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即事古诗阅读答案(山行这首诗写了几种事务)
一、山行这首诗写了几种事务
1、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2、着眼中间,瞻前顾后,把握行文思路
3、诗人搜寻山水胜境的那种兴致跃然于纸上,所以黄山谷说,王维“定有泉石膏育之疾”。13然而,王维所求的不仅是泉石之美,他还在水穷、云起之中悟出了禅理。佛教认为世间一切法生灭无常,有生、住、异、灭四相之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仿佛透露了这样一点消息,告诉人一切都在生生灭灭,穷尽复通。
4、D.动商研究认为,人类发展的正确途径:只有承认了身体本身的客观存在,承认了身体存在的地位与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身体文化、身体教育与身体艺术,才与一般认知规律相吻合。
5、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表强调。
6、动商是对身体天赋与潜质的认识与研究,是对身体天赋与潜质科学开发的认识与研究,因此它是人类认知身体的必然内容与途径。
7、《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8、谓:太守谓谁:为,是太守自谓也:命名
9、(3)(表示程度深)感极而悲者矣
10、(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11、26《送韩侍御之广德》,同上卷一八。
12、(李)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
13、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日出入行》)
14、B.袁宏道的书信多陈述性描写,说自己为官像奴、像妓、像仓老人、像保山婆一般不容易;张煌言的书信多论述性告白,以“岂……耶”“宁为……不为”“若为……何不为”“倘……但”等关联词语,增强力度。
15、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
16、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17、李白诗歌的气象也表现在一些政治诗中。他常以鲁仲连、范蠡、乐毅、谢安等人自许,要求自己像他们那样施展才能,“济苍生”,“安社稷”,“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他希望自己有所作为,也相信自己能够有所作为。他一生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也没有丧失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东山高卧时起来”(《梁园吟》),这种强烈的自信心和使命感,使他的诗气象非凡。即使是安史之乱也没有使他灰心,反而激起他在乱世中建功立业的希望。他高唱:
18、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19、乐山水之乐: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快乐(第一个“乐”)
20、如:河北中考出现课外文言句“使者及门”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为“到”的意思。
二、山行即事古诗阅读答案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3、警晓于蟠桃,踆乌晰耀于太阳。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未若兹鹏
4、罗帏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独漉篇》)
5、如:“杂然而前陈者”中“陈”字的字义推断,大家可以把“陈”组成几个词语,从中作选择:陈列、陈旧……通过筛选不难找到“陈列”这个意思。
6、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他极力主张“行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
7、20《独漉篇》,卜刁卜卷四。
8、(摘编自《新疆两千年》,刘逊、刘迪)
9、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0、(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1、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12、余幼嗜学,四十余年未尝释卷,食以饴口,怠以为枕。士大夫家有异书,借无不读,读无不终篇而后止。常恨无资,不能尽传写,间作数十大册,择其可用者手抄之,名曰《海录》。
13、E.工艺美术作品一般都有其经典代表作,比如:苏州双面绣,宜兴紫砂壶,扬州玉器山子雕,苗族织花带等。
14、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15、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16、19《庚桑楚》第《诸子集成》第三册。
17、淮旅悬涛步逡巡,岛寇吐牙势嶙峋。
18、王维的《鸟鸣涧》当作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游历江南之时,其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19、东都序》)正是这种心情的表露。
20、第三段:分论点+事例+总结
三、山行这首诗作者所描写的事物有
1、C.从人的主客一体性,推出人由“自身内视”推延到外物,从而促使人类不断发展,进而推断“动商”通过认知与开发商值来认知客观规律。
2、翻译: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用马、骡子载着书跟随自己。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叫退役的差役打探所到之处的详细情况,有时发现所到之处的情况和平日里知道的不相符,就走向街市客店中,打开书本核对校正它。有时直接行走地平坦的大路上,不值得停下来考察,就在马背上默默地诵读各种古代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偶尔有什么遗忘了,就到客店中打开书仔细认真地复习。
3、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推理出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5、山行杜牡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6、19《庄子·山木》:“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鸟兽不恶,而况人乎?”
