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托物言志的古诗(自己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2023-03-02 07:20:08

一、自己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

1、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像北宋宰相李纲所作的《病牛》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首:

2、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备,不即不离。

4、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5、苏轼这首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

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8、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9、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10、五六两句,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诗人也如此,物我融混,寄托遥深。七句仍用比体。喻高洁的品性,“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然而正如战国时楚屈原《离骚》中所说:“世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来替诗人雪冤。“卿须怜我我怜卿”,意谓:只有蝉能为我而高唱,也只有我能为蝉而长吟。末句用问句的方式,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11、隐隐闪烁胜利希望

12、悠悠天宇旷,浓浓故乡情。当相聚的梵音在浅吟低唱,母亲的额上是否又添白发新愁?父亲的背脊上是否又镌下了岁月风霜?以相逢为笺,思念为笔,也书清风,也书明月,只将这一份温情,遥寄那料峭的春天。岁月温润,写意静好的团圆时光。

13、入境书写,写出高峰体验。一首诗,一个词,就是一辈子。他就是于谦。师生一起工工整整地书写这个不朽的名字。

14、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5、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16、托物言志的基本知识、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17、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南朝.宋)鲍照《赠傅都曹别》

18、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19、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20、石灰吟(明·于谦)

二、写一写你还知道哪些托物言志的古诗

1、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2、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3、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4、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5、韩诗所赞乃人人心目中皆中皆以为好的早春;苏诗却把那些“悲秋伤春”的诗人眼中最为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意和诗意,于此也可见他旷达开朗、不同寻常的性情和胸襟。真是浅语遥情,耐人寻味。

6、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

7、望云渐高鸟,临水愧游鱼。(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

8、(设计意图)接受理论认为,文本只有经过读者解读才能充分获得自由的存在,才能使文本的审美价值得到最终实现。诗歌的学习更应如此,知识的建构,意象的触摸,精神的领悟,教师始终只能是学习氛围的营造者,学习条件的提供者,学习策略的引导者,学习困境中适度的帮助者,学习,终究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我以为,教者有为而不乱作为,是学生获得深度学习可能以及持久学力的关键。

9、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0、你能写清楚吗?因为题意不清,推荐几种。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舍己为人的人)梅花:经风雪而不凋。(迎难而上、不惧苦难的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清正廉洁的人)春蚕:奉献自己到最后一刻。(同样是舍己为人、奉献自己的人)

11、(设计意图)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在不同类型的文本里有不同的侧重与表现形式。《石灰吟》无疑是多维和谐统一的样本。积淀语言,发展思维,获得审美,文化化育,学生学得的不仅是一首托物言志诗的学习方法,更是一种可以融入血脉的贯穿古今的精神图腾。作为语文教师,在《双减》新要求背景下,减什么,增什么,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我以为,就《石灰吟》教学而言,基于认知规律,为学生打开时间的画轴,打开激荡心魄的体验之门,打开自主探索与享受言语的语文世界,利于减轻学生对学习的心理负担,减少低效机械的训练,有助于高质量学习方式的重建。

12、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13、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4、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15、译文: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7、都无法成为羁绊

18、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19、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20、我想我想把小手,化作三秋桂子,飘香宇宙,连嫦娥也频频回望。我想把脚丫,化作潺潺流水,让母亲河永远载舟远航。我想把眼睛化作中秋的月亮,榕树下的孩子我想把身体化作肥沃的土地,让西北部的不毛之地,也有小麦的芳香。我想我想把耳朵,高高地悬挂空中,时时提高警惕,让犯罪分子无处躲藏。

三、自己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七言绝句

1、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2、释义: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3、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辛晓明

4、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在狱咏蝉(唐·骆宾王)

6、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7、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8、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0、《竹石》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竹诗。诗人所赞颂的并非竹的柔美,而是竹的刚毅。

11、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苔花如此渺小低微,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12、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13、便一日数次出入华堂绣户,衔泥作窠。

14、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15、溪流不辞辛苦,穿过千岩万壑来到山崖前,从远处看去,可以发现这溪流的源头在很高出;

16、走进物象,简述石灰一生。基于学生课前预学查阅资料后对石灰的认知,教师让学生结合诗行简说。教师视情况提供说话思维支架:

17、军民奋起武装抵抗

18、读《石灰吟》,初感知。指名读与齐读结合,读楷书、行书、篆书、草书等多种字体的《石灰吟》。

19、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0、我们负责战斗(学习)弹药(材料),

四、自己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

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2、由物及人,建构核心语识。教师先引发批判思维:这首诗写的是石灰,石灰心里想的是清白。奇怪啊奇怪!我们看看四周用石灰粉刷过的墙壁,就这颜色看,用哪个词可能更准确?从而促成主动建构:原来诗人一语双关,借物喻人,表面上是写石灰的清白,实际是写自己的志向,他希望未来的自己也成为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品德高尚的人,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3、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与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衬托,用菊正面衬托,用牡丹反面衬托。陋室铭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4、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5、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唐)王勃《咏风》

6、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7、与贺知章《咏柳》相比,李商隐《柳》表达出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8、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9、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0、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11、以诗引诗,感受诗体

12、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13、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4、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15、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16、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7、《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8、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9、迎接明朝的破晓

20、众所周知,从春风得意的文坛领袖,到贬谪落寞的戴罪犯官,苏轼经历了人生巨大的落差。但苏轼宦海沉浮几十载,却始终保持着超然物外的信念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品读苏轼的诗词作品,总会被他那份气定神闲的淡泊与豁达所折服。

五、自己写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梅花

1、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2、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发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宏伟壮志。

3、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4、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菊花的精神,也写了菊花的外形,形神兼备;既写了菊花的香气冲天,又写了菊花的金甲满城,色味俱全,形象十分鲜明。语言朴素,气魄宏伟,充满了使人振奋的鼓舞力量。

5、赏析:此诗先是描写蝉的境遇,后面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来,直抒胸臆,感情强烈,最后却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蝉身上,首尾圆融,意脉连贯。全诗以蝉起,以蝉结,章法紧密,对蝉的刻画与诗人的情意婉转表达到了浑然交融与统是托物咏怀的佳作。

6、来吧(徐一畅,胡钰晗)

7、泪水与血水相交

8、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9、《菊花》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他表面上写的是菊花实际上写的是诗人的志向。表达了作者对菊花高洁、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

10、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11、“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起义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我花开后百花杀”,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自然规律,用金菊傲霜盛开与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强烈对比,显示出菊花生机盎然的顽强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农民起义风暴一旦来临,腐败的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变成枯枝败叶。

12、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3、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14、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近溪水桥边。人们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发,以为那是经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15、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16、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7、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

18、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19、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20、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托物言志的诗大全100首(托物言志诗大全100首小学)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