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儿童放牧的古诗句(描写儿童放牧的古诗词)
一、描写儿童放牧的古诗词
1、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
2、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3、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4、(赏析)儿童们奔跑着,追捕那翩翩飞舞的黄色蝴蝶。可是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后,孩子们就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5、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朝阳未出众山晴,露滴蓑衣犹半湿
6、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颗童心。
7、《舟过安仁》宋代:杨万里
8、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9、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0、可以说是所有孩子最快乐的一天。
11、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描写童趣的作品俯拾皆是,诗词中的儿童,形象生动,言语稚嫩,充满着美妙的童趣。
12、儿童画面的《所见》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了作者偶然所见牧童骑牛唱歌想捕捉知了的一件小事,通过对牧童的动作神态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天真活泼机智灵活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情趣的特点。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乐的画面。作品原文如下: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4、▲一个小孩子正在学习垂钓,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惊了鱼儿,连连招手不肯回答,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意趣盎然。
15、注释牧竖:牧童持:穿戴傲然:神气的样子▲
16、寒天弄冰,说明童心炽热。金盘、银冰两相辉映,赏心悦目。而声音更是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然后又变成“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声意俱美,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取冰为铮、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铮:一种乐器)
17、融合历史+地理两大内容
18、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19、作者用“疑”、“急”二字,把儿童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20、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每个人的心里,永远有个地方装着童年……
二、形容儿童放牧的古诗句
1、在描写手法上,这首词,没有一句使用浓笔艳墨,只是用纯粹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作者能够把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态,描写得维妙维肖,活灵活现,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如若不是大手笔,是难能达到此等艺术意境的。
2、花语吾本是,荷花女,衷肠未诉泪如雨。君若看到荷花泪,可知荷花几多苦?吾本是,荷花女,只是与君心相许。今宵为君把歌唱,句句都是伤心曲。吾本是,荷花女,朝朝暮暮为君舞。看尽人间多少事?知己只有吾和汝。吾本是,荷花女,梦里与君做诗侣。但愿天下有情人,总有一天成眷属。吾本是,荷花女,一片芳心请记取。他年荷花盛开日,朵朵带去吾祝福。。
3、——(宋)杨万里《雨后田间杂记》节略
4、《牧牛儿》宋代:陆游
5、滕王阁序(节选)唐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登蓬莱阁观澜亭柳倩波涌千层逐浪翻,无端独自莫凭栏。海风拂拂催秋老,长岛遥遥落日残。众屿横陈安水域,峰山纵列属仙班。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7、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8、阿童三尺箠,御此老觳觫。
9、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10、鸣蝉:鸣叫的知了。
11、那么在历代诗人的笔下,儿童的形象是怎样的呢?
12、寒天弄冰,说明童心炽热。金盘、银冰两相辉映,赏心悦目。而声音更是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然后又变成“玻璃碎地声”的清脆。全诗形色兼具,声意俱美,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取冰为铮、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13、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14、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15、——(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6、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7、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18、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9、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20、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三、儿童放牧的古诗句
1、欢迎关注彭彭的“柴米油盐诗酒花”——
2、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3、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4、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5、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6、状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8、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9、注释⑴清平乐(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⑵茅檐:茅屋的屋檐。⑶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⑷翁媪(ǎo):老翁、老妇。⑸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⑹织:编织,指编织鸡笼。⑺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⑻卧:趴。▲
10、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11、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1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3、对每个人来说,天真无邪的儿童时代都有着美好的回忆。而在古代也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词,它们有的似水墨画般淡雅素净、有的像漫画般意趣盎然……
14、山东青岛城市风景,这是一个富有色彩的城市
15、译文: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16、篱落疏疏一径深,村头花落未成荫。
17、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18、所见、村居、小儿垂钓
1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出自清代:高鼎《村居》
20、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四、描写儿童放牧的古诗句有哪些
1、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不懂耕织,但已学着种瓜了;为了钓鱼,敲打母亲的缝衣针来做钓钩;弟兄几个各司其职,锄豆的、编鸡笼的,最小的也不是无所事事,正躺在水边剥莲蓬呢!
2、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
3、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4、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5、译文: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6、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率真而轻快的作品。
7、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
8、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9、稚子金盆脱晓冰,采丝穿取当银钲。
10、今天为大家精选了表现儿童生活的古诗词,希望能唤起诸君对儿时的美好回忆,并加以珍藏。
11、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
13、——(唐)施肩吾《幼女词》
14、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5、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16、我们马上会想到活泼、天真、单纯、调皮、聪明等这些美好的词语。
17、▲孩子放学早,一回来就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也凸显了儿童身上蓬勃的活力。
18、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19、(宋)黎廷瑞《里中杜》
20、春景既然如此动人,生活在这如画的春光中的人更是如此,诗的后两句,由景而及人,诗人饶有情致地写了一个群童放风筝的场面。天气实在太好了,连平时爱在外贪玩的小学生们也一反常态,放学后早早地回到家,赶紧放起风筝来。“散学归来”用一“早”字,说明连孩子们也让这风和日丽的气候给打动。
五、关于放牧的儿童古诗
1、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2、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3、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
4、——(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5、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6、赏析: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她才刚能听懂大人讲话,就咿咿呀呀地学着说话了。因为贪恋小车不肯去睡觉,因为衣服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休息。诗抓住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的特点,通过这些生活琐事的描写,使小女孩的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7、子才、简斋、随园老人、清、乾隆三大家
8、注释(1)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2)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3)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4)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5)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9、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任何时代都不外如此。抓蝶、捕蝉、挑蛐蛐,摘花、斗草、玩泥巴,秋千、风筝、捉柳花,即使一阵水滴芭蕉的声音,也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一个个快乐天真,跃然纸上。
10、赏析: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11、小孩子在树底下烧落叶,买酒的站在船上问岸边的酒家。
1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3、白话文释义: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14、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15、稚子就花拈蛱牒,人家依树系秋千。
16、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7、小沟水縠漾晴晖,上学儿童短褐衣。
18、春风中,燕儿欢叫着在河堤那边上下翻飞。放牛娃稳稳躺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回家。放牛娃一路回去,心里却算计着如何偷母亲的线,明日好放风筝玩。大好风光,不放风筝,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的美意?
19、(赏析)小女孩拜月,形式是成年的,内容却是幼稚的,这形成一个冲突。小女孩越弄“巧”学人,便越发不能藏“拙”。这个“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20、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