7、如果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情况下,寂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非常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偶尔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9、(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10、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1、(答案)CAB
12、(摘编自荣宝斋出版社《古代名画赏析•醉人的田园牧歌》,郑奇)
13、(明确: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14、大梦书屋,这座灵异的书楼,在冷雨清寂中独自优雅。是谁将那么有水准的书搬运至此?在门外的野云与寒风灌进来时,那些书,文史哲,都是精心挑选上山的。这是一个石头垒砌的库室。那些深刻的、在历史星空中闪亮的文字,静静地摆放在这里,因为潮湿,翻动书页的声音喑哑而低细。云雾一团团涌进,萦绕在书架和走廊里,你忍不住有想要挺身而出保护这些古老而脆弱的书籍的念头,怕它们在如此的严寒中衰老和死去。我们在书楼听雨。我们在窗口看山。
15、观。三句乃追叙之词,非眼前之景也。不知意下何如?”“又,即用‘一
16、⑩《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卷十一。
17、B.动商研究表明,身体结构、思维、智能的变化与发展先于纯粹的脑思维,运动经验先于理性经验,运动技艺先于智能认知,这似乎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千百年来鸡与蛋孰先孰后的难题。
18、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生命的春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的欢乐、忧戚之情。
19、C.三四两句,以“江淮劲旅”对“海岛倭寇”直接点明敌我;“逡巡”对“嶙峋”信手拈来,形象说明双方态势。
20、本题主眼:这题目的重点。主眼:主要的着眼点,意即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
四、山行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1、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2、巨幅的绘画。杜诗以这种内在的、沉郁的力量所开辟的境地,是后世的许多诗人倾慕向往而又难以企及的。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4、杜甫在西南飘泊的时候,政治热情也不曾衰退过。中原的战乱,西部的边患,蜀中军阀的混战,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都是诗人时刻关心的间题。在成都和夔州的时候他写了许多怀念和颂扬诸葛亮的诗,如《蜀相》、《武侯庙》、《八阵图》、《夔州歌》、《古柏行》、
5、修辞手法的作用:
6、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
7、月出媚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峨媚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京》)
8、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据其《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右丞集笺注》卷二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9、成吉思汗hán数shǔ风流人物
10、(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义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11、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世界需要和平;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和平”这一中心论点从古时、今日两个角度分别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应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12、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襄阳歌》)这些诗句都抒发了追求自由的热情。李白本是要入世的,理想不能实现,遂借着隐逸求仙、狂歌纵酒来排遣苦闷。李白说:“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不可得也。”(《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
13、这两句诗准确地表现了夏日积雨,田间景色的特征:漠漠水田与阴阴夏木形成明暗的对比;白鹭与黄鹂形成色彩的对照;飞白鹭是写动态,啭黄鹂是写声音。这一切是那么鲜明,那么富有启发性,启发人产生艺术的联想。《山居秋暝》中间两联常常被人称道,体会它们的好处也在于简洁和鲜明:
14、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5、①代词,可译为“他(她、它)”“这”“他(她、它)的”或自称等;
16、保持心的清静,万事不关,一尘不染,任松风吹带、山月照琴,这就是王维的生活态度。《田园乐》之六:
17、①参看《对酒忆贺监序》,孟棨《本事诗》。
18、40《又观打鱼歌》,同上卷一一。
19、无我,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认为,“我”乃是由“色”和“名”两部分组成的。“色”,此指肉体,肉体的生长毁灭是人自己不能控制的,所以肉体并不是属于人自己的东西。“名”属于心理现象,是由思维、感觉、意识等组合起来的,它也不停地生灭变化着。因此并没有一个常住不变的“我”存在。王维说“动息自遗身”,就是这种无我的境界。佛教无我的思想和中国本土的庄子哲学颇有一致的地方,二者很容易结合在一起。“入鸟不相乱,见兽皆相亲”这两句诗便用了《庄子》的典故,“虚白”也出自《庄子》他的另一首诗《山中示弟等》更是融合着佛学和《庄子》,表现了无我的境界:
20、在晚唐时代,骄文随着文风的浮艳有所发展的情况下,杜牧却能反浮艳,坚持散体文的方向,力避用骄,实在比韩愈彻底。楼主,你好!山行这首诗描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等几种景物!远上寒山石径斜石径,石头铺成的小路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枫林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霜叶)《山行》这首诗中描写了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六种秋天的景物。
五、山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之情
1、答题前应快速浏览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事件、结果。可适当做标记。
2、《山行》诗中所描写的六种秋天的景物分别是: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3、等编《李贺诗索引》,青山宏校阅、岩间启二编《温庭筠歌诗索引》,稻
4、溟(溟渤、溟涬、溟海)20次
5、以飘逸与沉郁对举,最能见出两人的风格特点。飘逸者,如春烟,如秋岚,如天外之鹏飞,如海上之浪翻,无拘无束,舒卷自如,才情豪迈,无迹可求。正可谓“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②沉郁者,如深潭,如老松,如涧底之虎啸,如峡
6、(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
7、技巧二:翻译特殊文言句式
8、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有时甚至说出“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胡为将暮年,忧世心力弱”15这样的话来。但总的看来,杜甫并没有被忧愁压倒,他具有最顽强的生活意志,“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衰老或是疾病都不能熄灭他战斗的意志。杜甫的乐观精神就是顽强的生活意志战胜了忧愁的结果。它虽不像李白那样昂扬热烈,却显得深沉有力。上面所举的《北征》就是最好的例子,这首诗回旋着忧郁和乐观两个旋律,形成跌宕顿挫的节奏和苍劲雄浑的风格。
9、C.赵廷臣写信给张煌言,劝其投降。张的回信,似乎对赵很是尊重,其实“台翰”“台下”“佐命”等词语,都是绵里藏针,皮里阳秋,极尽冷嘲热讽,意在表明自己绝不降清的志向。
10、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11、⑻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2、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但千百年来,人们在作客他乡的情况下读这首诗,却都强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13、③参看任继愈《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地区性》,见《中华学术论文集》。
14、B.文章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述了福州近郊的避暑胜地——鼓岭的自然景观:山川树木、老别墅、水井、泳池、大梦书屋、万国公益社等,勾起读者不尽的遐思。
15、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答案。
16、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17、25《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同上卷二〇。
18、C.文章紧紧扣住一“雨”字,写雨中的番仔,雨中的邮局,雨中的房屋石墙,雨中的石凿泳池,雨中的“鹤归亭”,雨中的书楼,雨中的动植物,一一道来,文脉畅达,文气沛然。
19、(答案)ACA
20、九五八年第一版第六九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