉴赏/客观题/主观题

14、(1)“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15、追逐rap是他的热爱。

16、在高高的红桃A之上/是另一张高高的红桃A/在红桃A和红桃A之间,整个世界/正静静地等候着:公元1980年8月3日夜/下着毛毛细雨,有点风/我打响了我生命中的第一炮。/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我充血的泛着微微的红光(杨黎《打炮》)

17、当然还有所谓“个人写作”、“后口语写作”等等,都是浪漫主义理论在90年代的种种变体,由此我们可知道薛蟠体的由来。

18、对比,作为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其实质正是通过比较来实现“绘象抒情”的目的。

19、(16)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第8期。

20、(设计意图)聚焦问题解决,让学生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明确具体的解题方法。

二、运用对比手法的诗句及分析

1、艳丽的花朵开满在我方圆几里。

2、本诗通过多个意象写出了青春的激情与热烈,体现了正值青春的少年渴望施展拳脚,实现远大抱负的志向。诗中“火焰”代表了炽热、光明和热烈。既体现了少年的青春之路一片光明,也暗示了他如火般的青春必将大放异彩。“雄鹰”、“巨龙”体现了少年的远大志向,要打破世人对年轻人固有的看法,让他们看看这是谁的时代!文末“连小草也在发光发热”体现了少年从小事做起的恒心。

3、日中为一乐,夜半不能休。

4、此诗多处运用夸张手法,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作业量之多。体现出作者珍惜时间,力争上游的思想感情。

5、不经意间看到遍地金黄的落叶

6、……你迷恋针脚呢/还是韵脚?蜀绣,还是湘绣?闲暇/并非处处追忆闲笔。关于江南之恋/有回文般的伏笔在蓟北等你:分明是桃花/却里外藏有梅花针法。会不会抽去线头/整件单衣变了公主的云,往下抛绣球?

7、再看一看伊沙的语言风格。“所谓知识分子写作让我想起了女性文学的提出,我对女性文学的感受同样适用于知识分子写作:作为男人,我平时很少想起也根本不用强调自己裤裆里究竟长了什么东西。”“金斯堡从来不说什么‘中年写作’,‘晚年写作’,只要能操得动诗就能写得出来。”(15)这些人,一方面神化诗,一方面又亵读诗。伊沙有一首《风光天限》:

8、“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词中的渐,意为到。到了黄昏的时候,远处响起凄凉的号角声,在这座残破的古城中回荡。诗人没有明写扬州的凄凉,而是从黄昏、清角、吹寒、空城入手,让读者身临其境,仿佛置身这座萧索的古城,与之同哀。

9、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10、姜夔的扬州慢一词,四次化用杜牧的诗句,借用风流倜傥的才子在扬州的经历,形成今昔对比。情景交融,也是姜夔创作这首词的特点。将内心的感情代入风景,以欢乐反衬哀怨、忧愁的写作手法,也是这首词的特色。

11、不能到你的基地献上一束花/却注定要以一生的倾注,读你的诗/以几千里风雪的穿越/一个节日的破碎,和我灵魂的颤栗//终于能按自己的内心写作了/却不能按一个人的内心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悲剧

12、她的成功有没有给你力量呀

13、在此郑重倡议:我们应该发起一场新白话文运动。将近一百年前,胡适说:“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文学改良刍议》)我觉得,要拯救今天的新诗,也要立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和西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用翻译句。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14、本诗主写青春,青春是一个充满活力,激情四射,对未来充满憧憬与好奇,运用修辞引用等手法,写出青春的生命力和活力,让人为之振奋,感慨青春之生机,这是一首赞美青春,点出青春因努力拼搏奋斗,既已选择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15、你好似绚烂多彩的花季,

16、撒落在不知名渺小下的心底

17、答题思路: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几句写……,后几句写……。前后(或者两者)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深刻地揭示了(写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表达了(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18、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19、“12358”高效课堂模式,是由我校库锋冈校长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提出的一项教学改革措施。

20、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三、有对比手法的自创诗歌

1、即使这样我也不会披上蓑衣,

2、聒噪下的恍如梅雨时的蝉鸣

3、“这是一个高尚与庸俗、天才与庸才泥沙俱下、鱼目混珠的时代。”(7)说得对。

4、在我的感受中,青春易逝,但却充满美好,如今十五六岁的我们都在慢慢长大,和不同的人相遇,和不同的人分离,一切都是未知,没有人会知道青春的下一站究竟在哪里。但我们在青春的诗里,变得成熟,变得与世相依,是青春带来的,是无与伦比的美好。而正应了这一句话:“青春,美得像一首诗。”没错,用一生写出来的诗。

5、我们看一看这段话:“正如伊沙诘问西川时所说,为什么是思考而不是感受?”有意思,这一句话概括了所有的争论。而由此推理,“‘后口语’诗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相互感知的,是感性的、灵感的、冲动的而不是思考的、理性的、征服的、穷尽的。而这种感性,这种灵感突发,不正是后口语诗歌原创性的前提和保障吗?现在想来,几乎是一种必然,感受的方式带来冲动,带来原创的体验。”(14)于是“民间”诗人推崇天然、感性,而最“感性”的无疑就是欲望本能即“性”了。“性”在民间诗人那里成了灵感与感受的来源,我们也不妨引用一下南人的《对秋天的威胁》:

6、个人情感的对比(躬自悼矣——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7、于坚是民间写作的理论代表。于坚鄙夷“知识分子写作”,认为“那是对诗歌精神的彻底背叛”。我同意这个评价。于坚提倡口语写作,又说,“下个世纪开始的中国伟大的文明复兴,它的眼光应该是朝向过去的”。于坚推崇汉语的美,反对用翻译语写作,又说,“诗歌的标准许多已在中国六七世纪全球诗歌的黄金时代中被唐诗和宋词所确立”这都体现了于坚对诗歌的真知灼见。但是于坚提倡一个莫名其妙的“民间写作”,还说“诗人写作是神性的写作”,很可惜,这些又体现出于坚诗学观念的混乱。

8、等待雨过天晴的心情重归宁静

9、在上中学时,我一直以为姜夔像杜甫一样深沉、忧郁。恐怕很多人的感觉和我一样吧?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能写出如此笔力苍劲、深沉忧郁,忧国忧民的诗词,同时把怀古忧今写得如此游刃有余。

10、(9)臧棣《聆听边缘》见洪子诚主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11、病句诗是新诗的癌症

12、本诗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13、第一节金黄落叶、西风笑点明了写作季节。第二节前三句用校园生活与景物衬托主题青春,“微风乍起”一个转折“思绪”引起下文;第三节连用六个景象引出中——青春“最好的模样”。

14、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比”就是比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15、距离高考还有1000多天,人生的关键转折就在那最后一天。想要从百万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惧风雨,不畏挫折,拼尽全力,为自己的未来拼搏。这首诗不仅是对我自己自信信念的肯定,也是对自己的激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16、②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步骤二)

17、今天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部电影中的诗性。

1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9、这种写法与上次文章所讲的有所不同,主要是前后虽有明显的时间字眼对比,但不以复字作呼应,没有重复的字眼来推波助澜。

20、诗歌鉴赏题是历年高考试题中难度较高、考查范围较广的一类题型。根据上述考点梳理,不难发现:诗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情感内容的概括、分析是高频考点。其次,题干的设问的方式有明显变化:比如在07—12年的真题中,要求考生分析句子或整首诗的“表现手法”,答题范围覆盖面广;从13年开始,在题干中开始明确出现具体的某个或两个手法,要求考生聚焦该手法,结合诗歌内容来进行分析。

四、对比手法写诗

1、译句: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2、你落下一字一句都有花筒般魅力

3、为秋天的到来努力蓄力,顽强生长,收货果实;

4、回归教材,梳理整合诗歌中的对比类别。

5、动静相宜的扬州,是每个人梦里都想去的江南,孟浩然也不例外。你看,他在黄鹤楼与李白小聚,相谈甚欢。为了不错过春光,他匆匆告别好朋友,烟花三月下扬州,只为了一睹古城名都的风采。

6、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

7、为长成参天大树,斗志昂扬

8、薛蟠的脍炙人口的大作我想为了版面的清洁,就不再引用了。他老先生在《红楼梦》里也是一个名人,但曹雪芹显然没有认识到薛蟠的意义。现在看来,薛蟠的作品预示了民间写作的所有内容:口语、幽默、下流、先锋、豪爽。

9、法律顾问:河南有道律师事务所主任马伟

10、我依然飞扬起我身上的流苏,

11、邮箱:hzywkdb@1com

12、于坚是民间写作的理论代表。于坚鄙夷“知识分子写作”,认为“那是对诗歌精神的彻底背叛”。我同意这个评价。于坚提倡口语写作,又说,“下个世纪开始的中国伟大的文明复兴,它的眼光应该是朝向过去的”。于坚推崇汉语的美,反对用翻译语写作,又说,“诗歌的标准许多已在中国六七世纪全球诗歌的黄金时代中被唐诗和宋词所确立”。这都体现了于坚对诗歌的真知灼见。但是于坚提倡一个莫名其妙的“民间写作”,还说“诗人写作是神性的写作”,很可惜,这些又体现出于坚诗学观念的混乱。

13、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点明手法的效果。(明效果)

14、我们看一看这段话:“正如伊沙诘问西川时所说,为什么是思考而不是感受?”有意思,这一句话概括了所有的争论。而由此推理,“‘后口语’诗人与世界的关系是相互感知的,是感性的、灵感的、冲动的而不是思考的、理性的、征服的、穷尽的。而这种感性,这种灵感突发,不正是后口语诗歌原创性的前提和保障吗?现在想来,几乎是一种必然,感受的方式带来冲动,带来原创的体验。”于是“民间”诗人推崇天然、感性,而最“感性”的无疑就是欲望本能即“性”了。

15、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16、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②。

17、“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词中的豆蔻,形容少女的容貌秀丽,出自杜牧的一首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青楼梦好,也是化用杜牧的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18、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

19、待到他乡明月时,片片心语化碧涛。

20、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赠从弟》

五、用了对比手法的诗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惧风雨,不畏艰难险阻,迎难而上。

2、骨感现实横于路,道阻长,未可停,厚积薄发,来日终成才。化作知识为力量,铸引杰,兴中华!

3、对比是利用不同元素的差异进行比较,将人们注意力吸引到需要表现的趣味中心点,从而产生某种视觉感受。当你选择拍摄对象时,眼前的画面往往是鱼目混珠,杂乱无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明确要表达的是哪一点、哪一件,其余元素则放在从属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再观察谁和谁具有对比关系。摄影中常用的对比手法有视觉感官方面的,如大小对比、明暗对比、高低对比、长短对比、色彩对比、质感对比、形态对比等:也有心理因素方面的对比,如重、刚柔,强弱、冷暖。苦乐等等。

4、开头以诗人解题的情景使读者有强烈的现场感;第二句表达了表达了诗人充满疑惑时打开书本引出下文,书本似朝阳,照亮了黑暗之处;第三句描述了青春的价值在于努力,在于奋斗;最后一句指的是奋斗后的青春,多年以后,蓦然回首,毫无遗憾。

5、诗歌的两个极端:“病句诗”与“薛蟠体”

6、丝线般的雨总是淅淅沥沥。

7、你有所收获,你傲视困难

8、试想,唐代诗人笔下的扬州,是怎样的风情?扬州的月色最美,三分天下有其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连月色都对扬州如此偏爱。

9、宋朝时,词的创作风格趋向清空,其审美风格却趋向雅骚。清空的特点为诗人以诗为词,将诗的特点引入词中,从而让宋词走上积极向上的道路。清空,又以苏轼和姜夔为代表,分为两种类型。

10、俏丽田园今日始,丰收硕果后天还。

11、多情的姜夔,他的词,字字都是真情,感人肺腑。他笔下的惆怅,都有几分诗意: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12、让我们看两首最近的诗。欧阳江河《时装店》:

13、又何故扬起脸,笑如满月。

14、译句: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15、“佳节时不喜反愁”属于情感层面的对比,“久”“偶”对比属于时间层面的对比,酒醉中的“壮志”与壮心在现实中的落空属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亦即人与社会的对比。

16、思绪编织出一张记忆的蛛网

17、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张协状元》

18、(4)公刘.《新的课题》.《星星》(复刊号);顾工.《两代人》.《诗刊》,19

19、为了研讨新课标背景下的新高考趋势,提升语文教师对核心素养测评考试的理解把握能力,从而提高复习教学效率,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举办了杭州市高中语文命题说题暨复习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桐庐县教师发展中心承办,桐庐中学协办。

20、邮箱:hzywkdb007@1com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用对比的诗(对比诗词)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